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力》不要讓日常的小麻煩磨光你的耐心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你鞋裡的一粒沙子。

 

本書特色與作者簡介

 《意志力》這本書與市面上許多探討自制力的書籍不同,它最大的特色在於融合嚴謹科學研究與通俗生活應用。不只是分享觀念,它以大量心理學實驗為基礎,顛覆了我們對意志力的理解,並提出「意志力可以像肌肉一樣訓練,也會像電池一樣耗盡」的創新觀點。此外,本書的寫作風格兼具學術深度與閱讀親切感——不是抽象的理論灌輸,而是用貼近生活的方式說明,讓讀者在讀的當下就有啟發,在生活中也能立刻實踐。

本書由兩位作者合力完成。羅伊·鮑邁斯特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在自我控制、社會心理學領域的貢獻極為重要,是論文引用率極高的心理學家之一。他擅長從科學角度解析人類行為動機。另一位作者約翰·蒂爾尼是《紐約時報》的科學專欄作家,擅長以清晰、幽默又具啟發性的筆法,把複雜的心理機制轉化成通俗好懂的敘述。他們的合作,使得這本書既有理論的力量,也有故事的溫度。


在許多勵志書籍中,意志力常被描繪成一種抽象的精神力量,但《意志力》這本書卻從心理學與生理學的角度,重新定義了它的本質。作者透過大量科學研究與真實案例,提出三個顛覆常識的論點,幫助我們以更務實、更有效的方式理解和強化意志力。

一、意志力不是無限的精神力量,而是像肌肉一樣會疲勞的資源

我們習慣認為意志力只要堅持下去就能撐住,但書中指出,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每次使用都會耗損,過度使用則會進入「疲勞狀態」。

最鮮明的例子,是那場「巧克力餅乾與蘿蔔」的實驗。研究者讓一群飢餓的學生參加解幾何題的測驗,但題目都是無解的。有一組學生在開始前被允許吃香氣四溢的餅乾,另一組卻只能吃蘿蔔。結果後者平均只撐了8分鐘就放棄,前者則撐了20分鐘。為什麼?因為抵抗誘惑的行為已提前消耗了他們的意志力。

還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為什麼期末前的學生容易亂吃垃圾食物、常穿髒襪子,甚至更頻繁抽菸?因為意志力都用在準備考試上,其它日常控管便出現鬆動。

這也解釋了某些夫妻下班後動不動就吵架。作者建議他們早點下班,因為他們在職場上耗盡了意志力,回家後就難以管住情緒,反而更容易起衝突。

二、意志力不是純粹心理機制,而是一種生理機能,和葡萄糖密切相關

這個論點更是顛覆性——你的意志力其實來自血液裡的葡萄糖,也就是大腦的能量來源。

研究者發現,當受試者在喝了真正含糖的果汁後,意志力表現顯著提升;但喝代糖的果汁則完全無效。連法官的判決都被這項生理機制影響:研究指出,以色列法官在吃完餐點後更有可能批准假釋申請,而接近下餐時間則幾乎全部駁回。原因是:血糖不足會讓大腦選擇保守且不費力的判斷。

再看科技業的例子:許多程式設計師深夜加班寫代碼時,都習慣喝可樂或吃甜食,這不是巧合,而是身體在大腦高負荷運作時自然產生的能量渴求。

作者進一步提出:不同時段的葡萄糖管理,會影響你意志力的表現。如果你同時想減重又戒菸,那可能會失敗——意志力不夠分配。比較聰明的做法是把意志力用在最重要的目標上,例如你在執行關鍵談判時,就不要節食。

三、意志力不是與生俱來的美德,而是可以透過練習與策略強化的技能

這部分最具希望:意志力不是天賦,而是可以後天訓練的。

書中建議從微習慣開始入手,例如每天刻意使用非慣用手做事、講話時強迫自己使用完整句子、練習挺直腰桿……這些看似無關的小挑戰,其實會逐漸強化你的自我控制力。

更有效的方法是冥想訓練。作者引述研究指出,只要每天5–10分鐘的專注練習,就能明顯提升注意力與自我覺察。甚至有人連續8週的冥想練習後,大腦灰質結構也發生改變——更容易保持冷靜和控制情緒。

在另一個實驗中,三組學生分別希望提升學業、儲蓄、健身表現,他們並未針對目標本身進行直接訓練,而是接受一種注意力訓練,結果不但各自目標進步,其他目標也同步提升。這證明意志力就像「全身通用型肌肉」,練哪裡都能強化整體表現。

提升意志力的四大秘訣

那麼具體怎麼鍛鍊意志力?書中提供四個實用技巧:

1. 設定清晰且單一的目標 別貪心一次想改善五件事。「新年清單式的目標」往往讓人三天就放棄。你應該每週只設定最多三個最重要目標,等完成再增加下一個。目標要有挑戰性,但也要有可達成性。

