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鎖在內心小房間,久了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超越人性的弱點,讓看不起你的人閉嘴!
raw-image


●翻閱無數成功人士的奮鬥經歷不難發現:

他們成功的過程,恰恰是克服自身弱點的過程。

超越自身弱點的人才能擁有世界!

亞歷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

因身材矮小而一度自卑,可最終他們戰勝自己,在政治上獲得輝煌成就;

蘇格拉底(Socrates)、伏爾泰(Voltaire)曾經為失敗自暴自棄,

可後來他們走出低谷,在學術領域大放光芒;

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和卡夫卡(Franz Kafka)

經常要和懦弱焦慮的性格特點做鬥爭,

最後他們都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方向,

摘取了電影和文學藝術殿堂上的桂冠。



●實際上,成功的唯一敵人就是你自己。

要想改變命運,首先得超越自身的弱點,

戰勝根深蒂固的人性弱點─這是本書的論點立意所在。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

虛榮、自我、貪婪、懶惰、自卑、膽怯等,

這些弱點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我們都有這樣的常識,當我們對著大山大喊「我恨你」時,

山谷也會傳來回應「我恨你」。

而如果我們對著大山喊「我愛你」,

那麼山谷也會對著我們喊「我愛你」。

弱點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仇視他,

那麼她也會仇視我們,進而為我們設陷,

相反,我們如果能夠積極面對它,它就會對著我們微笑。

 

●在經濟學、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木桶定律」:

一個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

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

因此,而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

就應該設法加高最短的那塊木板的高度,

這是最有效也是唯一的途徑。

木桶定律是來自生活中的經驗,

樸素的道理中凝結著人類智慧的結晶。

劣勢決定優勢,劣勢決定生死。

有些人也許不知道木桶定律,

但都知道「一票否決」或「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這是東方詮釋。

木桶定律在很多領域都適用,具體到人性弱點上,

可以理解為某個人性的弱點,

很可能會導致其他優點黯然失色,

並造成非常惡劣的後果。

 

●也許有些人說,有些弱點是父母遺傳的,

本性難移啊!

固然,形成這些弱點的原因有些是先天遺傳的因素,

比如多血質、膽汁質的人容易衝動等,

但是許多時候也是在後天的社會環境中所形成的。

雖然遺傳等因素可以決定人的某些特點,

但是,後天的生活、家庭和社會交往環境也會造成影響作用。

心理學在性格研究領域出現過一種著名的理論─預限理論,

該理論認為,刺激超過了預限的值以後,

就可以使人的性格發生變化。

比如,一個天生不願與人交往的人,

一旦他加入到團隊或者班級等團體中,需要他與人交往,

需要參加許多團體活動時,

他原來的不善交往弱點也會有所改變,變得開朗、豁達起來。

因為生活需要他這樣做。

所以說,弱點並非不可改變,不可戰勝。

只要你想,只要你行動起來,

正視它,並且用毅力和決心去克服它。

拿破崙曾經說過:

「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自己不幸命運的起因。」

其實,人有弱點並不可恥,正如有人戲言的那樣,

世界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

 

●其實,很多人之所以抱怨是源於不自信,

源自內心的恐懼,害怕面對問題本身,

害怕和別人有意義的交流。

正是這種內心的恐懼讓他們終日抱怨,

在抱怨中變得軟弱,變得意志消沉。

所以說,抱怨是無能的藉口。

如果留意,你會發現,

在任何組織中都有這樣一些人物借管理的名義,

或者精益求精等美好的名義對下屬進行指責和挑剔。

其實,這是他們把抱怨當成自己無能的擋箭牌。

至於在工作中喜歡抱怨推諉、敷衍了事的人,

他們的工作肯定也會是了無生機的。

因為,在抱怨者面前,這山怎麼這麼高?

這水怎麼這麼深?這路怎麼這麼窄?

