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思考 #4]離開了平台,自己還剩下什麼?我會被 AI 取代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兩三週還是在不斷地投遞簡歷,試圖找到目前中國互聯網市場上還有哪些好的坑位可以被我撿漏。每次面試後還是要感嘆當前就業環境不易,即使要找到工作不難,但是要能有2020年那會的薪資漲幅基本不可能,甚至要求同工平薪也是難上加難。


離開了目前的平台,我還剩下什麼?

這兩個月在社群媒體上不斷地有大型企業裁員消息傳出,比如上週微軟裁了全球3%(約6,000人)的員工,其中不乏在公司待了10-20年的老員工。這讓我不禁在想,如果今天被裁的人是我,我有什麼能力或者自信自己可以找到下一條路?這不是缺乏自信的疑問句,只是單純對自我的反思。

工作到現在近10年,我累積了什麼?有形成技術壁壘嗎?
我有什麼東西是不會被 AI 取代的?

面對這兩個問題我沈默了... 也是我每次寫履歷和面試後的空洞感來源,白話一點說就是我的「內耗」源頭。


我的行業經驗積累是什麼?

讓我來拆解一次自己的履歷並且給自己一些靈魂拷問(自問自答)

綜觀自己的履歷,決大部分圍繞著社群營運。

  • 從零開始搭建過多個大型遊戲的社群帳號,從策略規劃、內容營運到用戶維繫,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
    • 搭建社群帳號還有方法論在網路上一搜一大把,以前可能礙於大家對搜索引擎、關鍵詞的能力而找不到,現在 AI 完全可以分解成 step by step 的操作步驟給所有人。
    • 看起來好像經驗豐富,那能夠幫自己搭建一個帳號嗎?怎麼去驗證自己的經驗是有效的?怎麼和 AI 結合?
  • 根據項目階段需求,策劃並執行社群活動,提升用戶活躍度和黏性。
    • 社群活動的玩法本身比較沒有門檻,因為主流的社交媒體也就那幾個,都是依賴平台本身開放的能力,留言、bot 等都很常見。使用教學網路上一堆。這裡比較依照行業經驗的是項目階段和社媒策略的判讀與用戶趨勢的結合,但是這個也比較玄學,也很看遊戲項目的調性,比如你判斷可以玩梗爆火的時候,策劃一心只想求穩,那你想得再花也是白搭。
  • 我也累積了數據分析的能力,能夠透過數據監測社群表現,並據此調整營運策略,達成增長目標。
    • 數據監測和調優建議其實是 AI 的強項,這裡就不多說了。
  • 自己在人際連結與情感維繫方面形成了獨特的優勢。社群工作不僅僅是冰冷的數據和工具,更是關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我懂得如何傾聽用戶聲音,處理社群矛盾,並在潛移默化中建立品牌與用戶之間的情感連結。
    • 用戶互動也是 AI 近幾年的發力方向,都是朝著更逼真的真人口吻前進。我認為線上溝通可能一兩年內馬上就會真假難辨,不可替代的只有線下互動。


把自己的經歷否定了一遍,那接下來怎麼辦?

上面的靈魂拷問我自己也沒有很好的解答,不過會朝著下面兩個方向努力:

  • 更強調因地制宜和落地能力:方法論已經不足以判斷一個人是否專業,根據 AI 得出的理論,馬上制定落地步驟的人才有話語權。這更加重了大學畢業生的求職難度,因為大學生就是最典型的空有理論卻缺乏實戰經驗的人,但是這並不是他們的錯... 不過這對老員工來說可能是一線生機,因為他們對公司內的人際網絡和運作方式瞭如指掌,所以我可能對公司還有一點利用價值(?)
  • 親自實踐來驗證經驗:或許嘗試著自己搭建自媒體去驗證和實踐行業經驗,大概是唯一能夠肯定自我能力的方法了。這幾天看到網路上一篇文章,在寫美國音樂學院茱莉亞和伯克利等學校已經開始要求新生入學門檻是 TT 帳號的粉絲人數,或者是利用 AI 改編古典音樂。看來嘗試和學習已經迫在眉睫。


