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係中,我們都困在「討好」與「真實」之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最近在諮商心理課程裡,我們進行了一次關於「同理」與「聚焦」的分組練習。那堂課讓我印象深刻。


我被同學的故事深深觸動——

那是一個關於「渴望真實,卻又害怕被討厭」的故事。

我突然發現,原來我們這些努力想在關係裡「好相處」的人,心裡都藏著相似的掙扎。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在親密關係或工作互動中,總是很會看臉色、很努力付出、不敢麻煩別人?

你以為這樣能換來穩定的愛與接納,但心底仍有一塊地方,感到委屈與不被理解。


當「難搞」成了最大的恐懼

那位同學說,他對自己與他人都要求極高,做事嚴謹、有正義感,卻從小被貼上「龜毛」「難搞」的標籤。

國小時,他曾被全班排擠過,後來在大學又重演了一次類似的經驗。


那段被孤立的記憶,讓他下了一個結論:

「我再也不想被人討厭了。」


於是,他學會了「討好」——在人際關係中小心翼翼,不製造麻煩,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完美。

但代價是:他越努力被喜歡,就越覺得自己不像自己。

在他的語氣裡,有著深深的孤單。


同理:看見討好背後的赤裸

接著,我們進入「同理」練習。

任務不是給建議,而是進入他的世界,理解他為何而掙扎。

他說,在親密關係中,這樣的矛盾最強烈。

他想被伴侶看見真正的自己,但當對方真的看穿他的脆弱,他反而感到恐懼。


「我怕被看穿之後,迎面而來的不是接納,而是批評。」


那句話讓我感到一陣憐惜。

原來,「被理解」這件事,也可能讓人害怕。

因為當防備卸下,我們就暴露在愛與拒絕的邊界之間。


這正是「討好—真實」的矛盾所在:

越想被愛,就越不敢真實;

越壓抑真實,就越懷疑被愛的真偽。


聚焦:選擇從哪裡開始改變

「同理」之後,是「聚焦」練習。

老師提醒我們,不要急著分析或修正,而是幫助當事人釐清方向。


我們在紙上畫出幾個「聚焦圈」:

