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疫情下大停課被迫要進行同步線上教學,大家才發現,平常在學校的學習步調是多麼得緊湊。老師很辛苦,久站在沒有學生的教室中,一整天對著機器講得聲嘶力竭;學生很辛苦,蜷縮在沒有溫度的桌面前,一整天盯著螢幕看得眼乾頭暈;家長很辛苦,孩子與工作兩頭燒,一家幾口、一天三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整天弄得手忙腳亂。大家都辛苦了。
為了防疫教育當局臨時做決策,停課不停學,牽一髮而動全身。疫情所致無奈之下的權宜之計,本無可厚非,但實在直接導致了學生、老師與家長陷入迷惘與混亂。線上教學,一定牽涉到軟硬體的問題。因為種種軟硬體資源、技術能力或操作熟悉程度的落差,網路斷線、音訊不佳或會議閃退等各種疑難雜症都不少見,導致老師的教學進度難免有的超前、有的落後;而學生的學習成效也難免有的超前、有的落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來個由上而下統一施測的期末考,不公平的問題就會浮現。
對此,各界出現各種想法都立意良善,也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教育工作者主張教學進度放慢,有老師主張學習內容減量,也有大學助教提出以報告取代考試。甚至,有家長說,人生很長,不差這幾個月的進度,比起一昧追趕原先訂定的教學計畫,善用難得的親子時光,並維持學習的習慣與動力更為重要;而且,在一次線上討論中,一位在中研院做研究、長期關心教育的博士大學長更直言,這次抗疫停課,比起緊抓著原先進度的不放,我們更該做的是重新思考學習的意義、教育的本質,找到更適合學習者特性與步調的方式來教學,真是一語中的。
幸運地,台灣擁有體制內外教育工作者用心打造的平台,還有一群第一線熱血的老師們,透過社群媒體、遠端會議軟體等管道,及時伸出援手、不斷交流精進,後來教育部也表示停課居家線上學習的課程、教學與評量方式等,授權並從寬認定學校以彈性多元方式處理,讓台灣教育在這次困境中仍然懷抱希望。但是,不難想像,採遠距方式授課,對很多老師來說真的是一大挑戰。資深的老師們可能有的對電腦的操作不是很在行、有的不習慣對著鏡頭講課。更何況,實體課改為線上課程,只能集中講學習內容,少了平常自然的互動交流,不僅須要準備更多材料,而且錄影時反覆增刪,要比平時上課花費更多功夫。老師一個人在家裡錄影、轉檔,仔細一點又要調音,然後再上傳到教學平台,從前置作業到後製處理,繁瑣又不熟悉,不疲憊也難。
看到老師們在這艱難時期堅守崗位、用心教學甚至積極進修,其實自己挺汗顏的。線上同步教學或觀看預錄影片的時候,一會兒吃東西、一會兒滑手機,難免分心,多少辜負了老師們的苦心。我自認我算是念了自己非常熱愛的科系,對所學都有一定程度的興趣,但線上學習的體驗還是差強人意。於是,我不禁納悶,走出教室、離開學校,光靠螢幕和鍵盤,如果沒有足夠強烈的內在動機,廣大的學習者在家怎麼堅持自主學習呢 ?
難過的是,對於遠距同步教學,常常有耳聞學生就只是打開筆電、打開軟體,確定自己已經掛在網上後,便開始自顧自得滑手機,甚至直接用電腦切換視窗看東看西,滑FB、逛IG限時動態,或在LINE聊天室閒話家常。誇張一點,還有直接滾回床鋪睡回籠覺的,或是直接看起了電影的,畢竟坦白講,就算臉對著鏡頭,螢幕也不一定是上課畫面啊。而對於預錄的教學影片,也經常聽說有學生一拖再拖,直到考前才開好幾倍速囫圇吞棗,一次追劇似得追完的狀況。
去年底,台大舉辦未來大學高峰會,發表要院系鬆綁學制、助學生找回動機的願景,現場請到多位台大生分享在升學路上的真實心聲。有的一路以來追逐第一名,成了第一名後人生卻頓失方向;也有的進了大學,忙著修齊繁重的必修學分,根本沒空探索自我。驚人的真相是,大量的學生不論他們的學習成就多高,都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而學。 教室裡趴著的學生,我們自然很難冀望他們在螢幕前,會更聚精會神地跟著老師的節奏學習。更何況,即使是教學技巧一流、班級經營經驗豐富的老師,要想在線上遠距課程達到一樣的教學成效,也是絞盡腦汁,時常百思不解。
在心理學中,在驅動人類行為的效果上,外在動機遠遠不如內在動機。現在,在停課不停學的情況下,隨著學習者脫離學校與教室的脈絡,外在動機將顯著地降低,當薄弱的內在動機暴露在家中、網上的種種誘惑前,「無動力世代」的問題恐怕會更加惡化。究竟,我們該怎麼辦 ? 於是,這系列文章共有三篇,我就想圍繞防疫「停課不停學」的時事,基於從「學習意義」出發追尋「學習動力」的觀點,結合個人經驗與研究成果,針對「無動力世代」的問題提出淺見供各界參考。論能力與資格,我所能做的僅止於陪伴與提醒,願能和大家一起腦力激盪,一起在防疫停課下再思何謂理想的學習及優質的教育。敬請期待下一篇文章:〈「學習動力」源於「學習意義」 : 防疫停課下再思「無動力世代」(中)〉。
林世峰20210522深夜於高雄
防疫在家,觀看線上課程,也準備自己的線上講座,有感而發。
🌱本文作者 : 林世峰,目前就讀臺灣大學心理學系,雙主修中文系,修習教育學程與神經生物認知科學學程,曾創辦「臺大青鳥教育社」、發起「學習意義青鳥計畫」,並於臺大親子關係實驗室進行人格及社會心理學的研究。
歡迎透過個人粉絲專頁聯絡&逛逛創作分享空間 :
歡迎透過個人信箱洽談演講、教學等合作邀約:
歡迎透過個人頻道看更多個人作品:
🌱系列文章 :〈「學習動力」源於「學習意義」 : 防疫停課下再思「無動力世代」〉
🌱延伸閱讀:
〈疫情是一位無形的嚴師,學習是一場無限的壯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