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古茶坊股份有限公司
應徵職位:麻古茶坊-總公司-經營企劃
工作內容
- 策略規劃與推動、績效管理
.參與公司策略方向、年度計畫討論,制定部門目標
.檢視與追蹤各部門KPI指標
. 提出經營績效之優化建議 - 新事業(全新品牌)規劃與啟動執行
. 參與新事業評估,協助事業計畫擬定(含國內外)
. 展開落地計畫,協助新事業(新品牌)開啟初期運營 - 重大專案執行
. 協助高階主管規劃重大專案(含國內外)之提案
. 跨部門協調重大專案,依里程碑展開推動 - 經營與幕僚支援
. 參與經營會議、協助籌辦重要會議(工作坊、策略規劃營等)
. 蒐集與整理產業趨勢與相關議題資訊,協助主管指派相關業務
其他條件
※我們希望你具備:◎ 有積極且獨立作業能力,也能妥善溝通與團隊協作
◎ 具備專案進度與時間管理能力,能同時處理多個軸線的工作展開
◎ 喜歡連鎖服務業,能投入細膩的文書工作,亦能透過體質優化、解決問題來感受到自我的價值感
◎ 有企劃相關工作經驗尤佳、亦歡迎有興趣輪調到海外工作者(目前海外發展為美加)
公司基本資料
面試前,對欲前往面試的公司有基礎了解為基本禮儀。筆者的主要資料來源為麻古茶坊官網,如果想看重點整理以及面試過程,就隨著本篇繼續看下去。
麻古茶坊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台門市數量
只關注台灣本島與離島的直營與加盟門市,根據麻古茶坊官網資料並透過Python 擷取頁面,得出355間門市:
import requestsfrom bs4 import BeautifulSoup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url = "https://www.macutea.com.tw/shop.php"res = requests.get(url)soup = BeautifulSoup(res.text, "html.parser")# 全部店名都放在 <li>…</li>,每筆開頭即為「縣市名稱」cities = [li.get_text().split()[0] for li in soup.select("ul li")]count = Counter(cities)# 顯示排序好的結果for city, n in sorted(count.items(), key=lambda x: x[0]): print(f"{city}: {n}")

面試過程
一位面試官,由副總直接面試,總面試時長約1小時20分鐘左右,因為耽誤到下一位面試者的時間,最後草草收尾。(原定面試時間一小時)
與副總一對一直接面試
準備自介簡報作為開場,過程中面試官倘若有問題,直接針對內容詢問,如此一來一往,雙方互動拋接球。
接著由面試官介紹公司沿革、產品、未來規劃、該職位未來執掌內容等等,換自己提問。
最後自己再根據面試內容,補充內容與提問,結束本次面試。
問題1:書籍如何出版?
問題2:是否能提供部落格連結?
問題3:過往的商業分析主要用在產品策略上?
問題4:簡單分享如何做商業分析?
問題5:產品規格如何與總經環境做連結?
問題6:是否有使用者研究經驗?
問題7:蜂鳥CLBCU的命名由來?命名依據?
問題8:基於前一代改進的機車,精進的依據?
問題9:機車的風格造型如何訂定發展方向?
問題10:如何以年度計畫與KPI衡量商業企劃?
問題11:覺得最重要、最核心且未來仍需要持續精進的技能是哪兩個?
問題12:過往是否沒有接觸過經營策略&事業層級策略?
問題13:專案經理具體負責項目?
問題14:自己提出的建議,如何判斷老闆或主管有聽進去?
問題15:預期薪資範圍?
問題16:多久後能報到?
問題17:有什麼想問的?
互動過程中,自己提的問題
問題1:該職位開缺原因?
問題2:該單位氣氛?主管管理理念&管理方式?
問題3:能否分享未來新品牌的事業規劃?目前進度?
問題4:上述工作內容中,哪些是核心業務/主要任務?
問題5:新人如何培訓?
問題6:該職位未來職涯發展?
問題7:外訓/進修是否補助費用?ESG、AI等等
問題8:錄取後,報到前需要先準備什麼?
問題9:後續是否還會有二面甚至三面?
問題10:是否有研究基礎資料的時間與機會?
每次面試會詢問的基本題型都差異不大,剩下的就是從互動過程中拆解資訊與追問。
面試結果:感謝函一張
2周通知面試結果,最終獲得感謝函一張。真的很可惜,自己對於這份職缺的工作內容興致勃勃,有新事業品牌、策略、經營與專案,是一個很有挑戰且一看就能學到很多的一份工作內容,重點是,還能將自己的格局從產品拉升到公司層級。
重點是麻古是我愛喝的手搖品牌,倘若真能藉此機會,在自己喜好的品牌底下做事,是何其榮耀的一件事!
此次面試是人生中遇過最精實且有效率的一次,無須先填寫基本資料、智力測試、專業測試、HR面試等等前置作業,直接就是與用人單位面與主管的直球對決。
一小時多的面試,真的就是純粹與面試官交流,從中獲得許多專業上的見解,並盤點與梳理自己的技能中所欠缺的部份與盲點,尤其是聚焦在「策略」相關的討論,真的是收穫滿滿!
最令我意外的是,這是少數幾乎沒有過問私人問題的一次面試!連被問到爛的「想換工作的原因?」都沒有出現!
面的很舒服,只是好幾次都準備好回答那些「老掉牙」的問題,心中喃喃自語「該來了吧?!」、「應該就是下一題了!」,準備接球的心理建設做了好幾輪,竟一次都沒派上場。
都不知道是面試官對我沒興趣,還是自身有著「私事不宜過問過多」的堅持與原則。(尷尬笑)
總言之,面試完的那一刻,意識到私人問題沒有過問太多時,心裡就已經有「無緣」的底了。雖然早有心理準備,真收到了感謝函,失落情緒還是滿溢出來,無處宣洩無處說,只得透過文章抒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