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能與自己較量,在不同終點之間的超越,最多只能算是路過而已。」——《一隅有花 Withering Calendar》
最近放暑假了,兩個孩子開始都由我接送。上週某天,我們準備要出門前,J寶邊上廁所邊說:「我看到哥哥的尿在馬桶上。」我聽完有點不高興,因為前一天也發生過一樣的事情,包含地上都有尿漬,我才剛打掃完廁所,於是我請Q寶自己去清理。
「又不是我!!!」他聽到後生氣大叫,「我不知道是誰,也不會是我,但這些年都是我在清理,不是嗎?」我耐著性子回應他。「為什麼要我清!!」他邊生氣邊不情願的清著,我試著安撫幾次,他態度依然故我,甚至把馬桶水噴得滿地都是,我也生氣了。
「顯然你認為清廁所是我一個人的事情,過去我很多次提醒你們不要尿出來,或乾脆坐下來尿,你們都不理我,整間廁所常都是尿味,我也搞不清楚是誰。從今天開始,這間廁所由你們負責打掃,只有讓你們自己清理之後,你們才會知道打掃的辛苦,並學習保持乾淨。」我說,並在生氣的同時,連結到自己更深的情緒是委屈,內在需求是需要孩子們的合作與配合維持家中整潔,於是當下我做了一個新決定,來照顧我的需要。
這些年透過在<幸福魔法團體>的學習,我理解自己的速度變快許多,過去一樣的情境,我只會感覺到生氣,念完他們一頓、發洩完情緒後,我還是會默默自己清,我以為這樣就好了,直到下次一樣的情境捲土重來。過去曾有好幾年的時間,我的生活滿意度已比剛結婚時改善許多,但仍會被這些細瑣又微小的事件給消耗。學習之後,我更清晰所有情緒底下都有尚未滿足的需要,即便這些沒帶給我太大困擾,但我依然能選擇讓自己更舒服的方式生活。於是我開始練習微調我與孩子們之間的互動,只要有爭執就調整模式,並好好表達讓他們清楚我的脈絡。
「你今天早上為什麼那麼生氣?」等Q寶放學回家,我們兩個都冷靜之後,我試著關心他。「因為我覺得不是我弄的,為什麼要我清?」他回,我先同理他的委屈,再表達一次我做下決定的理由跟脈絡。「媽媽,如果我廁所沒辦法一次就掃好,你願意陪我慢慢練習嗎?」談話到尾聲,他這樣問我。「你覺得呢?」我反問他,只見他開心地點點頭。
未來無可避免的,我們仍會爭吵,但我想我不會忘記情緒過後,關係依舊能夠好好修復與連結。不管是做家事也好、經營關係也罷,我都願意一次次透過事件,慢慢陪伴他們練習,如同他們也陪著我當一個我更喜歡的媽媽版本。比起完美又萬能的媽媽,我更喜歡自己是可以如實對他們表達我的狀態的。我想我也正用身教示範著,任何人都不需要完美,包含父母也是,但都是值得被愛、被重視與被理解的。
真實,就足夠好了。
也想練習在關係中真實表達自己嗎? 有心理學者研究指出,決定一個人幸福感的原因有50%跟家族基因有關、10%跟環境有關、剩下的40%則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代表是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的。歡迎7/16(日)來
<幸福時光屋>與我們一起練習,邁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