2. 把耗意志力的任務排在早上執行 研究顯示,早晨是意志力最充沛的時段,尤其是上午10:30以前。把重要的事提早完成,比拖到下午更容易成功,也不容易分心。

3. 培養日常微習慣,進行刻意訓練 例如:用左手刷牙、每天做簡短冥想、持續做小挑戰。這些行為不僅提升注意力,也會提高你的自我監控能力。就像用小啞鈴練手臂力量,久了你就可以舉更重的重量。

4. 建立自我監控機制 作者發現,房間裡放一面鏡子就會讓人更自律。更進一步,你可以記錄自己每一天花費的時間和金錢,甚至讓朋友幫你監督,例如把錢放在一個條件帳戶裡,如果你沒達成目標,就把錢捐出去。這種外部壓力會激發你的自控動力。

這些方法證明,意志力不是天註定,而是可以系統強化的。透過營養、作息、行為調整與心理練習,你可以逐步培養一個穩定且持久的自制機制。

 結語

 很多人以為意志力是「關鍵時刻才用到」的精神力量,但《意志力》這本書告訴我們,真正讓人筋疲力盡的不是人生的大挑戰,而是每天那些不斷湧來的小選擇、小情緒、小困擾。

像是每天早上要選早餐、衣服、通勤方式,到了公司又要回訊息、做簡報、應付突發狀況——意志力其實早在早晨就已經開始消耗了。更別說購物時的比價、算優惠,看似理性,其實是心理上的拉鋸戰。《富比士》甚至指出:「決策疲勞」是商界未來最大挑戰之一。這些小決策,會讓我們失去做重要決定的清晰與判斷力。

書中的實驗也證明:選擇太多真的會讓人失去耐力。例如讓人先連續挑禮物,再去測試忍耐力,結果表現遠低於未做選擇的人。這說明意志力確實是有限的資源。

那該怎麼辦呢?關鍵在於「把注意力留給重要的事」。例如祖克柏只穿一種T恤,就是避免把意志力浪費在穿搭決策上。你也可以預先設計一套日常規則,像是一週定好菜單、設定購物原則,或限制自己在15分鐘內做出中型消費決策。這不是為了讓每件事做到最好,而是為了把意志力保留給更重要的挑戰。

生活中的小麻煩也是意志力的敵人。塞車、手機沒電、臨時被打斷工作……這些事情雖然不大,卻足以打亂情緒。而影響你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對事件的反應。

書裡的建議很簡單也很實用:學會觀察自己的情緒、用小確幸中和壞情緒、還有「課題分離」的技巧——也就是不把麻煩視為針對自己,而是看作一種客觀現象。這樣你就能少浪費情緒,多保留能量。

總之,《意志力》不是教你「撐住就好」,而是教你怎麼分配和守住自己的精神資源。不被小事擊垮,才有餘力處理大事。意志力的真正修煉,不是在舞台上,而是在日常的小選擇裡。



