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是蘇益賢臨床心理師,主要是談論快樂的主題,下面選一些書中觀念和寫出些心得
書中將快樂分成兩類型,一種是比較強烈,是爽、開心啦的感覺,這種快樂稱為「愉悅感」;另一種比較平淡些,通常很主觀,但可以維持久一點,稱為「滿足感」
前者偏向本能,任何能讓我們活著的事,就是讓它感到愉悅的來源。這種由欲望驅動的快樂,多半發生在生存本能被滿足的時候
後者的快樂被「意義」給驅動,通常是一種從自己內心出發、由內而外的喜悅,在意每件事情背後的「為什麼」,想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有什麼意義
過度仰賴本能過生活、過度追求愉悅,容易危害身體健康;只重視追求意義而荒廢生物本能,也不是最理想的快樂選擇,真正完整的快樂,兩者缺一不可
書中提到愉悅感有個特性-享樂適應,很容易習慣,快速而重複地接受那些讓人感到愉悅的美好事物,反而會讓它開始不再美好,過度的話甚至會成癮
例如第一次買名牌包得到愉悅感,如果下次花錢要買一個價格差不多的包包時候,感受到的愉悅感就可能褪色,要花更多錢,才能夠獲得第一次的愉悅感
作者提出一個做法「自發性的歸零」,能有效阻止我們習慣化,重新找回某些愉悅感,例如喜歡咖啡,與其天天喝,不妨試試三天一杯。如果是手機重度依賴,與其時時刻刻滑,要不要練習一整天不用手機或者至少在該專心的時候不滑
而其中也談到喜歡和想要的區別,想要是指的是追求某個東西的動作,是我們朝思暮想、卻還沒到手的狀態;喜歡則是在拿到好東西後,這個東西帶來的好感受
「想要」帶來的愉悅是很強烈的,會讓我們誤以為東西到手時,我們一定會非常開心,非常「喜歡」,但實際上「想要」其實過於浮誇,例如在網路看看到商品並下單,會覺得如果拿到會超級快樂,但是打開包裝後才發現自己可能沒有先前那樣期待
這個系統在遠古很有用,因為如果太認真品味眼前事物,在以前物資困乏年代,就可能讓史前人類不追求新事物,可能陷入物資困乏,但現在情況物資已經沒有以前那麼樣缺乏
因此書中建議現代人,應該多練習安撫「想要」系統,明察多巴胺的計謀,少點物欲,少買那麼多東西,多讓「喜歡」出場,我們可以坐在家裡,喜歡和享受眼前一切,不必借助更多購買讓多巴胺開心
相較於愉悅,有意義支撐的滿足感,比較不容易淡去,不但能持續更久,也比較不受習慣化的影響。辛苦堅持時,我們正在實踐意義,實踐意義的過程,新的意義也會悄然出現
滿足感需要花時間投入與經營,有時還得接納痛苦與不舒服,不過,對等的,它帶給人們的快樂,卻是獨特且高層次的
找出自己所作所為的意義,是滿足感的來源,而後續也提到阿德勒的話:沒有一項生命的意義適用於所有人,生命的意義是每個人賦予自己的人生的
這段內容,其實也讓我想到讀書和創作,讀書過程大家都有經歷過,所以就說一下創作吧
創作的過程,不一定是完全愉快的,也要花長時間投入,但是卻能獲得比較長期的滿足感,那創作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我認為就是能夠提供他人資訊,同時也能夠累積作品提供後續回顧和再次創作,就具有利他性和延續性,或者是當前還沒有類似創作時候,就可以由創作來填補此缺口
另外我也想到興趣社群,我自己是有參加一些線上興趣社群,社群內會有人辦活動、創作、分享資訊等等,這過程也是需要有投入和經營的,這過程不會都是百分百愉快,但在裡面有投入、參與、產出、貢獻等等,都會有一種愉悅感
而意義具有主觀感,其實也能在這方面感受到,對於興趣圈外的人來說,可能這些事情對他們來說無法體會到意義,但是重點是對於興趣圈裡的人來說的感受和意義,各種事情帶給興趣圈內的人一段段美好時光,留下許多值得回味的珍貴回憶
而有關意義感,有個部分可以參考心理學家馬丁賽里格曼說的:意義來自歸屬感、致力於超越自我之外的事物,以及從內在發展出最好的自己
其實這樣看來,我就認為興趣社群就很符合這樣的描述,平時生活中不一定能有完善的歸屬感,而在興趣社群中,大家談論的是彼此都有興趣的事情,彼此之間純粹為興趣而相互交流、創作、投入等,其實就會有種歸屬感
而超越自我的話,上面提到的活動和創作等等,都是在參與的過程,對於自我和他人都有利,而對於有些作品,也會希望自己為這作品寫寫心得,留下一些自己的想法,一起為將這份意義拓展
而創作也是個方向,一開始可能不一定很多人看見,不過隨著作品累積後,開始會有更多人可以相互交流,有時也可以分享一些心理話,創作是個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的事情,後續也會想持續投入和經營,是個滿值得一試的事情呢
然後也可以適時候提醒自己,會讓自己更容易行動,例如我自己可能會想要在某段時間內有產出些創作,然後我有時候就會用to do list 來提醒自己,在有時候感覺沒事情做,或是想要切換一下狀態的時候,就可以從裡面挑選事情來做,有時則是點開創作庫,看看要寫哪些東西,有靈感就快速紀錄,之後把他歸類到主題或文章中
而當然因為意義是自己賦予的,其實我認為很多時候,不麻煩他人也是一種意義吧,例如有些長輩會覺得無趣,然後要求小孩陪出去玩或是整天打電話,但是這時候小孩不是自願參與的。
而前面提到的線上興趣圈和創作則有更多彈性,例如活動可以選擇是否參與、讀者能選擇是否閱讀或觀賞創作,因為可以自願參與,就是比較好的方式
可以選擇兼具利己和利他的活動投入,從中感受到意義,這樣所帶來的快樂也會較為持久吧,興趣圈和創作算是我認為兩件滿有意義的事情,滿值得嘗試的,只要合理分配時間,都能讓我們和他人的生命更加豐富的,當然這些活動人人都不同,所以上面那些就提供參考喔
而因為意義具有主觀性,所以我在做事情上,也可以多想想看這件事情對自己來說的意義是什麼,因為一件事情對大家來說意義本來就不同,別人認為有意義,不代表自己就認為有意義
所以可以參考想法,但最終還是要回到自己身上,去思考看看一件事情,我認為有無意義?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符合現在我的情況嗎? 評估自身情況和採取行動,然後行動之後也可以再持續調整,定時檢視自己感受,從中感受到更長久的快樂
上面的閱讀內容和心得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