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去推拿店、中醫針灸或美容院的經驗?你會否經驗到,有時候就算沒有要求特定的師傅、醫師或技師,也沒有偏好躺在哪一張床上接受服務,但只要對一個空間、位置、或人物有了一兩次不錯的感受,我們就有了「傾向」(用第二間房間、躺最裡面的床、習慣那個燈光或音樂的氣氛)。
一旦改變了這些外在環境,心中就免不了想問:「上次那個師傅/上週那個空間比較大的房間/那天端上的水果,怎麼改變了?」
在過去實習的訓練裡,「穩定性」是其中一樣必須謹記於心的諮商態度。好比,心理師是走到候診區接個案到診間,還是讓個案自己時間到的來敲門?是心理師去關門,還是個案自己進來自己把門關上?坐下來後是治療師先開口打招呼,還是被動地等個案先說再回話?雖然沒有對錯之分,但如果這些互動能夠穩定下來成為一種規律,就應該在二人之間維持。
更具體的是諮商室內的空間佈置,如桌椅的間距與角度、燈光的明暗、窗是打開與否、窗簾要拉開多少、治療師桌面上的擺設、乃至治療師的衣著風格等。以上一切,對同一位個案而言能穩定不變就應該如此維持下去。
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每個人都需要「穩定性」才能放鬆下來、有預測與掌控感、能建立連結、能安心發展或後退……就像是小嬰兒是在父母所提供的穩定性之中(家、房間、床、母親的回應、餵食時間等)才一天天的成長。
因此,在精神分析的觀點下,每一次跟個案諮商時都應該盡可能提供不變的環境。
記得一位同行對空間很有自己的一套,但問題是當他更動完診間且諮商完之後,都不會協助復原場地。後來最常使用該空間的治療師大前輩就嚴肅地訓誡了那位同行:「那天我和個案一來到發現所有東西的角度和位置都不同了,我嚇了一跳,個案也是,甚至一整個諮商過程都很在意這些令他感到不適應的變動!你是別的學派,可能每次用不同診間或今天要放甚麼擺設可以隨心情而定,但我們做精神分析的要盡可能保持一致,因為個案需要這個穩定性!」
在心理師不筆記【#02】及【#03】裡,我從不同角度探索了個案對「環境」的感受性,如心理師是在原始意義上作為個案的照顧性環境,而不是一個真實地被愛或被恨的真人。不過今天我想借幾個臨床片段,更具體地針對「諮商空間異動」一事會引起個案怎樣的反應,以及帶來甚麼樣的影響作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