聲音,困擾了我的前半生,因為他,受盡了苦楚,也不僅僅是因為他,那些難聽的詞彙時不時在我耳邊徘徊。
我曾為了融入群體壓低聲音,可總是恢復原樣,我只能靜靜的讓這一切發生,不知覺間,連我都沒辦法接納聲音,每到一處都擔心會遭受攻擊。
隨著年齡的增長,外在的聲音少了,但傷痕已刻在身體裡,在某些情境下,情緒仍會被觸發。不過,我有一件很喜歡的事情跟聲音有關-就是唱歌。
於是,我參加聲音工作坊。在這邊認識了幾位夥伴,他們不曾對我的聲音做出評價,即使有人正面回饋,我還是會下意識的情緒隔絕,不讓情緒流動,像是靜止的湖泊。
直到現在,我才有時間好好整理這些思緒,
第一堂課夥伴問我:「為什麼沒辦法接納聲音呢?」
我敷衍帶過,讓他憑空想像。
第五堂課,決定正視並自我揭露。我知道生活中有很多聲音比我高的男生,但可能經歷的不同,所以對聲音的接納有所落差吧。
我不喜歡有人學我講話,不喜歡聽到性別的話題,因為會勾起創傷,讓情緒湧動,在講的當下,還稍微有點克制不住。
但簡單說完後,夥伴:
這些話出自男/女生,最讓我訝異的男生夥伴啊,少有同性不對聲音做出評價。
從那一刻起,我嘗試撕去身上的標籤,貼上他們給我的,儘管這有點難,但我感覺,新的篇章已悄悄的翻開。
雖然偶爾講電話時,有人會誤認成女生,但我知道,對方不是故意的,即便他故意,我也可以安撫並接納自己。
因為這是身體的一部份,我要好好的珍愛他。
如同嬰兒從無意識地學習,到有意識地行動,牙牙學語、連滾帶爬,逐漸將動作內化成習慣,走路時,自然地抬起雙腳、擺動手臂,聲音也是如此,在歷經無數次的發聲練習,我開始有意識地使用它,而不只是無意識地發出聲音。
我們或許會忘記學習的過程,因為早已理所當然地使用身體的每個部位。
而當意識到聲音對我的影響後,才察覺,過去都是無意識的使用他,卻未曾去認識,也忽略了身體的每一部分,五官、頭、手、大腿...。
其實,我們需要去覺知每個部位,好好觀察,即使身而為人,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的獨特性。
而這份獨特,打從一開始就與眾不同,我所需要做的,不是抗拒,而是接納身體的每一部份,以及有意識的使用/覺知,並感激他。
他們為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
手負責精巧的事物,
腳用來走路運動,
眼睛欣賞世間色彩,
耳朵聽斑斕的音樂,
神經使人有感覺,
大腦賦予我情感與思考的能力。
因為這一切,我們嚐盡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因此體驗到美麗的色彩,或許,這一切是值得感激的。
創傷,想帶來或許不是疼痛,而是想讓我們接納並意識到獨特的珍貴。
傷害不會讓人更加強大,
而是讓人更能接納自己,
因為我就是我,無論他人怎麼說,
當我們接納自己,傷害的威力就會隨之降低。
聲音,對我來說,不再是女性化的標籤,而是能唱高音的瑰寶,能帶給人溫和及力量的寶藏。
人阿,應該為自己的獨特感到驕傲。
我有一個目標,我許願自己有一天,能夠成為一名歌手。
原先以為很久以前的自我揭露,已經接納了自己的嗓音,沒想到,情緒還是存在著。我必須承認,那時我受傷了,現在,看見了受傷的自己,決定要好好要將他擁抱回來。
直到這次的揭露,我才真正體悟到-嗓音對我來說,是多麼重要的存在。
生而為人,任何生物都是獨特的,毫無分別。
謝謝夥伴,我很感激。❤️我是愛唱歌的翔丞,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