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Top商學院INSEAD畢業後,我在新加坡一家專注於醫療領域的管理顧問公司(management consulting) 擔任商業分析師。管顧業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內容,讓我在很短時間內,就實現從「懵懂的畢業生」到「嫻熟職場人」的蛻變。
除非做的是「手把手帶著客戶執行類」的transformation專案,可能長達幾個月到一年的時間,大部分「戰略類別的專案」時程都非常短,大約在1個月到兩個月之間。
每換到一個新的專案,就換了一批「合作的老闆、同事與客戶」,及新的商業問題,因此不同於一般甲方公司,在同一個職級需要長期與「同一批人合作」,在管顧業得以在很短時間內更換團隊(通常換了一個團隊,感官上好像加入新的公司),能夠快速了解自己最喜歡哪種「團隊氛圍」、最適合與「哪類型的人」合作。
頻繁的接觸不一樣的商業問題,也能訓練不一樣的技能。依照專案需求,你可能在上一個專案是「信息檢索達人」,下一個專案就需要成為「數據分析大師」。因此,在管顧公司工作一年的訓練強度,約等於一般甲方2-3年的工作程度,實現「短時間,高個人成長」。
專案組成人數「小而美」,加上「專案時間短」的特性,每次與團隊及客戶的溝通時間都如「黃金般寶貴」。
作為商業分析師,我們要每天向project manager簡單扼要敘述自己完成的內容,以及遇到的困難點,推進進度。與客戶的溝通,不說是C-level級別,大部分時候也是直面亞太區區域總經理,因此「短時間內切入重點」的表達能力訓練,相當紮實。
對於初入職場的年輕人,獲得「高層格局,了解他們在乎的重點,能說他們想聽的話」是相當珍貴的訓練。
問題的解決辦法,往往與問題本身不在同一個維度,只有「拔高看事物的層級」才能發現解法。
舉個例子,假如只看公司本身的營運問題,無法產生對比,形成有建設性的改善建議,然而拔高格局,從競爭對手的作法、產業趨勢的考量等角度出發,即可形成更具有創新及長遠發展性的解決方案。
商業分析師作為「交付解決方案的主力」,平時都在不斷的做「高維度、多角度的思維訓練」,這為我之後套用在任何「分析類」的工作,包含寫作,都是可遷移的寶貴技能。
許多商學院畢業生以「管顧業(management consulting)」作為畢業後的第一職涯選擇,看中的是高薪及未來跳槽的成長空間。然而隨著全球經濟下行,客戶預算減少,管顧業作為「乙方」機構首當其衝。再加上現今資訊高度透明化,管顧業過去的「信息差優勢」大幅降低,因此儘管我依然鼓勵畢業生將管顧業作為初入職場的第一個踏板,能在「短時間內學習到商業邏輯及專業技能」,但是需要銘記「自己想在管顧業獲得什麼?」,做好後續職業規劃。
我是Eve,我分享「管顧業及創業」相關內容,假如想查看我過往分享的文章,及預約職涯諮詢,歡迎加入免費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