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教學對學童學習產生的負面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幾年來,數位化教學在新冠疫情的推波助瀾下,儼然成為教學主流,而它所引發的負面效應也越來越明顯,瑞典政府就在察覺數位化教學導致孩子閱讀能力下降後,不僅斥資6000萬歐元採購圖書,還計劃未來兩年加碼4000萬歐元採購傳統圖書。今年(2023年)9月,瑞典更有多所學校限制數位用品的使用時間,並回歸傳統紙筆的書寫模式。(註1)

在我國,數位化教學自新冠疫情開始,便如火如荼地展開。「生生用平板」的口號,更讓數位化教學引領教育風潮。只是,當各項數位化教學推陳出新之際,我們更應該停下腳步看看國際間數位化教學對孩子學習及生活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一、在秘魯和烏拉圭所做的比較測驗中顯示,有筆電的學童成績並不會優於沒筆電的學童,也就是兩者的學習成就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前者較不樂於完成家庭作業,也就是說,相較於沒筆電的學童,有筆電的學童學習習慣和紀律較差。

二、南韓--這個數位媒體在校密度最高的國家,其在2010年的統計顯示,全國有12%的學生有網路成癮問題。(註3)

三、以色列小學在採用電腦後,四年級生的數學成績降低,較高年級生的其他科目也受影響。(註4)

四、羅馬尼亞文化部在2008年買了3萬5千台筆電給有學齡兒童的弱勢家庭,結果發現,相較於沒有筆電的弱勢家庭,有筆電的學童雖然使用電腦的能力較佳,數學能力卻比較差,因為對那些學生來說,筆電的主要功能是遊戲,而不是學習。(註5)

五、根據葡萄牙的研究,九年級生使用網路越頻繁,在校成績就越差。更可怕的是,在數位化教學的推廣下,校際之間的M型化變得更加明顯,強者不見得比較強,但弱者變得更弱。(註6)

為什麼數位化教學對學生學習會不利呢?

一、數位化學習違反大腦的學習模式。

當數位化學習日漸普及後,學生首先被剝奪的是「抄寫」,也就是說,學生原本的「抄寫」被「按鍵」或「滑」所取代。問題是,我們人類不僅是眼睛動物,更是動作動物。當人類在書寫或用手指計算的時候,運動腦區也同時在幫助學習。也就是說,相較於按鍵盤或在螢幕上滑動,傳統的書寫會讓大腦運作更多的腦區,讓學習更深更紮實。(註7)

二、數位化遠距學習效果遠不及實體學習

在新冠疫情期間,許多老師由於學生的學習成效大幅下滑而叫苦連天。就學理來說,遠距學習導致學生成績下滑是很合理的。

美國有一個研究發現,人們在討論議題時,實體面對面討論明顯較遠距討論引發更多想法。(註8)在實務面,許多老師也回饋,上實體課時,能激發更多教學靈感。對學生來說,上實體課較能感受到班級整體學習氛圍,也比較容易專心。

三、數位化學習造成學生學習膚淺

自從google面市後,許多人主張人類不需要花時間記憶知識,因為人類想要的知識,google大神都可以提供。問題是,真的有如此美好嗎?

德國心理學家Manfred Spitzer指出:「知識的獲取既不是靠搜尋,也不是靠瀏覽,而是對內容的積極探討、心智上的反覆思考和不斷摸索、質疑、分析和重新組合。」換言之,如果一個人的學習不夠紮實深入,單單在輸入關鍵字的過程中,就不見得能取得他想要的資訊,更甭說要在資訊海洋中過濾出可用的資訊。

當手機、網路、電腦充斥我們生活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要讓數位媒體如此深入孩子的學習嗎?由於數位媒體充斥孩子的生活,讓孩子錯誤地以為什麼都不用記;由於使用網路語言,導致許多孩子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大幅下滑,甚至連說出完整的句子都有困難;由於過度使用社群媒體,降低人與人面對面互動機會,導致孩子的社交能力變弱,EQ變差,競爭力下滑,網路霸凌與日俱增,罹患憂鬱症的人數不斷上升。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大腦是一個用進廢退的器官,強化大腦的功能也是預防失智的重要作為。我們要放任數位媒體讓孩子的大腦提早衰退嗎?還是應該緩下腳步,依據大腦運作的最佳模式來教導孩子學習?

在德國心理學家Manfred Spitzer所著的「數位痴呆症」一書中,所引用的都是2015年以前的研究,由此可知,數位媒體之惡早就被發現,只是不知為何,數位化教學卻越來越深入社會、學校和家庭。讓人慶幸的是,瑞典已開始踩煞車,我國呢?

