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遇到無聊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美國有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超過六成的成年人在十天之內至,少會有一次無聊的感受,甚至還有每週會有六小時感到超級無聊~
人為什麼會感到無聊呢,這邊無聊的意義主要有兩方面~
淡化大腦刺激與能量消耗
新事物的刺激對大腦是最強大的 ,大腦會專注所有的注意力 ,
來去應對並且學習這件新事物,觀察這件事情會對自己造成甚麼影響是好是壞,將結果放到大腦的記憶裡~
專注是耗能的,而人體的機制自古演化下來,為了很容易生存會去減少多餘的耗能,所以為什麼健身的人,久沒有練肌肉會掉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在這個機制下~當大腦接觸同樣一件事情的刺激頻率變高時,你的大腦已經很明白是怎樣的事情時,你的情緒就不會像一開始那樣大,會從緊張 刺激 害怕..等比較大的情緒反應,會趨向於平靜~
所以如果一直做相同的事情,但一直是一個無效行為的時候,人就會對這件事情失去興趣,轉而去尋找並追求有效的行為,這個尋找的行為,就叫探索~
帶來探索的需求
探索需求最高的在幼童期,他會對一切事務充滿好奇,這期間也是學習力最強大時期,所以這個機制基本上也是促進人改變的推力之一,只不過往好的走還是往壞的走 就不一定~完全看這個人怎麼做.
有人無聊會去學習 閱讀 而有人無聊就去尋求無止境的刺激,所以是好是壞因人而異,所以無聊這感覺的存在意義,是建立在減少耗能以及推動探索帶來進步上~

人會在那些情況下感到無聊呢?

  1. 可預測與重複行為
  2. 無法專注就會覺得無聊
  3. 當人們感到被困住,自己的意志不能被執行時,就會產生無聊
要避免我們的人生進入這種無聊的狀況,就先來推論一下事情是怎麼演化的?
我一開始有提到,身體為了節能會降低大腦刺激,會降低失去興奮期待之類的感覺
接下來就會進入,以下三個階段~
習以為常階段:接下來習以為常時,就會變成本能似的去行動,除非你建立了很好的系統,有很好的步驟以及除錯機制否則這時候嚴謹度都會下降, 這時候就會容易忽略細節,或是難度變低,忽略細節導致成效不彰,有效行為就會慢慢變成無效作為 ,就會進入很長的停滯期→可預期 沒變化→開始無聊.
無聊階段:無聊後,人會產生積極及消極兩種反應.
積極反應:尋找樂趣~激發創意~這時候無效行為會重新變成有效的行為.
消極反應:
1無視:反正我有在做就好~進化到厭煩
2尋找刺激:就是開啟探索旅程,追逐新鮮感
這兩個消極的反應最後,都會到最後一個階段~厭煩
厭煩階段:到這邊基本上就是各種逃離~我想大家多少都有一些經驗..例如不想上班

當習慣遇到無聊

我幾年前,第一次接觸健身運動的時候,因為回饋來的很快,從沒練到開始練, 先不說肌肉有沒有長出來~但那個肌肉痠痛,是騙不了人的.
那時候會讓人有一種興奮期待的感覺,覺得自己正在起飛的路上
但漸漸地~
我進入了第一個階段~習以為常
我開始對健身這件事已經習以為常,加上我那段期間其實是沒有任何健身指導的,只有基本的器械介紹之後就是自己練,所以呢~我就變得開始沒有這麼在意,一些微小的地方,例如~該熱身時要好好熱身, 做的時候,要專心的做,做完之後,要好好伸展陸陸續續這樣兩年左右~
我就是停滯在那個地方,雖然說有練有差,但也沒有任何進步的感覺,我腦中有一個念頭變得越來越強烈,那就是~每天鍛鍊身體、保持均衡飲食,雖可保持健康,但會感覺到每天過的生活好像一模一樣。
於是我進入了 第二個階段 那就是無聊
進入無聊這個轉折點之後,我走向了消極的那條路,我感覺到無聊之後,因為我那個時候還是使用器材最多就是啞鈴, 其他的就是以機械式地為主,我無聊後就開始到處找一些我沒有接觸過的器材,然後一個人在那邊亂做想要藉此獲得新鮮感,消除無聊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我走在一條路上.
我找不到往上爬的路徑,所以就是在平地一直走~一直走~現在我為了排除無聊的感覺,我決定脫離這條路線,往旁邊陌生的小路,看看走進去,以後 人生地不熟,我就在裡面繞啊繞的 ~可能偶而會回到原本的路上,繼續走~ 但走著走著,還是看不到其他風景,於是又往旁邊的路亂走, 每一次走出去的距離,就越來越遠~最後呢,你就回不到原本的路上了.
進入了第三個階段~厭煩
回不到原本的路上的原因是你迷路了嗎? 當然不是而是你不想回去,走在那日復一日的路上,你可能明明知道應該要走回去原本的路上,但是心裡會有對於無聊的排斥感,你會開始抗拒然後,你就會離你應該走的正軌越來越遠, 之後就算想要回去也很難了,健身來講,如果你一個動作疏於使用, 其實很容易姿勢跑掉,用錯誤的方法練,不但容易受傷,重量也很難上去,這些挫折感的堆積就會讓你有念頭想要放棄這一切,那如果自己放棄的話,會鄙視自己,別人也會冷嘲熱諷,你會開始等待一個台階, 例如疫情到了, 很多人就藉機停擺了,疫情過後會不會回去呢 ? 也許這只有當事人知道 (攤手)但就我觀察 大多都會慢慢地遠離.