歡迎贊助艾螽斯的30(月)、59(季)、99元(半年)方案:【幸福的100個祕訣】

✨每天用一塊錢為自己的幸福打卡。

每天開啟一則小故事 + 一個實用的小秘訣 + 一篇書摘,

讓你在忙碌中找到心的定錨點。

每天一起練習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222會員
260內容數
114.1.25 更新 圍繞“幸福”這個主題,分享相關好書,一起學習成長。 --於2025年將沙龍分成7個區 自我成長區 職場區 商業區 親子教育區 情感區 健康區 閱讀寫作區 歡迎瀏覽、留言🙏
2025/07/07
人生不是百米衝刺,而是馬拉鬆;懂得適時退出,是一種成熟的選擇,更是通往幸福的關鍵。本文透過小資女麗芳的投資故事,闡述《適時退出》一書的核心概念,並分享設定終止標準、處理最難題目、尋求協助等方法,幫助讀者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選擇,找回內心的平靜與自由。
Thumbnail
2025/07/07
人生不是百米衝刺,而是馬拉鬆;懂得適時退出,是一種成熟的選擇,更是通往幸福的關鍵。本文透過小資女麗芳的投資故事,闡述《適時退出》一書的核心概念,並分享設定終止標準、處理最難題目、尋求協助等方法,幫助讀者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選擇,找回內心的平靜與自由。
Thumbnail
2025/07/05
在壓力中找到幸福的微光,而非逃離壓力。文章以一位景觀設計師的故事,闡述如何透過生活中的小改變,例如照顧陽臺上的植物,重拾自我連結,走出職業倦怠。文章強調幸福並非遠離壓力,而是學習在壓力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微光,並鼓勵讀者從微小的日常行動開始,找回生活平衡。
Thumbnail
2025/07/05
在壓力中找到幸福的微光,而非逃離壓力。文章以一位景觀設計師的故事,闡述如何透過生活中的小改變,例如照顧陽臺上的植物,重拾自我連結,走出職業倦怠。文章強調幸福並非遠離壓力,而是學習在壓力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微光,並鼓勵讀者從微小的日常行動開始,找回生活平衡。
Thumbnail
2025/07/03
親子幸福的關鍵在於日常生活中累積的善意,而非零衝突。本文以一位母親與兒子間的真實故事,闡述如何透過改變溝通方式,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文章中提出「善意銀行」的概念,強調傾聽、理解與真誠溝通的重要性,並提供三個「要」與三個「不要」的實用建議,幫助父母與孩子建立愛的橋樑。
Thumbnail
2025/07/03
親子幸福的關鍵在於日常生活中累積的善意,而非零衝突。本文以一位母親與兒子間的真實故事,闡述如何透過改變溝通方式,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文章中提出「善意銀行」的概念,強調傾聽、理解與真誠溝通的重要性,並提供三個「要」與三個「不要」的實用建議,幫助父母與孩子建立愛的橋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提到「意志力(willpower)」一詞,你的腦海浮現什麼概念?我詢問身邊的朋友,有人說是一種堅持到底的精神,有人說能抗拒誘惑達成目標的能力,意志力的定義眾說紛紜,究竟意志力是什麼?它對職場工作者帶來哪些影響?我們如何培養意志力?
Thumbnail
當提到「意志力(willpower)」一詞,你的腦海浮現什麼概念?我詢問身邊的朋友,有人說是一種堅持到底的精神,有人說能抗拒誘惑達成目標的能力,意志力的定義眾說紛紜,究竟意志力是什麼?它對職場工作者帶來哪些影響?我們如何培養意志力?
Thumbnail
深入探討《心理摩擦力》一書,揭示心理障礙並提供解決方案,包括克服心理摩擦力、創造支持性的環境,以及保持一致性和責任感。
Thumbnail
深入探討《心理摩擦力》一書,揭示心理障礙並提供解決方案,包括克服心理摩擦力、創造支持性的環境,以及保持一致性和責任感。
Thumbnail
心理韌性對於個人面對挑戰和壓力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瞭解心理韌性的組成要素,包括人際關係與社會資源、自我效能和自知之明,對於提升個人的心理韌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探討了動態能力在心理韌性中的應用,並分析了心理韌性對個人的影響。
Thumbnail
心理韌性對於個人面對挑戰和壓力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瞭解心理韌性的組成要素,包括人際關係與社會資源、自我效能和自知之明,對於提升個人的心理韌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探討了動態能力在心理韌性中的應用,並分析了心理韌性對個人的影響。
Thumbnail
《踏實感的練習》裡頭所講述的概念絕對不算新穎,你甚至能在裡頭看見許多書籍的影子,然而正因這些需要練習的概念無比稀鬆平常,恰恰強調了它的「無時效性」。書中的案例在2024年的今天依然適用,我想這就是人生本質吧,不可能永遠在高處,而是在高峰與低谷間隨時穿插,不是一次到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Thumbnail
《踏實感的練習》裡頭所講述的概念絕對不算新穎,你甚至能在裡頭看見許多書籍的影子,然而正因這些需要練習的概念無比稀鬆平常,恰恰強調了它的「無時效性」。書中的案例在2024年的今天依然適用,我想這就是人生本質吧,不可能永遠在高處,而是在高峰與低谷間隨時穿插,不是一次到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Thumbnail
不要每件事都靠意志力去解決、去恆持。 當意志力燒完了,人就頹廢了,無力了,像座長滿荒草的廢墟。你很容易怪罪自己,斥責自己,認為無力是人格的缺陷。
Thumbnail
不要每件事都靠意志力去解決、去恆持。 當意志力燒完了,人就頹廢了,無力了,像座長滿荒草的廢墟。你很容易怪罪自己,斥責自己,認為無力是人格的缺陷。
Thumbnail
本文探討『挫折逆轉勝』一書中『行動的修煉』和『意志的修煉』的部分。
Thumbnail
本文探討『挫折逆轉勝』一書中『行動的修煉』和『意志的修煉』的部分。
Thumbnail
在探討自律與自制力中,我們發現了許多關於心智與行為之間微妙關係的啟示。首先,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挫折與失敗,並學會以寬恕的態度對待自己,而非陷入無盡的罪惡感之中。當我們認識到失敗時,自我批判的聲音若隨之而來,我們便應該學會對自己給予信任、安慰、鼓勵和寬容,就如同我們對待朋友或學生一般…
Thumbnail
在探討自律與自制力中,我們發現了許多關於心智與行為之間微妙關係的啟示。首先,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挫折與失敗,並學會以寬恕的態度對待自己,而非陷入無盡的罪惡感之中。當我們認識到失敗時,自我批判的聲音若隨之而來,我們便應該學會對自己給予信任、安慰、鼓勵和寬容,就如同我們對待朋友或學生一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