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教學對學童學習產生的負面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幾年來,數位化教學在新冠疫情的推波助瀾下,儼然成為教學主流,而它所引發的負面效應也越來越明顯,瑞典政府就在察覺數位化教學導致孩子閱讀能力下降後,不僅斥資6000萬歐元採購圖書,還計劃未來兩年加碼4000萬歐元採購傳統圖書。今年(2023年)9月,瑞典更有多所學校限制數位用品的使用時間,並回歸傳統紙筆的書寫模式。(註1)

在我國,數位化教學自新冠疫情開始,便如火如荼地展開。「生生用平板」的口號,更讓數位化教學引領教育風潮。只是,當各項數位化教學推陳出新之際,我們更應該停下腳步看看國際間數位化教學對孩子學習及生活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一、在秘魯和烏拉圭所做的比較測驗中顯示,有筆電的學童成績並不會優於沒筆電的學童,也就是兩者的學習成就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前者較不樂於完成家庭作業,也就是說,相較於沒筆電的學童,有筆電的學童學習習慣和紀律較差。

二、南韓--這個數位媒體在校密度最高的國家,其在2010年的統計顯示,全國有12%的學生有網路成癮問題。(註3)

三、以色列小學在採用電腦後,四年級生的數學成績降低,較高年級生的其他科目也受影響。(註4)

四、羅馬尼亞文化部在2008年買了3萬5千台筆電給有學齡兒童的弱勢家庭,結果發現,相較於沒有筆電的弱勢家庭,有筆電的學童雖然使用電腦的能力較佳,數學能力卻比較差,因為對那些學生來說,筆電的主要功能是遊戲,而不是學習。(註5)

五、根據葡萄牙的研究,九年級生使用網路越頻繁,在校成績就越差。更可怕的是,在數位化教學的推廣下,校際之間的M型化變得更加明顯,強者不見得比較強,但弱者變得更弱。(註6)

為什麼數位化教學對學生學習會不利呢?

一、數位化學習違反大腦的學習模式。

當數位化學習日漸普及後,學生首先被剝奪的是「抄寫」,也就是說,學生原本的「抄寫」被「按鍵」或「滑」所取代。問題是,我們人類不僅是眼睛動物,更是動作動物。當人類在書寫或用手指計算的時候,運動腦區也同時在幫助學習。也就是說,相較於按鍵盤或在螢幕上滑動,傳統的書寫會讓大腦運作更多的腦區,讓學習更深更紮實。(註7)

二、數位化遠距學習效果遠不及實體學習

在新冠疫情期間,許多老師由於學生的學習成效大幅下滑而叫苦連天。就學理來說,遠距學習導致學生成績下滑是很合理的。

美國有一個研究發現,人們在討論議題時,實體面對面討論明顯較遠距討論引發更多想法。(註8)在實務面,許多老師也回饋,上實體課時,能激發更多教學靈感。對學生來說,上實體課較能感受到班級整體學習氛圍,也比較容易專心。

三、數位化學習造成學生學習膚淺

自從google面市後,許多人主張人類不需要花時間記憶知識,因為人類想要的知識,google大神都可以提供。問題是,真的有如此美好嗎?

德國心理學家Manfred Spitzer指出:「知識的獲取既不是靠搜尋,也不是靠瀏覽,而是對內容的積極探討、心智上的反覆思考和不斷摸索、質疑、分析和重新組合。」換言之,如果一個人的學習不夠紮實深入,單單在輸入關鍵字的過程中,就不見得能取得他想要的資訊,更甭說要在資訊海洋中過濾出可用的資訊。

當手機、網路、電腦充斥我們生活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要讓數位媒體如此深入孩子的學習嗎?由於數位媒體充斥孩子的生活,讓孩子錯誤地以為什麼都不用記;由於使用網路語言,導致許多孩子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大幅下滑,甚至連說出完整的句子都有困難;由於過度使用社群媒體,降低人與人面對面互動機會,導致孩子的社交能力變弱,EQ變差,競爭力下滑,網路霸凌與日俱增,罹患憂鬱症的人數不斷上升。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大腦是一個用進廢退的器官,強化大腦的功能也是預防失智的重要作為。我們要放任數位媒體讓孩子的大腦提早衰退嗎?還是應該緩下腳步,依據大腦運作的最佳模式來教導孩子學習?