期許我國的教育部能重新思考我國的數位化教學措施,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

註1:瑞典小學生閱讀理解下滑 6歲以下禁數位化教學(公視新聞網)

註2:數位痴呆症第三章

註3:數位痴呆症第三章

註4:數位痴呆症第三章

註5:數位痴呆症第三章

註6:數位痴呆症第三章

註7:數位痴呆症第七章

註8:數位痴呆症第四章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園嬿語的沙龍
101會員
196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綠園嬿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2025/03/18
本文探討幼教調查員培訓課程中理論與實務的落差,並提出透過師徒制、案例研討及觀摩錯誤等方式提升調查品質的建議。文中以教學實習及冤案案例說明證詞一致性不代表真相,強調調查需審慎評估背景因素及佐證證據。
Thumbnail
2025/03/18
本文探討幼教調查員培訓課程中理論與實務的落差,並提出透過師徒制、案例研討及觀摩錯誤等方式提升調查品質的建議。文中以教學實習及冤案案例說明證詞一致性不代表真相,強調調查需審慎評估背景因素及佐證證據。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臺灣教育部推動政策的特色,以「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為例,批判其缺乏明確目標、忽略現況問題,以及忽略先前政策成效等缺失。作者認為,在教師和學生都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教育部應優先解決安全問題,而非著重口號式的政策。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臺灣教育部推動政策的特色,以「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為例,批判其缺乏明確目標、忽略現況問題,以及忽略先前政策成效等缺失。作者認為,在教師和學生都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教育部應優先解決安全問題,而非著重口號式的政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娛樂至死》的洞見:「電視不查禁書籍,它乾脆取而代之。」1 四十年來依舊適用,只是主角從電視轉變為更為氾濫的數位媒體。然而,閱讀的衰退並非始於網路時代。波茲曼早就指出,無遠弗屆的電報和攝影術這對先祖製造了破碎的資訊系統,打破了印刷術連貫完整的論述模式。電視作為他們的子女,不過是壯大了父母的影響力。而
Thumbnail
《娛樂至死》的洞見:「電視不查禁書籍,它乾脆取而代之。」1 四十年來依舊適用,只是主角從電視轉變為更為氾濫的數位媒體。然而,閱讀的衰退並非始於網路時代。波茲曼早就指出,無遠弗屆的電報和攝影術這對先祖製造了破碎的資訊系統,打破了印刷術連貫完整的論述模式。電視作為他們的子女,不過是壯大了父母的影響力。而
Thumbnail
記得2012年到西班牙念書時每次搭地鐵、公車時總會看到有人專注地沈浸在文字的世界裡...這些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化,前述的閱讀風氣也逐漸消逝,低頭滑手機成了日常景象。有人說,人手一機是造成人們閱讀的習慣改變,但螢幕真的是大家不再閱讀的主因嗎?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來一探西班牙人的閱讀世界。
Thumbnail
記得2012年到西班牙念書時每次搭地鐵、公車時總會看到有人專注地沈浸在文字的世界裡...這些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化,前述的閱讀風氣也逐漸消逝,低頭滑手機成了日常景象。有人說,人手一機是造成人們閱讀的習慣改變,但螢幕真的是大家不再閱讀的主因嗎?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來一探西班牙人的閱讀世界。
Thumbnail
本文探討閱讀的重要性及其對學習的影響,強調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學習態度在閱讀素養中扮演的關鍵角色。文章中提到,閱讀的核心是理解,而非僅僅答對問題,更需通過探究與思考來深化文本理解。面對知識與技能的整合,教師應針對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困難調整教學策略,並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表達,從而提升其閱讀能力與學習動機。
Thumbnail