該怎麼做?

可以做的就是盡量往積極那個路線走,比較偏學習成長類的習慣
例如健身 閱讀,在具體實際行動上
你可以建立紀錄 觀察自己的變化
再來是可以主動尋求回饋 例如夥伴 教練 導師之類的
這個回饋可以讓你持續進步 避免無效行為持續的空轉
有夥伴也可以互相督促 激勵
主要的目的 就是保持你的習慣可以一直維持有效的狀態
人不會輕易放棄一個有效的習慣
前幾天我就問問 我一個朋友 他有沒有嘗試去建立些什麼習慣
他回答有 他有嘗試建立記帳的習慣 但他記了一個月之後就放棄了
原因很簡單 他雖然知道他為什麼會入不敷出了
但是他沒有辦法因此改變他的消費行為
所以記帳這件事就變成是一個無效的習慣,無效就不會想維持這很正常
再來在心態上,盡量去達到所謂的身分認同~
不要為了健康而運動,要把自己變成喜歡運動的人
當你喜歡你就會去持續去做
你會致力於讓這件事情保持進步,去精益求精
想辦法在平坦的道路中,找到那個往山頂的路
雖然最後可能也會遇到無聊,但會是高處不勝寒的無聊
像小說中的獨孤求敗一樣, 只求一敗~
在無聊時,你可以刻意適度的安排變化進去 以大方向不變的情況下
想辦法增加一些有趣的變化
無聊是重要的轉折點
盡量不要讓狀況往下走到厭煩
當你變成厭煩的時候,其實要花很大的功夫
才能找回動力,走回來
然後如果真的不幸走到最後很厭煩的狀態
上健身房之前百般掙扎,或是看到別人吃垃圾食物時很想吃
已經厭煩這過程,但卻又知道這樣對身體比較好時
我唯一的建議是,你不用放棄,但也不用硬逼自己一定要咬牙苦撐
人本來就會有狀況好壞,增加點彈性,原地休息也沒關係
人生不是比誰跑得快 而是比誰堅持的更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學習一定會帶來成長嗎? 不一定~ 如果你用的都是無效的學習方式就沒用 一目十行,看過即忘,沒有具體行動,也沒有覆盤反思 那基本上不會有什麼成長~ 那你沒有學習,會成長嗎? 答案是~會~我先說說成長定義~ 成長的定義 我用最普遍的說法就是 一個人往更好 更強 更成熟的方向邁進的過程 這過程就是成長~
我們先幫自己回想一下除了工作之外,你學過時間最長的東西是什麼?成效如何? 他對你人生造成甚麼影響?
關係變好變壞的一個關鍵因素之一就是習慣~ 一個人可以因為擁有許多好習慣變好,例如運動,吃營養食物 也可以因為有很多壞習慣 而每況愈下, 例如熬夜、酗酒 ,懶得動 生活習慣不同 用錢習慣不同 不滿來自於期待落空 另外一種預期心態呢 叫做我期待你會為我改變 抱怨以及爭吵 過於習慣 身分認同 要習慣感恩
我自己對於轉盤子的想法~本質上就是:轉移注意,減少動機
培養習慣的輕鬆選擇~ 我會分享三個小方法:習慣堆疊,選擇好環境,遊戲化設定
**習慣是慣性前進的車輪** 但因為習慣有分好壞,所以你需要手握名為**目標的方向盤**讓車子不至於失控. 人會因為過往的經驗形塑成你現在的信念或身分,也就是身分認同, 而這個身分認同會由內而外的藉由行動以及習慣外顯出來.
學習一定會帶來成長嗎? 不一定~ 如果你用的都是無效的學習方式就沒用 一目十行,看過即忘,沒有具體行動,也沒有覆盤反思 那基本上不會有什麼成長~ 那你沒有學習,會成長嗎? 答案是~會~我先說說成長定義~ 成長的定義 我用最普遍的說法就是 一個人往更好 更強 更成熟的方向邁進的過程 這過程就是成長~
我們先幫自己回想一下除了工作之外,你學過時間最長的東西是什麼?成效如何? 他對你人生造成甚麼影響?
關係變好變壞的一個關鍵因素之一就是習慣~ 一個人可以因為擁有許多好習慣變好,例如運動,吃營養食物 也可以因為有很多壞習慣 而每況愈下, 例如熬夜、酗酒 ,懶得動 生活習慣不同 用錢習慣不同 不滿來自於期待落空 另外一種預期心態呢 叫做我期待你會為我改變 抱怨以及爭吵 過於習慣 身分認同 要習慣感恩
我自己對於轉盤子的想法~本質上就是:轉移注意,減少動機
培養習慣的輕鬆選擇~ 我會分享三個小方法:習慣堆疊,選擇好環境,遊戲化設定
**習慣是慣性前進的車輪** 但因為習慣有分好壞,所以你需要手握名為**目標的方向盤**讓車子不至於失控. 人會因為過往的經驗形塑成你現在的信念或身分,也就是身分認同, 而這個身分認同會由內而外的藉由行動以及習慣外顯出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讓自己有熱情,首先要找回自己的好奇心。 根據大腦掃描技術得知,好奇心會活化大腦裡的多巴胺系統,會讓我們開心快樂外,同時,好奇心也可以紓解精神壓力與肉體的疲憊,並且在挫折不順時仍讓我們保持積極的熱情。
Thumbnail
