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22年),台大新生拿到該校學生會的迎新傳單,發現傳單上只有英語和台語,讓許多新生看得一頭霧水,因此有所抱怨。
聽到新生的抱怨,台大學生會的幹部回應:「在中華民國的文化刨根、族群洗清政策下,99%的台灣人確確實實就是文盲沒錯,我們只能用中國殖民者和英美殖民者的語言溝通…有問題的是你的老師、你的學校、你的家長,或許還有你自己,但真的不是使用者。」(註1)
看到台大學生會這一波回應,真的讓人為有這類想法的年輕人感到憂心,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不管一個人自己的意識型態或價值觀為何,若要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做有效的溝通,關心受眾的感受並使用其能理解的語言至關重要。(註2)
在職場中,能與客戶溝通的人,才是能引起客戶興趣的人,客戶甚至願意為此付出更高的價格。(註3)
也許,有的年輕人會認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誰稀罕那些人是否看得懂傳單!看不懂就不要看啊!」
問題是,所謂的「傳單」,不僅是一份與外界溝通的工具,也是組織的化粧品。如果一個組織所撰寫傳單缺乏同理心,不在乎受眾能否得知傳單中所提供的訊息,這份傳單不僅失去溝通功能,還會給外界不好的印象,於是,這個組織與外界的互動能力會越來越差,路會越走越窄,最後,這個組織就會越來越走不出去。
至於台大學生會幹部所回應的語言,教育部則應該要有所警覺:
為什麼在教育部一心培養我國學子能走向世界的教育中,我國第一學府的學子,還會出現眼界如此狹窄且仇恨性十足的言論?
這樣的教育成果有達成「走向世界」的教育目標嗎?
如果教育部希望孩子能在全球化環境中取得一席之地,不是應該要讓孩子知道,自身的眼界不該受限於種族與國界嗎?
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要能成功走向世界,就應該更會關注他人、具同理心;如此,才能讓孩子的世界越來越寬廣,與更多人建立關係。
在21世紀,局勢變遷快速,心胸寬廣之人才能快速察覺時局的變化,並能因應局勢做出調整,擁有較佳的存活能力。
期待此事件能幫助我們一同看到我國的教育危機,並想出辦法解決。一起想想,如何讓孩子的未來具有更強大的競爭力?如何讓孩子具足信心迎向更寬廣的世界?
註1:英、台語版迎新傳單惹議 台大學生會嗆台灣人文盲(中時新聞網)
註2:摘自《一人公司:起步的思維與挑戰》
註3:摘自《一人公司: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