在德國心理學家Manfred Spitzer所著的「數位痴呆症」一書中,所引用的都是2015年以前的研究,由此可知,數位媒體之惡早就被發現,只是不知為何,數位化教學卻越來越深入社會、學校和家庭。讓人慶幸的是,瑞典已開始踩煞車,我國呢?

期許我國的教育部能重新思考我國的數位化教學措施,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

註1:瑞典小學生閱讀理解下滑 6歲以下禁數位化教學(公視新聞網)

註2:數位痴呆症第三章

註3:數位痴呆症第三章

註4:數位痴呆症第三章

註5:數位痴呆症第三章

註6:數位痴呆症第三章

註7:數位痴呆症第七章

註8:數位痴呆症第四章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avatar-img
95會員
171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綠園嬿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豐原高中在校內進行的處決課程,震驚許多人。事實上,學校在處理許多社會議題(如:反恐)時,需要更深入瞭解該議題的教育意義,才不會流於表象,進行可能危害學生身心的教學活動。
許多父母為了讓孩子物質更充裕,不斷工作賺錢,卻忽略孩子真正的需求--情感需求。其實,讓孩子擁有幸福感的,不是金錢,而是陪伴。良好的親子互動,不僅能讓親子之間關係更緊密,更能提早發現孩子的問題。
由於教育部過度向民粹傾斜,無力堅持專業,再加上制定暨執行政策不力,所以,第一線老師的處境越來越艱苦,職場風險越來越高。
教育部自從強行推動雙語政策後,為教育製造了大災難。可悲的是,教育部並不是只有雙語教育荒腔走板,對於其他攸關孩子前途的教育政策不是刻意忽略,就是執行效能不彰。
我國教育政策的推動,往往搔不到癢處,因為對政策的解讀過於膚淺。以「終身學習」為例,終身學習的推動應從孩子幼年就培養,而不是膚淺地幫年長者辦課程和活動。
由今年5月台大經濟系學生會選舉出現一連串歧視多族群政見,可以看出我國的教育出了大問題,尤其在品格校育方面。以小看大,我國的品格教育應重新檢視。
豐原高中在校內進行的處決課程,震驚許多人。事實上,學校在處理許多社會議題(如:反恐)時,需要更深入瞭解該議題的教育意義,才不會流於表象,進行可能危害學生身心的教學活動。
許多父母為了讓孩子物質更充裕,不斷工作賺錢,卻忽略孩子真正的需求--情感需求。其實,讓孩子擁有幸福感的,不是金錢,而是陪伴。良好的親子互動,不僅能讓親子之間關係更緊密,更能提早發現孩子的問題。
由於教育部過度向民粹傾斜,無力堅持專業,再加上制定暨執行政策不力,所以,第一線老師的處境越來越艱苦,職場風險越來越高。
教育部自從強行推動雙語政策後,為教育製造了大災難。可悲的是,教育部並不是只有雙語教育荒腔走板,對於其他攸關孩子前途的教育政策不是刻意忽略,就是執行效能不彰。
我國教育政策的推動,往往搔不到癢處,因為對政策的解讀過於膚淺。以「終身學習」為例,終身學習的推動應從孩子幼年就培養,而不是膚淺地幫年長者辦課程和活動。
由今年5月台大經濟系學生會選舉出現一連串歧視多族群政見,可以看出我國的教育出了大問題,尤其在品格校育方面。以小看大,我國的品格教育應重新檢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科技進步,孩子大量使用手機導致閱讀能力下降。 這篇文章談談依賴手機的問題,與閱讀的重要性。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線上教學逐漸在各個學校普及,但這一轉型為教師和學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特別是數學學習,不僅需要數位技能,還深深依賴於閱讀能力。文章分析了學生在數位學習環境下的適應情況,尤其是對於國中小學生的影響,並指出學習自律性與監督的重要性。疫後,這一現象值得教育界深入研究。
Thumbnail
兒童在六歲左右會經歷一次重要的大腦發育變化,使他們從“發現式學習”轉向“掌控式學習”。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傳統的學徒制可能是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然而,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下,專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927 可能因為是老師,常常聽到很多學生感覺只要有Ai,就認為語言的學習已經完全不重要的感覺。那是一個挫敗感或是打擊,不是因為他不需要我們的教導而是因為他們學習的心態已經完全偏差了,是否語言學習真的已經對學生或是已經出社會的人
Thumbnail