你是一個容易感到無聊的人嗎? 如果你從來沒有感到過無聊,一種情況是你總是能在無聊到達前採取適當的行動,從而避免它的侵擾,而另一種情況則是雖然你擁有足夠多的冷漠與麻木,但卻需要對這種「無痛感」產生更大的警覺與積極採取因應措施,想一想痲瘋病。 比較通常的情況是,你偶爾會有無聊的感覺...
Thumbnail
當我們覺得無聊時,通常是因為我們的腦海中對於現有的活動或事情已經沒有興趣,這時可以嘗試用不擅長的方法來做擅長的事情,比如用非慣用手進行書寫、填色、繪畫等,或者以不同的角度去探索日常生活,這樣可以為我們帶來新的驚喜和成就感,解決無聊的核心概念是用新的角度去體驗事物,發揮創意想出自己的「防無聊」妙招。
Thumbnail
今天剛好是農曆年後表訂要進到健身房訓練的日子,不過由於過年時中斷了一週的訓練,加上今天天氣又轉涼,一度讓我掙扎是否要跨出家門。最後,我還是換上了運動服、穿上了鞋子,出門進行自我訓練了。 惰性,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質性,就連瑜珈的經典中也提到了類似的概念,只是它所指的惰性涵蓋更為廣泛。很多時候我
Thumbnail
有大量的學者在研究,為什麼某些人可以將習慣持續,而大部分人卻難以保持動力?《原子習慣》一書中指出,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習慣的難度:維持動力並達到欲望最高點的關鍵,就是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這個其實用手機上的遊戲就可以明瞭,一開始遊戲不能太難,要盡量設計的讓使用者願意玩下去,然後隨著使用者的技巧越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讓自己有熱情,首先要找回自己的好奇心。 根據大腦掃描技術得知,好奇心會活化大腦裡的多巴胺系統,會讓我們開心快樂外,同時,好奇心也可以紓解精神壓力與肉體的疲憊,並且在挫折不順時仍讓我們保持積極的熱情。
Thumbnail
你是一個容易感到無聊的人嗎? 如果你從來沒有感到過無聊,一種情況是你總是能在無聊到達前採取適當的行動,從而避免它的侵擾,而另一種情況則是雖然你擁有足夠多的冷漠與麻木,但卻需要對這種「無痛感」產生更大的警覺與積極採取因應措施,想一想痲瘋病。 比較通常的情況是,你偶爾會有無聊的感覺...
Thumbnail
當我們覺得無聊時,通常是因為我們的腦海中對於現有的活動或事情已經沒有興趣,這時可以嘗試用不擅長的方法來做擅長的事情,比如用非慣用手進行書寫、填色、繪畫等,或者以不同的角度去探索日常生活,這樣可以為我們帶來新的驚喜和成就感,解決無聊的核心概念是用新的角度去體驗事物,發揮創意想出自己的「防無聊」妙招。
Thumbnail
今天剛好是農曆年後表訂要進到健身房訓練的日子,不過由於過年時中斷了一週的訓練,加上今天天氣又轉涼,一度讓我掙扎是否要跨出家門。最後,我還是換上了運動服、穿上了鞋子,出門進行自我訓練了。 惰性,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質性,就連瑜珈的經典中也提到了類似的概念,只是它所指的惰性涵蓋更為廣泛。很多時候我
Thumbnail
有大量的學者在研究,為什麼某些人可以將習慣持續,而大部分人卻難以保持動力?《原子習慣》一書中指出,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習慣的難度:維持動力並達到欲望最高點的關鍵,就是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這個其實用手機上的遊戲就可以明瞭,一開始遊戲不能太難,要盡量設計的讓使用者願意玩下去,然後隨著使用者的技巧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