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加,身體的狀況會開始衰退,體力慢慢變差,過去可以熬夜幾天的,現在變成一天睡不好就感覺全身無力。肌肉也逐漸流失,過去可以輕易搬起的東西,如今卻搬的氣喘噓噓。而比身體走下坡更難以讓人接受的是,自己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優秀,記憶力大幅衰退,除了常常忘記對方的姓名之外,也無法像年輕時那麽有創意來面對職場上的挑戰。
這種情況,越成功越努力的人感受越明顯。《重啟人生》一書的作者,也是前哈佛大學教授Arthur Brooks,用「奮鬥者的詛咒」(striver’s curse)來形容:一向努力表現傑出的人,最終卻發現自己陷入令人恐懼又無法避免的衰退,工作成果愈來愈難讓人滿意,做得更多、成就更少,生活裡也欠缺美滿的人際關係。於是,可能陷入無盡的抱怨,或是逢人總提當年勇來希望獲取他人對自己的尊重。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但我們從小的教育卻很少教我們如何面對自己的衰退與死亡,而隨著人類壽命的增加,進入衰退期的時間也變得比過去長,我們應該如何自處?Brooks教授曾在一班飛機上無意中聽到前排乘客對老婆抱怨,認為這樣活著不如去死。當飛機抵達目的地時,他才赫然發現這一位乘客居然是一個在美國非常有名的人,連機長都走出駕駛艙來跟他致意,此時這位乘客看起來又正常了,精神熠熠的面對其他乘客對他的問好與致意。這情境對於Brooks產生很大的衝擊,這麼有成就與受人敬重的人,背對人群時居然是如此的消沈。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衰退中的自己呢?於是他開始深思的研究,從過往的資料中,發現超越衰退之道,並找到新的成功。
首先我們要坦然面對時間對我們身體所帶來的變化,
Brooks指出現實世界裡,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而且,在職涯顛峰成就愈高的人,衰退程度似乎更明顯。兩個研究結果可以驗證這個觀點:一項研究調查加拿大十年來全國八成麻醉科醫師的訴訟,發現65歲以上的醫生因為醫療過失被判有罪的比例,比起51歲以下的醫師高出五成。此外,據《哈佛商業評論》報導,能拿到10億美元以上創投資金的企業創辦人,一般介於20歲到34歲之間,年齡再長的人很少。相關研究也顯示開創能力到了中年會陡降,即便取最樂觀的估算,也僅有5%的創辦人年齡超過60歲。
從生理學上,可以輕易的解釋人類的衰退的原因,主要是大腦中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前額後方的腦部)出現的變化。據Brooks的說明,這一區塊主要負責工作記憶、執行功能,以及抑制機制,也就讓我們不去關注與手上工作不相關的資訊。我們因此能專心改善核心技能,進行需要專注與精細的工作,如動手術或開公車,強大的前額葉皮質讓人得以持續提升專業能力。 然而,到中年以後,前額葉皮質的效率會下降,這造成我們快速分析與創意、創新的能力會變差,曾經覺得簡單的某些能力,也開始變得的困難。
生理上的衰退不可逆,只能延緩無法讓衰退不發生。多數人不喜歡衰退,但有的人卻能夠坦然接受,活出不一樣的人生。能夠看清這樣的事實,面對衰退,以不一樣的心態重新看待人生,才不會讓衰退成為自己無法克服的障礙,就如同Brooks在飛機上所遇到的那位名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