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瑞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應徵職位:市場行銷部-產品專案企劃PM
工作內容
- 產品開發進度追蹤/專案管理。
- 運用CRM系統分析專案各類項目,提出優化方案,促成專案成案。
- 市場資料蒐集與分析。
- 不定期了解同類產品新動態與趨勢發展。
其他條件
如果您具有以下條件, 更為加分!- 具CRM系統管理與操作經驗。
- 具SQL數據庫語法基礎。
- 熟悉任一套程式語言語法基礎(如Python. C#. PHP. Zoho CRM)。
- 對風扇設計製造流程瞭解者。
公司基本資料
面試前,對欲前往面試的公司有基礎了解為基本禮儀。筆者的主要資料來源為欣瑞聯科技官網,如果想看重點整理以及面試過程,就隨著本篇繼續看下去。
欣瑞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欣瑞聯科技成立於1994年,全球前十大無刷馬達風扇製造廠,生產基地包括大陸肇慶廠及越南廠,藉由整合研發設計、製造技術、品質監控等專業技術支援團隊,發展核心競爭力,行銷世界。
深耕散熱處理方案領域超過25年,集團總部設立於高雄,2022年成為協禧電機Inc.(ADDA)之轉投資公司(子公司)。
經營理念:『深耕中國、佈局全球』為欣瑞聯集團長期發展策略。
建構深圳為運籌中心,肇慶為製造基地,各辦事處為銷售據點,整合研發設計、製造技術、品質監控等優秀專業技術資源團隊,成就為國際製造與銷售的強勢競爭力。
主要商品 / 服務項目
擁有強大的生產能力:設立專業工模部、 注塑部、五金沖壓部、壓鑄部、SMT生產線及成品組裝線。從模具開發設計、進行塑膠件、五金件的生產,到PCB組立, 定子組立、馬達及成品組裝等,形成全制程垂直整合能力。
- 散熱處理方案
- 產品涵蓋全尺寸全系列
- 包括DC/AC/EC散熱風扇、馬達、水泵
- 廣泛應用於工業電腦、家電、醫療設備、網通、工廠自動化、汽車等相關領域



1150



1159




面試過程
共三位面試官,與兩位主管和HR同時面試。總時長大約2小時,先面試1小時,接著筆試1小時。
與三位面試官同時口試
以自介簡報作為開場,報告過程中針對內容做詢問,如此一來一往。
問題1:為什麼離開前一份工作?
問題2:目前就職中?為什麼想換工作?
問題3:為何接受面試邀約?
問題4:期望的工作地點為什麼有其他縣市?
問題5:期望的工作地點為什麼有海外國家?
問題6:未來人生規劃?
問題7:是否還會有其他海外或打工度假等規劃?
問題8:會不會因為家庭因素,之後跑去其他地方工作?
問題9:如何回應他人對職涯跨太多領域的質疑?
問題10:未來職涯規劃?
問題11:主管該如何管理團隊?理想的主管形象?
問題12:與團隊溝通方式?
問題13:爆預算如何處理?
問題14:簡易說明AI解決方案BP如何展開?
問題15:客服機器人與知識管理差異?
問題16:如何做商業分析?
問題17:如何做數據分析與應用?
問題18:產品TA鎖定在特定年齡的用意為何?
問題19:臨時抽考英文聽力與口說能力-為什麼研究所讀MBA?
問題20:可否接受短期出差?極限天數多久?
問題21:AI趨勢與公司散熱技術發展方向差異甚大,接受度?
筆試
筆試是面試後忽然加考的,考試時間共計一小時。考題分成是25題邏輯題(15分鐘)與EXCEL操作(45分鐘)。
邏輯沒難度,只是時間太趕,數學沒算完,只考了92分;EXCEL考數據分析、函數應用、分析圖表與樞紐應用,不難,只是時間不夠用,自認只拿到60-70分左右(EXCEL沒有公布成績)。
互動過程中,自己提的問題
幾乎是輪番問問題,自己疲於回應,發問的機會不多,連基本題型都問不完,最後等筆試完後,才用HR送客的空檔提問。
問題1:員工持股信託制度?未來準備IPO,還是持有母公司協禧(3701)?
問題2:彈性上下班時間?
問題3:工作節奏?
問題4:單位直屬主管?主管職責範圍?
問題5:母子公司各自獨立運作,還是該職位需要同時處理兩邊業務?
問題6:兩岸三地團隊開會方式?
問題7:員工停車位?是否有補助?
問題8:高雄總部工作人數?未來是否擴編?未來是否會遷辦公室?
面試結果:先獲得口頭Offer,後續送簽遭退
2周通知面試結果。原先已經收到HR的口頭Offer,過幾天又來通知說聘用簽呈被素未謀面的高層退簽,最後沒有獲得正式的錄取通知。
當初是HR發送面試邀請,自己在看一輪官網與網路評價後決定去面試看看,就當作試試看。
沒料到面試官的問題主要圍繞在「穩定性」上,後續針對「職涯發展想像空間」展開討論,被輪番轟炸,自己沒多少反問的機會,最後結尾也是主管問完就離開,沒有留給我提問的時間。
本以為涼了,想不到一周後HR先來一通關懷電話,詢問我的就職意願,再過幾天獲得口頭錄取通知,最後來個結局翻轉,得到口頭感謝一次。
據說是上層認為我的年資太短,具體原因就不得而知了…。畢竟該職缺要求經歷3年以上,個人是完全符合,如此變卦只能說是貴司的損失。
值得慶幸的是,上頭一聲令下就能推翻用人單位的決策,表示該公司在上下溝通與資訊流通方式存在問題,唯才適用的認知也有不小的鴻溝,意味著要是自己真的入職,想必也會遭到如此對待。
真的是面試多了,什麼鬼故事都遇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