好像自己的眼前,一層層都是障礙,一道道都是溝坎,

處處都是困難,處處都是過不去的火焰山。

一個人在抱怨的時候,情緒就會降落到低點。

 

●人最難戰勝的是自己。

換句話說,一個人成功的最大障礙不是來自於外界,而是自身。

就培養自制力來說,從小處做起,從細節下手,

無疑是循序漸進地改造自己的最佳方式

 

~莫宸/有點奇怪的水瓶座女子,中文系出身,但對四書五經沒什麼興趣,喜歡寫新詩跟散文;原野/專職編者

~《鎖在內心小房間,久了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廢:拒絕懶惰×剷除自卑×拔掉嫉妒,狙擊人性弱點,發光發熱不再遮遮掩掩》


【博客來書店購買《鎖在內心小房間,久了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廢》】

【金石堂書店購買《鎖在內心小房間,久了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廢》】



 

#鎖在內心小房間久了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廢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avatar-img
359會員
2.1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跳脫數字框架,認清慾望, 讓「金錢的減法」變成「心靈的加法」。
★就算人生已經到最後,也不用非得放下。
★不論今天是美好的一天或糟糕的一天, 練習對自己傾訴。 你的情緒值得被記得、被探索、被了解、被接受。
★跳脫數字框架,認清慾望, 讓「金錢的減法」變成「心靈的加法」。
★就算人生已經到最後,也不用非得放下。
★不論今天是美好的一天或糟糕的一天, 練習對自己傾訴。 你的情緒值得被記得、被探索、被了解、被接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本文主要介紹了在面對困難時,要擁有積極的人生觀及目標,並分享了作者的經歷和目標。文章中提到了西方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幽默故事和作者的學習與成長計劃,以及對未來孩子的期許。作者也引用了亞馬遜總裁貝佐斯的名言,鼓勵大家保持正向的態度。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你經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嗎?很想努力上進卻達不到理想的目標,感到灰心氣餒?想要跳出負面情緒的綁架,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找到自己的弱點,一點一點的主動、願意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但有些人選擇忽視它們,繼續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另一部分人則選擇直視自己的弱點,逐步改變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好。這樣的過程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耐心和決心。 自我覺察 第一步是自我覺察。這是一個誠實面對自己的過程,需
Thumbnail
努力是美德,正面挑戰困難的故事深深感人。然而很多人只相信他人的評價,並對自己抱持著不足的想法。努力和放棄同等重要,是時候瞭解何時該放下努力,尋找更有意義的事。過於執著只會束縛我們的生命,努力並非萬能,當我們經歷失敗和困難時,也應該給自己放下所有努力,重新轉向的機會。
Thumbnail
遭遇挑戰和困境 專注於自己的潛力,而不是缺點,這句話所蘊含的意義深遠而動人。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時常會遭遇挑戰和困境,而這時候專注於自己的潛力,將是一種強大的力量,能夠引導我們走向成功的道路。記住,人不會是完美的,永遠有缺點。 都有優點和缺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這是人類的本質。然而,
Thumbnail
我逐漸明白一個強者為什麼會從內心建設而不是外在搭建呢?因為他明白外界只是一個由自己內心投射出來的相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本文主要介紹了在面對困難時,要擁有積極的人生觀及目標,並分享了作者的經歷和目標。文章中提到了西方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幽默故事和作者的學習與成長計劃,以及對未來孩子的期許。作者也引用了亞馬遜總裁貝佐斯的名言,鼓勵大家保持正向的態度。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你經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嗎?很想努力上進卻達不到理想的目標,感到灰心氣餒?想要跳出負面情緒的綁架,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找到自己的弱點,一點一點的主動、願意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但有些人選擇忽視它們,繼續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另一部分人則選擇直視自己的弱點,逐步改變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好。這樣的過程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耐心和決心。 自我覺察 第一步是自我覺察。這是一個誠實面對自己的過程,需
Thumbnail
努力是美德,正面挑戰困難的故事深深感人。然而很多人只相信他人的評價,並對自己抱持著不足的想法。努力和放棄同等重要,是時候瞭解何時該放下努力,尋找更有意義的事。過於執著只會束縛我們的生命,努力並非萬能,當我們經歷失敗和困難時,也應該給自己放下所有努力,重新轉向的機會。
Thumbnail
遭遇挑戰和困境 專注於自己的潛力,而不是缺點,這句話所蘊含的意義深遠而動人。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時常會遭遇挑戰和困境,而這時候專注於自己的潛力,將是一種強大的力量,能夠引導我們走向成功的道路。記住,人不會是完美的,永遠有缺點。 都有優點和缺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這是人類的本質。然而,
Thumbnail
我逐漸明白一個強者為什麼會從內心建設而不是外在搭建呢?因為他明白外界只是一個由自己內心投射出來的相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