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幸福」有多遠的距離?
根據聯合國公佈的「2020年全球幸福報告」,調查153個國家或地區的幸福程度,香港排名第78位。當世界急劇改變、疫症反覆未息、各行各業飽受重創、學校停課又再網課之時,要在當下感受幸福,似乎有點強人所難。
然而,正正因為感受幸福很艱難,感受幸福的能力顯得更形重要——幸福不是理所當然,在艱難中仍能幸福,是一種祝福,更是一種能力。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頒佈了「2030學習羅盤」(OECD Learning Compass 2030),這個指南為未來教育提供了學習框架,提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孩子成為「幸福」的人。
在艱難的時代下,我們不得不堅強,
不得不在日常生活中累積力量,例如幸福的力量。
===
一、重點簡介
A. 關於「幸福」的生命教育實踐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深感在全球逆境下,培育孩子成為幸福新一代實在刻不容緩。與這間小學合辦了一個疫症下的小一親子活動——〈幸福存在「家」.幸福存在「加」〉,期盼培養學生的「幸福思維」,在知識、價值觀和態度及技能三方面,成為一個充滿幸福感的人。
活動分為三個環節:全級小一學生進行的「幸福存在家」繪本遊戲、與小一家長進行的「快樂與優秀」講座、小一學生與家長進行的「幸福存在加」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