關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研擬數位教科書政策的問題,我們認為在面對類似的數位化政策,台灣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從來都不是硬體設備不足或缺乏,更多的是制度是否支持、社會是否接納。
Thumbnail
數位「失憶」聽起來很嚇人,但我們已經不可能抵抗「數位化」。由於工具的改變,我逐漸習慣電子化,常常在需要簽名時(像是會議紀錄單),不好意思地跟對方說:「啊!方便借一支筆嗎?我身上只有 apple pencil。」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Thumbnail
記得2012年到西班牙念書時每次搭地鐵、公車時總會看到有人專注地沈浸在文字的世界裡...這些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化,前述的閱讀風氣也逐漸消逝,低頭滑手機成了日常景象。有人說,人手一機是造成人們閱讀的習慣改變,但螢幕真的是大家不再閱讀的主因嗎?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來一探西班牙人的閱讀世界。
Thumbnail
最近看到最感慨(也最令人震驚的新聞),大概是前些年一直被視為教育典範的紐西蘭,居然有超過三分之一青少年幾乎無法讀寫,這個研究調查逼得新上任的總理宣布,禁止全國中小學使用手機,好讓老師能夠好好教學,學生也才能集中注意力來學習。 像這樣禁止在中小學的校內使用手機的國家愈來愈多,如英國與法國。去年(20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科技進步,孩子大量使用手機導致閱讀能力下降。 這篇文章談談依賴手機的問題,與閱讀的重要性。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線上教學逐漸在各個學校普及,但這一轉型為教師和學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特別是數學學習,不僅需要數位技能,還深深依賴於閱讀能力。文章分析了學生在數位學習環境下的適應情況,尤其是對於國中小學生的影響,並指出學習自律性與監督的重要性。疫後,這一現象值得教育界深入研究。
Thumbnail
兒童在六歲左右會經歷一次重要的大腦發育變化,使他們從“發現式學習”轉向“掌控式學習”。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傳統的學徒制可能是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然而,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下,專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927 可能因為是老師,常常聽到很多學生感覺只要有Ai,就認為語言的學習已經完全不重要的感覺。那是一個挫敗感或是打擊,不是因為他不需要我們的教導而是因為他們學習的心態已經完全偏差了,是否語言學習真的已經對學生或是已經出社會的人
Thumbnail
關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研擬數位教科書政策的問題,我們認為在面對類似的數位化政策,台灣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從來都不是硬體設備不足或缺乏,更多的是制度是否支持、社會是否接納。
Thumbnail
數位「失憶」聽起來很嚇人,但我們已經不可能抵抗「數位化」。由於工具的改變,我逐漸習慣電子化,常常在需要簽名時(像是會議紀錄單),不好意思地跟對方說:「啊!方便借一支筆嗎?我身上只有 apple pencil。」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Thumbnail
記得2012年到西班牙念書時每次搭地鐵、公車時總會看到有人專注地沈浸在文字的世界裡...這些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化,前述的閱讀風氣也逐漸消逝,低頭滑手機成了日常景象。有人說,人手一機是造成人們閱讀的習慣改變,但螢幕真的是大家不再閱讀的主因嗎?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來一探西班牙人的閱讀世界。
Thumbnail
最近看到最感慨(也最令人震驚的新聞),大概是前些年一直被視為教育典範的紐西蘭,居然有超過三分之一青少年幾乎無法讀寫,這個研究調查逼得新上任的總理宣布,禁止全國中小學使用手機,好讓老師能夠好好教學,學生也才能集中注意力來學習。 像這樣禁止在中小學的校內使用手機的國家愈來愈多,如英國與法國。去年(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