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經典的自我催眠,助眠做法,也算最搞笑的就是;數羊,這應該是自古以來公認的最受歡迎的失眠夜良伴。而我親身體驗而得的看法,白噪音才是最佳助眠聖品。它大都是自然界已經存在的,通過現代科技被搬進了臥室,只須幾個按鍵,就可在數分鐘內送你夢周公去。
以前飛抵歐陸,時差七到八個小時,通常須要一到三天才能克服人體生物時鐘的適應期。方法就是多待在戶外,曬太陽,多聊天。做什麼都行,就是在當地的白天別睡覺,讓自己越累越好,晚上就會睡得好。
這一次從澳洲東岸回來,夏令時差是三個小時。這樣不多不少的時間差,通常適應的時間不會太久。只是回來後的隔一天清晨三四點,再怎麼樣也沒法睡,相信第二天一定會是個臉塌紅眼的失眠樣,這對第二天的工作是不好的。
很想趕快調整好生理狀態,可是又不想靠藥物。於是,想到了以前待在有低音水滴聲空間冥想的經驗,這或許有用。可是,一時半刻又不知道去哪找令人安定的水滴聲。稍作搜尋,很快找到了“白噪音”。一看就覺得,這一定有效。
根據維基百科解釋,‘’白噪音‘’是一種可測得頻率範圍內的聲音,而且保持在一致的頻率範圍內,譬如,雨聲,流水聲,或是遠處隱約可以聽到的校園嬉笑聲。白噪音有催眠的作用,也會形成一個無形聲音屏障,隔絕周遭的不規則噪音,有安神的作用,甚至讓人更專注。個人的經驗是;輕微間歇,持續的水滴聲,真的能幫助進入冥想的狀態。
在YouTube 上找了幾個版本的白噪音視頻,結果落雨聲最符合我心裏找尋的;來做軟性催眠用。於是調低音量,比耳邊蚊子嗡嗡聲稍大一點就行。結果,真的有效,很快的就進入神智不清的狀態;進而昏睡,直到窗外白光叫起床。
即便看著YouTube 的視屏,深山裡朦朧雨中景色,夾雜遠處閃電和野地的雨聲,‘’空山靈雨‘’最能形容那意境了。這四個字也很有佛味,空山遙遙,靈雨瀟瀟。它勾勒出了一個遠離塵囂的場景,也是腦海裡浮現的一幅美麗畫境。同時空谷雨聲,兮兮唆嗦,滴滴答答,很是孤寂。雖是輕微吵雜,卻又那麼寧靜安詳。
沒錯,這就是典型的“白噪音”。
最近有人用“白噪音”來幫助嬰兒入眠,也避免他們被身旁噪音嚇醒。不過,醫學上好像還存在一些爭議,畢竟嬰兒的聽力還在發育階段,似乎不宜使用。
另外,有耳鳴毛病的人也不適宜聽白噪音,報導似乎暗示,白噪音對耳鳴的狀況怕會有不良的影響。
此外,對於現代人經常接觸高音的音響設備,並暴露在高分貝噪音的環境裡,偶爾身處低音量的白噪音空間裡,對於平常飽受惱人噪音干擾的日常生活,對於我們的聽覺應該是有舒壓的效果。
甚至,在心靈方面,也可以獲得一小段時間的空白。仔細傾聽白噪音,它真的會清除你腦袋裡還在活躍干擾的煩人俗世垃圾。試試看!記得,一定要調低音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