本文探討閱讀的重要性及其對學習的影響,強調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學習態度在閱讀素養中扮演的關鍵角色。文章中提到,閱讀的核心是理解,而非僅僅答對問題,更需通過探究與思考來深化文本理解。面對知識與技能的整合,教師應針對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困難調整教學策略,並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表達,從而提升其閱讀能力與學習動機。
Thumbnail
孩子不喜歡讀書可以跟他這樣說,其實讀書很像騎腳踏車,一開始你需要爸爸或是媽媽陪伴,但越後面你就可以自己來,不需要有很多方法,反而越讀越輕鬆,就以小朋友最討厭的背單字為例,一開始你要拿厚厚的書,帶去學校又要帶回來,只為了被幾個單字,可以在你讀過幾字熟了之後,你就記起來了,每天就不用帶那麼厚的書到處走
Thumbnail
孩子不喜歡讀書可以跟他這樣說,其實讀書很像騎腳踏車,一開始你需要爸爸或是媽媽陪伴,但越後面你就可以自己來,不需要有很多方法,反而越讀越輕鬆,就以小朋友最討厭的背單字為例,一開始你要拿厚厚的書,帶去學校又要帶回來,只為了被幾個單字,可以在你讀過幾字熟了之後,你就記起來了,每天就不用帶那麼厚的書到處走
Thumbnail
買筆記可以考好嗎,我大概會回答「有點難」,主要在於:那通常不是最適合你體質的理解產物。
Thumbnail
買筆記可以考好嗎,我大概會回答「有點難」,主要在於:那通常不是最適合你體質的理解產物。
Thumbnail
很多家長對於走實驗教育這條路都有各式各樣的擔憂,其中一個很大的擔憂就是擔心孩子在缺少了體制內的那些強迫書寫、排山倒海的寫字與閱讀練習,孩子的寫字與閱讀能力會與體制內的差距越來越遠,而這影響我想最主要還是回到了對於考試的擔憂。
Thumbnail
很多家長對於走實驗教育這條路都有各式各樣的擔憂,其中一個很大的擔憂就是擔心孩子在缺少了體制內的那些強迫書寫、排山倒海的寫字與閱讀練習,孩子的寫字與閱讀能力會與體制內的差距越來越遠,而這影響我想最主要還是回到了對於考試的擔憂。
Thumbnail
常常有家長跟我反應,家裏讀中學的孩子整天掛在網路上,勸他們多看點書不要沈迷於電腦,結果常常被孩子反駁:「我在網路上搜尋閱讀的資料也像是書啊!甚至比書的訊息更新更即時呢?」 到底閱讀網路上的資料與印刷出來的書到底一樣不一樣? 我想,首先得先區分書的媒介,不管是用紙印刷,或者用竹簡,用羊皮,或者是電子書
Thumbnail
常常有家長跟我反應,家裏讀中學的孩子整天掛在網路上,勸他們多看點書不要沈迷於電腦,結果常常被孩子反駁:「我在網路上搜尋閱讀的資料也像是書啊!甚至比書的訊息更新更即時呢?」 到底閱讀網路上的資料與印刷出來的書到底一樣不一樣? 我想,首先得先區分書的媒介,不管是用紙印刷,或者用竹簡,用羊皮,或者是電子書
Thumbnail
現在的人因為手機看得多學習的管道也變得特別多,很多時候都是從影片影音開始著手 這使得我們看文章看書的能力下降了很多,我們已經很難看完一篇很長的文章了,只是因為我們常常使用手機看文章,導致我們常常會被通知訊息所干擾也會被手機裡面的很多的軟體給吸引 如果我們真的需要閱讀的話可以試著把手機關在另一個房
Thumbnail
現在的人因為手機看得多學習的管道也變得特別多,很多時候都是從影片影音開始著手 這使得我們看文章看書的能力下降了很多,我們已經很難看完一篇很長的文章了,只是因為我們常常使用手機看文章,導致我們常常會被通知訊息所干擾也會被手機裡面的很多的軟體給吸引 如果我們真的需要閱讀的話可以試著把手機關在另一個房
Thumbnail
人腦不如電腦? 你喜歡學習嗎?談到學習,是痛苦的經驗,還是令人振奮的回憶呢?在台灣的教育(至少我小時候),大多以重複練習、背誦記憶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就算討厭那個科目,還是要把它們吞下去,以應付升學考試。 但是,隨著科技的進展,幾乎任何知識都能在Google查得到,那我們又為何要待在教室這麼「沒效
Thumbnail
人腦不如電腦? 你喜歡學習嗎?談到學習,是痛苦的經驗,還是令人振奮的回憶呢?在台灣的教育(至少我小時候),大多以重複練習、背誦記憶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就算討厭那個科目,還是要把它們吞下去,以應付升學考試。 但是,隨著科技的進展,幾乎任何知識都能在Google查得到,那我們又為何要待在教室這麼「沒效
Thumbnail
如何增進孩子的閱讀能力/彭孟嫻 很多家長反應:孩子「讀很多書」,但是,怎麼成績總是考不好?其實,這樣的原因就是:[書沒有讀懂、讀透]! 哈佛醫學期刊有關閱讀的兩項重點: 1.記憶涉及三項過程:編碼、紀錄、檢索 2.大腦接收編碼(接收新訊息),大腦紀錄(儲存),然後大腦會在你需要時檢索訊息
Thumbnail
如何增進孩子的閱讀能力/彭孟嫻 很多家長反應:孩子「讀很多書」,但是,怎麼成績總是考不好?其實,這樣的原因就是:[書沒有讀懂、讀透]! 哈佛醫學期刊有關閱讀的兩項重點: 1.記憶涉及三項過程:編碼、紀錄、檢索 2.大腦接收編碼(接收新訊息),大腦紀錄(儲存),然後大腦會在你需要時檢索訊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