▸ 被接納的需求

▸ 討好策略

▸ 害怕被批評

▸ 真實呈現


然後問他:「如果只能選擇一個點開始改變,你會選哪一個?」


他沉默了好一會兒,最後輕聲說——

「我想選真實和被接納,但可能真實更重要。」


那一刻,我幾乎能感受到他內在某個結解開了。

他並不是找到了答案,而是重新拿回「主導權」——

從被動地等待被愛,轉為主動地選擇做自己。


放慢腳步,才能真正看見

這堂課讓我深刻體會到,「同理」不是技巧,而是一種態度。

當我們太快分析、太快安慰或建議,反而會錯過真正的理解。

只有當人被「看見」時,改變才有可能發生。

而「聚焦」提醒我們,療癒不是別人替你完成的事,而是你對自己的承諾。


我們每個人都曾在「討好」與「真實」之間擺盪。

害怕衝突、害怕被誤解、害怕成為「不好相處」的人,

卻也渴望有人能接得住我們最真實的模樣。

也許,改變的起點,不是變得更圓滑,

而是允許自己在關係中,更真實地存在。


下次當你又想「討好」時,

能不能試著先停下來,去「同理」那個害怕被討厭的自己?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 Sun☀️晴感談心室,讓我們一起在愛裡覺察,在生活中找回內在的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un☀晴感談心室
65會員
80內容數
自我成長|生活覺察|伴侶關係
Sun☀晴感談心室的其他內容
2025/10/22
當我們在人生的某個低谷中掙扎時,那些「混亂和痛苦」往往是我們小心翼翼藏起來的秘密。 也許,這五個問題能幫你慢慢梳理出方向。
Thumbnail
2025/10/22
當我們在人生的某個低谷中掙扎時,那些「混亂和痛苦」往往是我們小心翼翼藏起來的秘密。 也許,這五個問題能幫你慢慢梳理出方向。
Thumbnail
2025/10/15
在關係裡,我們都曾被恐懼纏繞過—— 害怕失去、害怕被拒絕、害怕自己不夠好。 恐懼讓我們看見愛的缺口, 而愛,讓我們有力量照亮恐懼。
Thumbnail
2025/10/15
在關係裡,我們都曾被恐懼纏繞過—— 害怕失去、害怕被拒絕、害怕自己不夠好。 恐懼讓我們看見愛的缺口, 而愛,讓我們有力量照亮恐懼。
Thumbnail
2025/08/31
八月的每篇文字,都像一面鏡子,映照著我和自己、和他人的互動,也提醒我:成長不是一次答案,而是不斷的提問與回望。
Thumbnail
2025/08/31
八月的每篇文字,都像一面鏡子,映照著我和自己、和他人的互動,也提醒我:成長不是一次答案,而是不斷的提問與回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困惑與掙扎,尋找真心與依賴的平衡。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需要真心的朋友或家人的支持,但同時也需要學會獨立與自立。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在人際關係中的掙扎與尋找出口的心情。如果您也有類似的困惑,歡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困惑與掙扎,尋找真心與依賴的平衡。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需要真心的朋友或家人的支持,但同時也需要學會獨立與自立。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在人際關係中的掙扎與尋找出口的心情。如果您也有類似的困惑,歡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Thumbnail
我們都渴望能做自己。也希望在關係裡能保有自我,卻從不曾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對方也跟我們一樣想做自己。希望在關係裡得到尊重。 看似我們在退讓,其實就像老師說的,因為你比對方更早覺醒,就要做那個引導的人。 試圖掌握關係,希望在關係裡能夠盡如己意。 在情感關係裡尋找的問題,最常問的是合不合適,
Thumbnail
我們都渴望能做自己。也希望在關係裡能保有自我,卻從不曾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對方也跟我們一樣想做自己。希望在關係裡得到尊重。 看似我們在退讓,其實就像老師說的,因為你比對方更早覺醒,就要做那個引導的人。 試圖掌握關係,希望在關係裡能夠盡如己意。 在情感關係裡尋找的問題,最常問的是合不合適,
Thumbnail
對於關係,有許多理論致力於「如何提供正確的概念與方法」給需要的人。但敘事治療努力的方向則不同,不在於提供「正確的答案與做法」,而是把焦點放在「如何透過對話,讓人得以理解自己與他人,並藉此發展出個人較喜歡的方式來進入關係」。 會有這樣的想法,係源自於敘事治療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背景皆不同,
Thumbnail
對於關係,有許多理論致力於「如何提供正確的概念與方法」給需要的人。但敘事治療努力的方向則不同,不在於提供「正確的答案與做法」,而是把焦點放在「如何透過對話,讓人得以理解自己與他人,並藉此發展出個人較喜歡的方式來進入關係」。 會有這樣的想法,係源自於敘事治療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背景皆不同,
Thumbnail
人終究是寂寞的,所以在你身邊的人請一定要是你喜歡的,也喜歡你的。表裡一致能夠減少內耗和自我批評,讓你活得真實、不需要委屈自己、討好的關係。害怕表達真實是因為沒有建立有效的表達。真實不代表冒犯和不禮貌,直接的回答也可以有溫柔的詮釋。
Thumbnail
人終究是寂寞的,所以在你身邊的人請一定要是你喜歡的,也喜歡你的。表裡一致能夠減少內耗和自我批評,讓你活得真實、不需要委屈自己、討好的關係。害怕表達真實是因為沒有建立有效的表達。真實不代表冒犯和不禮貌,直接的回答也可以有溫柔的詮釋。
Thumbnail
本文探討溝通交流中的情緒衝突以及化解方式,針對四個關鍵要素(覺察、感受、開放、彈性)進行了具體分析,並提供了實際的溝通技巧和建議。
Thumbnail
本文探討溝通交流中的情緒衝突以及化解方式,針對四個關鍵要素(覺察、感受、開放、彈性)進行了具體分析,並提供了實際的溝通技巧和建議。
Thumbnail
誠如此書所説,每個人自小都難免會與各種人爭執,然而我們甚少學習如何妥善處理,讓爭執變成有建設的對話,學習不受自己與對方的情緒干擾。
Thumbnail
誠如此書所説,每個人自小都難免會與各種人爭執,然而我們甚少學習如何妥善處理,讓爭執變成有建設的對話,學習不受自己與對方的情緒干擾。
Thumbnail
解離的麻木及疏離,讓我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感知有點少了......好幾根筋。 近期因為壓力過大出現軀體化症狀,為了找出壓力源調整了以往諮商的方式,沒想到因此有了預期以外的收穫。也讓我再次感受到了跟心理師諮商和跟朋友們聊天的差異之處,對自己也有了新的感受及覺察。
Thumbnail
解離的麻木及疏離,讓我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感知有點少了......好幾根筋。 近期因為壓力過大出現軀體化症狀,為了找出壓力源調整了以往諮商的方式,沒想到因此有了預期以外的收穫。也讓我再次感受到了跟心理師諮商和跟朋友們聊天的差異之處,對自己也有了新的感受及覺察。
Thumbnail
最近常在課程中分享同理心,每個階段對於「同理心」這三個字,都會有不同的解釋與收穫。我就以化繁為簡的方式,來跟大家分享這階段對於「同理心」的認識吧!在與朋友對話,或是跟同事討論事情時,我們的習慣都是馬上進入「解決問題」。
Thumbnail
最近常在課程中分享同理心,每個階段對於「同理心」這三個字,都會有不同的解釋與收穫。我就以化繁為簡的方式,來跟大家分享這階段對於「同理心」的認識吧!在與朋友對話,或是跟同事討論事情時,我們的習慣都是馬上進入「解決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