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拖延者影響自己的行程〉2025-08-24
我不是那種擅長一心多用的人。理論上,每個人的專注力都有限,同時分心在兩件事情上面,或多或少會降低兩者的表現。以我來說,甚至連「邊工作邊聽音樂」這種常見的行為,都是件令人分心、影響專注的事情。
因此,我習慣一次只做一件事,把需要完成的事情按時間分配、排序,提前放進行事曆裡,好讓自己不會因為還沒完成的工作焦慮分神。也會盡量不接超過自己能力範圍、或會讓自己當前行程變得太滿的事情。
當拖延的協作者影響到安排好的行程
但與人協作使得事情變得複雜,雖然我們可以訂好一個交付檔案的期限,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準時完成該做的事」這個應當相當基本的意識。明明約定在一週之內完成的事,總有些人硬是拖到隔週,晚了好幾天才完成。
這種拖延造成的危害不只是「晚個幾天」,它會影響到整個合作流程與接下來的時間安排,也會讓本來有時效性的工作變得尷尬且雞肋。如果要配合那些拖延的人,其他人就必須壓縮自己的時間,在已經有安排的日程裡面,強行插入本來可以在更具餘裕的時限中完成的工作。
對於那些擅長為別人善後,或者願意敷衍交差的人來說,他們大概會摸摸鼻子接受這種變動。但對我來說,無論是從個人意願上還是價值判斷上,我都不覺得自己應該配合。
譬如在近期的安排裡面,為了週一開始的營隊工作,我早就已經排除了營隊期間須要做其他工作的狀況。能先做的事情先做,不能先做的就排在營隊結束之後。
以一份最晚週六要彙整處理的工作來說,保留最充裕的時間給他,他也應該週五完成交付,我就能在營隊開始之前做好,如果有需要修改,還有一天時間可以微調。
所以如果有人週一才傳檔案給我,那他顯然錯過了我有辦法處理這件事的時機,我就不可能立即去做,和他有沒有說「抱歉比較晚傳檔案」一點關係也沒有。
不要過度配合拖延者
之所以不能強塞工作到行事曆中,不只是情緒上的「不想」、體能上的「太累」或任務時效性的問題(當然,光是這幾個理由也足以讓人不去做這樣的事),更是因為,我認為在營隊期間,去分神處理本來可以在別的時間處理的工作對營隊參與者並不公平。
我不認為自己應該為別人晚交檔案給我,就在已經排定的行程裡面強塞本來預計更早處理的工作。我仍然可以協助,但必須要在當前的預定行程全部處理完畢之後。
否則,如果我因為他人的失職打亂原定的安排,新的安排除了可能降低完成品質,也可能連鎖地打亂其他人的安排。這會使得一切工作的可安排性蕩然無存,讓事情陷入惡性循環。
盯進度不是你的責任,拖延者遲早需要面對問題
在過程中,我也不會想要多次提醒對方。提醒一次可能是體諒對方、協助確認,但更多次就難以避免有催促的感覺。我自己不喜歡那種被催促的感覺,所以想將心比心地避免。
另一方面,「盯著別人工作」是一項額外的勞動,我沒有義務做這樣的事。尤其,如果是一個工作經驗比較豐富的人,在與他人合作時,準時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完成應當是一切的基本,完全沒有理由需要我去提醒或教導。
如果那件事情真的那麼急,那也應該是失職的人要自己處理自己的善後。如果我或其他人的時間允許,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決定要不要協助,但既然我的時間已經排滿,那就愛莫能助了。
如果這些拖延或失職對團隊造成負面影響,我可以共同承擔這些後果。但接下來,造成問題的人必須好好面對,與團隊一同思考如何避免問題一再發生。如果總是有人幫忙收拾善後,問題很可能無法真正被面對。讓後果被凸顯出來,有時反倒能成為改變發生的必要契機。
延伸閱讀:
〈誰的「上班時間」?「辦公室崗位」為誰存在?〉
〈《生時間》「雷射」篇(七):別被email與工作訊息綁住,不急著看,更別急著回〉
〈開會是為了一同前進:避免冗長會議、回歸協力的夥伴關係〉
〈時間、金錢與逆向思考:從查理蒙格到格雷厄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