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般知識
最近的計畫之一:就是準備明年考試,又總得把塵封一陣子的考古題再拿出來面對。
最難的是要面對一堆碎片般的知識、不懂及錯題。
我嘗試去分析自己考不好、不想念書的心態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除了不曾好好徹底理解每個選項背後的原因(例如該選項出自哪?為何會這樣考?),那時候的我也不想理解對在哪、錯在哪。
經過一陣子沉澱和思考後,我更發現以前自己對知識的了解僅停留在碎片般的認知
我只要把這1000片碎片背起來就好了吧-我是這樣認為
但不懂的是-這1000片碎片可以拼出一張圖
你看著圖片可以很深刻理解“哦這是一張蒙娜麗莎”,而不是說那1000片碎片所代表頭髮、身體、皮膚。
改變
所以我試著記錄下自己對這個問題哪裡不懂
寫下自己對這個問題哪裡不懂、為什麼不懂或者自己第一認知是什麼。
然後就去找答案,有時找到答案再回去看自己的認為時,常常啼笑皆非。
但也會順便解答自己每個問題-同時也深刻的自我理解切入的角度和認知方向到底有沒有在正確的軌道。
也因為寫下來的這個動作,透過我的審查系統,對這些文字去刁鑽或者尋找答案-我一直都隱隱覺得我在這方面非常擅長,所以我常常可以對別人打出的問題或者字句找到毛病或給予中肯的建議。
又之前自己沒有寫下來檢視自我的習慣,所以常常會覺得需要透過別人才能理解自己,反而透過跟別人聊天或向別人提問時,常常透過問題啟發到別人(或自己)的能力。
接下來?
接下來邊走邊看自己能進步到什麼樣的地步,或者有什麼新發現吧
以前的我也以為喜歡的是法律,殊不知喜歡的只是那種經過理解消化產出屬於自己文章寫作的理解,但還是不排斥去接觸各種有趣的新知就是了。
透過輸入,自我思考理解然後再產出。
希望是個好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