上面寫的一些胡思亂想,我認為不是單純的情緒內耗,而是當下正在發生的行業思維轉變所帶來的衝擊。期許自己能夠盡快找到一些方向,不管是新的工作也好,或者是個人成長的方向也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素五百
0會員
11內容數
不慎踏入遊戲產業的牛馬。 奉行「沒有事情是運動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動的不夠」 透過文字紀錄《人生Online》的闖關心得。
羅素五百的其他內容
2025/04/11
反思自己在「個人經歷包裝」與「展現能力」上的不足,決定強化個人亮點鋪陳、條列化表達經歷、提升業務方法論的系統性,並善用AI工具模擬面試情境,提升面試效率。
Thumbnail
2025/04/11
反思自己在「個人經歷包裝」與「展現能力」上的不足,決定強化個人亮點鋪陳、條列化表達經歷、提升業務方法論的系統性,並善用AI工具模擬面試情境,提升面試效率。
Thumbnail
2025/04/02
面對每一次的挑戰,但是要學會判斷是否值得
2025/04/02
面對每一次的挑戰,但是要學會判斷是否值得
2025/03/05
這一兩年老闆常張口就問「你們團隊的核心競爭力在哪?業務壁壘在哪?」
Thumbnail
2025/03/05
這一兩年老闆常張口就問「你們團隊的核心競爭力在哪?業務壁壘在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成千上萬的軟體開發者正面臨失業的困境。他們疲於奔命,四處投遞履歷,希望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但是,有沒有想過,除了尋找新工作,還有其他選擇嗎?如果找不到工作,為什麼不考慮創造一個呢?讓我們一起探討軟體開發者如何利用自身技能,在互聯網時代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
Thumbnail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成千上萬的軟體開發者正面臨失業的困境。他們疲於奔命,四處投遞履歷,希望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但是,有沒有想過,除了尋找新工作,還有其他選擇嗎?如果找不到工作,為什麼不考慮創造一個呢?讓我們一起探討軟體開發者如何利用自身技能,在互聯網時代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
Thumbnail
  其實我轉換到電子業後,也是持續上網了解目前的職場、產業現況,尤期是對於找新工作,在面試新工作,有些朋友會上網詢問一些關於面試內容、部門風氣之類的問題,近年隨著許多公司結構調薪,對於薪水的問題也是求職者非常關心的事情。
Thumbnail
  其實我轉換到電子業後,也是持續上網了解目前的職場、產業現況,尤期是對於找新工作,在面試新工作,有些朋友會上網詢問一些關於面試內容、部門風氣之類的問題,近年隨著許多公司結構調薪,對於薪水的問題也是求職者非常關心的事情。
Thumbnail
一個人走在職涯路上,若遇到困難或迷惘時,有人願意傾聽陪伴,適時引導思考,釐清問題、現況分析、擬定目標及行動方案,相信你會走得更順遂!一直以來,許多朋友找我諮詢的職涯議題,歸納常見三大類型:
Thumbnail
一個人走在職涯路上,若遇到困難或迷惘時,有人願意傾聽陪伴,適時引導思考,釐清問題、現況分析、擬定目標及行動方案,相信你會走得更順遂!一直以來,許多朋友找我諮詢的職涯議題,歸納常見三大類型:
Thumbnail
每年到了春天跟夏天是求職旺季,除了應屆畢業生要開始找尋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之外,也有許多人會選在春天過完年轉職 網路上常常看到大家說工作難找,但各大公司的HR也在抱怨找不到人 如果你還沒找到自己想做的工作,在這裡提供大家幾點建議:
Thumbnail
每年到了春天跟夏天是求職旺季,除了應屆畢業生要開始找尋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之外,也有許多人會選在春天過完年轉職 網路上常常看到大家說工作難找,但各大公司的HR也在抱怨找不到人 如果你還沒找到自己想做的工作,在這裡提供大家幾點建議: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在職場上難免都碰到想要離職的時刻,然而往往很多時候不確定是不是真的該離職,甚至會想要一直待在原公司,畢竟到新的地方還要適應新的環境,難免都會需要不少時間成本 這時候可以透過以下幾點來看自己是真的撐不下去,還是一時碰到撞牆期喔! 第一、在現在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學到新東西 第一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一點
Thumbnail
在職場上難免都碰到想要離職的時刻,然而往往很多時候不確定是不是真的該離職,甚至會想要一直待在原公司,畢竟到新的地方還要適應新的環境,難免都會需要不少時間成本 這時候可以透過以下幾點來看自己是真的撐不下去,還是一時碰到撞牆期喔! 第一、在現在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學到新東西 第一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一點
Thumbnail
你有過創業的念頭嗎?如果沒有,也許是因為相對於創業的高風險,在公司就業相對安全且保險。 但真的是如此嗎? 就業已不再安穩 《就業的終結》指出,因為持續加速的全球化,我們不再只是跟身邊的人,而是跟全世界的人競爭,而且會有越來越多比自己工資更低廉、學歷更好的人出現;另一方面,文憑的商品化,
Thumbnail
你有過創業的念頭嗎?如果沒有,也許是因為相對於創業的高風險,在公司就業相對安全且保險。 但真的是如此嗎? 就業已不再安穩 《就業的終結》指出,因為持續加速的全球化,我們不再只是跟身邊的人,而是跟全世界的人競爭,而且會有越來越多比自己工資更低廉、學歷更好的人出現;另一方面,文憑的商品化,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