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出版之後就一直在暢銷排行榜的「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的命名給人單純探討人際關係的感覺,但實際上書裡非常深入探討行為與情緒背後的心理動機
以「阿德勒心理學」為主體,從中探討各種人生中可能遭遇的疑難問題
並且用一對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問答、辯論來呈現,相對於單一陳述式的方式,更能激發反思
以下分享幾個覺得有趣的書中觀點:
1.否定心理創傷
這是以阿德勒的「目的論」為論述,相對的主張是佛洛伊德的「決定論」
書中舉例:一個從小因家庭失和產生心理創傷的年輕人,長大後因此無法與他人自在的互動
如果從「決定論」的觀點,他小時候的遭遇,「決定」了他長大的人際關係問題,是難以被解決的
但從本書「目的論」觀點,「家庭失和」不過是年輕人在長大後,以「拒絕與他人互動」為目的的一個理由
簡單來說,當他把過往經歷當成藉口,就能很放心的拒絕與他人溝通,可以以此為保護傘拒絕突破舒適圈,因為所有問題都有個理由可以歸因
如果想要改善這個問題,只要認清「家庭失和」與「無法與他人互動」並沒有實質因果關係,就能夠有足夠勇氣去改變這個問題,關鍵點還是在於是否有勇氣撿起「改變的自主權」
而這中間,就需要利用第二點的「課題分離」當作思考媒介
2.用「課題分離」脫離人際關係的難題
這是我認為整本書最有趣的部分,簡單來說,當遭遇人際問題時,就要先思考「這是誰的課題?」
例如:家長因為小孩不認真唸書,而生氣、難過,甚至懲罰小孩,產生家庭問題
對小孩而言,「認真唸書」本身是小孩的課題,如果家長試圖用情緒手法、懲罰介入他的課題,
小孩就會有「我的課題被介入」而產生排斥感(我要不要認真讀書是我的事!),雙方互動就會產生摩擦
阿德勒心理學中,「課題分離」的基本原則就是,先搞清楚是誰的課題,一不介入他人的課題、二不讓他人介入我的課題
可以給予支持、給予鼓勵,但不能介入,一但介入彼此課題,就必定會有摩擦。
對於傳統華人教育下長大的人來說,生活中根本充斥各種課題介入,尤其在越親密的關係中,介入的問題也越嚴重
因此,如果套用到第一點的舉例,「家庭失和」並非年輕人的課題,但「與他人互動」卻是自己的課題
我們只能改變自己的課題,無法改變他人的
八字箴言:「關你屁事、關我屁事」世界和平
3.接納自己,而非肯定自己
肯定自己,是明明做不到,卻要暗示自己「我可以、我明明很強」,將差距歸因在外部無法改變的事物,目的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情節
接納自己,是坦然接受辦不到的自己,盡最大努力朝目標前進,不欺騙自己,專注在自己能改變的事物上
同樣是追求卓越與進步,但真實面對自己現況、接納自己,聽起來輕鬆、也踏實多了!
在社群發達,資訊流通迅速的時代,自我價值的認定經常會受到外界的挑戰,課題介入的問題也變得更加頻繁,
在各種焦慮下,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很慶幸在對的時間遇到這本書
也推薦給各位! Che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