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華夫
看似天生的說話與唱歌,很容易受到個人心理因素干擾,而變的敢說、不敢唱、或說話不順暢的
口吃。最有名的就是英國國王
喬治六世從小患有
口吃,他的父親非常嚴厲,當他偶爾說話不順暢時,就斥責他改正,
喬治六世是左撇子,就逼迫他使用右手,他還有O型腿,就被強迫綁上矯正器,於是
喬治六世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一生都有嚴重的口吃,強大的壓力下還患有胃病,最後得了肺癌。與之相反的是,他對於自己的兩個女兒非常寬容,一家四口其樂融融,培養出了現在的英國女王
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的優秀品格就源於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另一位名人是現任的美國總統拜登幼年時深受口吃困擾,遭人取綽號嘲笑。(見
現年77歲的拜登幼年時深受口吃困擾,曾遭人殘酷地取綽號嘲笑)
而一般愛唱歌卻不敢唱的人,則是怕唱不好,遭人取笑,可能因此埋葬了自己美好的歌喉和天份。(見2022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
健聽女孩CODA(2021))
愛唱卡拉OK的歌友為數不少,可以用鋼琴鍵盤訂位自己的歌唱音域。如下圖鋼琴鍵盤圖所示,一般所謂的「女高音」,其音域是C4─C5。
歌聲除了有震動頻率的音高,還有聲量大小的音量。聲帶就是俗稱的嗓子,歌者、老師為了要放大聲量,長期嘶吼嗓子,容易聲音沙啞、聲帶結節(長繭)。改善之道,是善用人類發聲的「共鳴腔」,以控制音量。例如,可以把聲帶看成小提琴或鋼(風)琴的琴弦,琴身即是「共鳴腔」,其腔體越大,音量就越大,傳的就越遠。而人聲音的「共鳴腔」包括頭腔、口腔、及胸腔(如下圖)。正確的大聲量、不疲勞、不嘶吼的唱歌與說話,就要利用
頭、口、胸三腔共鳴─首先是要練習頭腔共鳴。要得頭腔發聲的要領,從「假音」入手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用像搖籃曲一般的音調輕輕哼歌或是說話。(見
說話發聲和唱歌發聲基本方法是一樣的 - 親王之聲),但唱歌與說話的發聲還是有些差異。(見
為什麼歌手唱歌時的聲音和說話的聲音不一樣?)
現在用些實際的例子來說明上面抽象的理論;以台語歌后江蕙所唱的「雨夜花」
江蕙 & 多明哥 Placido Domingo 雨夜花為例,她的聲量很明顯的較小,表示「共鳴」不夠,這是因為她聲門習慣性的閉太緊,氣流「堵」的利害,以致「共鳴腔」─包括鼻、口、喉(聲帶)、胸、肺、腹、丹田、腹隔膜─共鳴震動較小的緣故
。
當然,流行歌曲的作曲在表達濃烈的悲傷或興奮的情感時,通常就轉譜為高音,但此時,歌者卻不能緊閉聲門。拉緊聲帶,相反的,舌頭始終要放鬆,以呼吸氣息的配合聲門的閉合。例如,再表達悲切之痛時,可以加強呼吸氣流,刻意將聲帶有不完全閉合,造成類似漏(喘)氣的沙啞、哽咽聲,表示已經悲傷的不能自持。但這一切都要不漏痕跡的自然,否則顯得做作,就無法感人了。但要想不看歌譜唱歌,最好求助於我發明的「陳式
結構教唱法」。(詳細,請看拙文
學習的真相與反思─學習的本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