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成功不只靠日常的勤奮工作,更在於能否把握住那些真正重要的關鍵時刻。
在職場裡,真正讓主管與老闆「眼睛一亮」的,不是你每天多努力,而是你能否在他們最在意的瞬間交出超預期的成果,也就是替對方創造「峰值體驗」的那個關鍵時刻。
峰值體驗×工作態度:從顧客 MOT 到職場 MOT
《峰值體驗》和《峰值體驗2》這兩本書帶來許多啟發。
書中已從商業角度詳細討論這個概念,而我想轉換視角,從職場工作者的立場來探討這套思維。
在商業領域,抓住顧客心理、讓他們愛上產品或服務的關鍵,就是掌握好「關鍵時刻(MOT)」,並在這些時刻創造難忘的峰值體驗,實現「一見就進、一進就買、一買再買、一傳千里」的效果。
職場工作者也適用相同的概念,只是角色發生了變化:
關注對象從顧客變成了「主管」、「老闆」甚至「同事」。
勤奮之外:兩條路玩轉主管關鍵時刻
你有思考過主管和老闆真正在意的關鍵時刻是什麼嗎?
不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而是設身處地去理解,他們真正重視的是哪些瞬間?
拉升能力曲線
- 找出主管最在意的 MOT(例如:專案匯報、危機處理、客戶簡報)。
- 有意識地補足技能缺口,讓自己的優勢正中靶心。
換對賽道
- 釐清自己的「閃光點」與企業文化、主管風格是否相容。
- 若長期無法在對方 MOT 上創造峰值,就把力量用在更適合發揮的舞台。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有些主管或老闆不值得我費心去了解。」這完全是個人選擇,我還是保留該有的尊重。
為團隊打造峰值體驗:領導者的工作態度升級
反過來說,如果你是領導者,想激發團隊最大價值,也應該關注「團隊成員在意的MOT」,主動為他們創造峰值體驗。
這些關鍵時刻實際上就是團隊的閃光點,無論是文化、氛圍還是互動方式。
在這些時刻創造峰值體驗,就是把團隊中的「美」放大。
領導者若想激發成員潛力,應主動設計「讓人記得住」的團隊 MOT:
- 公開肯定成就的儀式感
- 及時支援的救援時刻
這兩個是我平常比較會使用的方式。
打不出「峰值」怎麼辦?
回到工作者角度,面對主管或老闆在意的關鍵時刻,你可能會發現:
現有的優勢和能力,不一定能在他們看重的關鍵時刻上創造峰值。
這就引導出兩個可能的發展方向:
- 找到勤奮的明確目標:意識到差距後,你就更能知道需要提升的方向。無論是向他人請教學習,自行進修,還是在職場中刻意練習某部分技能,目標都是強化或擴展你的能力,以便在關鍵時刻表現更好。
- 更有意識地選擇「賽道」:當你清楚自己的「美」在哪裡(也就是你的核心優勢與價值),同時也理解不同主管、老闆或企業文化所重視的關鍵時刻後,你就能更有策略地選擇適合自己發揮的環境與舞台。
我認為,這樣的思維方式有助於擺脫「低層次思維策略」:
那種在面對真正重要但不想做的事時,轉而去做簡單任務來逃避壓力的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能更專注於真正能產生高效果(高影響力)的事情,而不僅僅是追求高效率卻低效果的忙碌。
職場關鍵時刻的實踐與反思
坦白說,是否真能在職場上透過把握關鍵時刻創造峰值體驗,達到讓老闆或同事「感覺超值」,甚至「一傳千里」的境界?
關於這一點,我還沒有足夠的經驗和體悟可以分享。
或許,這正代表著我個人還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