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當你照單全收別人的要求,只會讓自己處於疲於奔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討好傾向的人,常誤以為只要別人對他提出觀點或意見,都代表是他不好、他有錯、他的問題。他們總是很理所當然認為,只要和別人的意見不同,或是觀點有差異,自己一定是那個有錯的人。
他們因此很快的就會說「對不起,是我的錯」,或是「對不起,你說的對」,幾乎在沒有思考和辨識的情況下,立刻的認為一定有什麼是自己疏忽、沒有做好的地方,所以才會讓人否定,提出不同意見。
由此可知,討好傾向的人自尊多為低落者,也常呈現內在情緒的不穩定。自尊低落者即為自卑者,在環境中,無法深刻感覺自己有價值、值得尊重,所以無法安心的存在、安心的做自己。
那麼,為什麼會有人如此呢?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總害怕自己有錯?對自己充滿懷疑及不安?
一直在追求他人的高理想標準,會讓自己處於疲於奔命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1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時光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4.2K會員
211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承接上一篇,本篇繼續探討另外四點造成無法立下界限的因素: 你也想從混亂糾葛的關係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感: 這個因素是許多人無法立下界限的主要原因。關於我們的個體存在,都有基本內在需求存在,這些內在需求包括:安全感、重要感、受尊重感、被接納感。
如果,情況很明白明顯了,立下界限、守護界線是對你最好的選擇和行動,你卻遲遲無法進行,仍然處於混亂和左右為難的局面裡,那麼你該面對和思考的是自己,而不是「對方為什麼要這樣那樣」了。 這一篇主題就是要和你討論這個情況裡的自我覺察⋯
很多人並不知情,從一出生開始,即已成為父母或家族長輩口中的虧欠者、次等品。 這些原因可能來自於: *你沒有他們要的性別 *你沒有他們要的容貌 *你沒有他們要的條件 *你的出生在於他們生活能力及生命承擔力不足的時候 你的到來並不是他們作好準備的,也不是他們具有愛的能力的時候....
因為一場疫情的變化,台灣緊急的進入三級警戒狀態,在一陣人仰馬翻的調動下,學校的學生和老師,要練習線上上課,學生停課不停學,學習大事成了家長的大事...
我們的社會有一個奇妙的邏輯,那就是:我有對你好的時候,所以我讓你覺得傷害或是痛苦,你也不要計較,不要有那些感覺。如果你有那些感覺,就是抹滅我對你的付出。 不論是伴侶之間 、親子之間 、同事之間,還是前輩後輩都有這樣的現象,你只能記住那些「好的」,不能記住那些曾經發洩及粗暴的對待。
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要求你、期待你的人,敢於不迎合別人,才是自由的契機。 活在這世上,並不容易。 這人生裡,會發生各式各樣的事,除了生離、死別,還會發生更多莫名其妙、亂七八糟的事情....
 承接上一篇,本篇繼續探討另外四點造成無法立下界限的因素: 你也想從混亂糾葛的關係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感: 這個因素是許多人無法立下界限的主要原因。關於我們的個體存在,都有基本內在需求存在,這些內在需求包括:安全感、重要感、受尊重感、被接納感。
如果,情況很明白明顯了,立下界限、守護界線是對你最好的選擇和行動,你卻遲遲無法進行,仍然處於混亂和左右為難的局面裡,那麼你該面對和思考的是自己,而不是「對方為什麼要這樣那樣」了。 這一篇主題就是要和你討論這個情況裡的自我覺察⋯
很多人並不知情,從一出生開始,即已成為父母或家族長輩口中的虧欠者、次等品。 這些原因可能來自於: *你沒有他們要的性別 *你沒有他們要的容貌 *你沒有他們要的條件 *你的出生在於他們生活能力及生命承擔力不足的時候 你的到來並不是他們作好準備的,也不是他們具有愛的能力的時候....
因為一場疫情的變化,台灣緊急的進入三級警戒狀態,在一陣人仰馬翻的調動下,學校的學生和老師,要練習線上上課,學生停課不停學,學習大事成了家長的大事...
我們的社會有一個奇妙的邏輯,那就是:我有對你好的時候,所以我讓你覺得傷害或是痛苦,你也不要計較,不要有那些感覺。如果你有那些感覺,就是抹滅我對你的付出。 不論是伴侶之間 、親子之間 、同事之間,還是前輩後輩都有這樣的現象,你只能記住那些「好的」,不能記住那些曾經發洩及粗暴的對待。
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要求你、期待你的人,敢於不迎合別人,才是自由的契機。 活在這世上,並不容易。 這人生裡,會發生各式各樣的事,除了生離、死別,還會發生更多莫名其妙、亂七八糟的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邀請你們思考並接受自己不完美的現實。還記得童年時,我們對於完美與否並不在意,隨著成長,我們卻開始模仿那些看似完美的人,甚至對自己的缺點感到厭惡。你是否也曾感受到這樣的壓力? 你會如何面對自己的不完美?以健康的心態來,來面對生活的態度。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從來我只堅持自己沒錯,但是絕不去說別人錯了!這並不是我怕得罪人,而去選擇做了兩面人。而是對與錯,在不同的角度看起來,真的是有不一樣的判斷。 時常看到父子、母女在爭吵。我都是勸換個地方再吵吧!我怎麼可以說子女一定有錯呢?我不知道父母做過什麼樣的事,也沒受過子女可能受過的苦?輕飄飄的一句,子女本來就應
Thumbnail
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被認同? 成為家長們鬥爭的工具,體會到手足間的"比較心態", 擁有高敏特質的人,那些刺痛的話語"該如何"不往心裡去呢? "獨自承受著"這份被孤立的感覺,"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異類"。
Thumbnail
人本來就喜歡挑剔自己、折磨自己,搞得自己很緊張。這些預設的想法讓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負面,跟自己的關係搞得很惡劣。
Thumbnail
自戀型人格通常表現為對自己的過度關注、自負、渴望被讚美,以及對他人缺乏同理心。以下是一些其行為特徵:自我中心、自負和自大、渴望被讚美……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邀請你們思考並接受自己不完美的現實。還記得童年時,我們對於完美與否並不在意,隨著成長,我們卻開始模仿那些看似完美的人,甚至對自己的缺點感到厭惡。你是否也曾感受到這樣的壓力? 你會如何面對自己的不完美?以健康的心態來,來面對生活的態度。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從來我只堅持自己沒錯,但是絕不去說別人錯了!這並不是我怕得罪人,而去選擇做了兩面人。而是對與錯,在不同的角度看起來,真的是有不一樣的判斷。 時常看到父子、母女在爭吵。我都是勸換個地方再吵吧!我怎麼可以說子女一定有錯呢?我不知道父母做過什麼樣的事,也沒受過子女可能受過的苦?輕飄飄的一句,子女本來就應
Thumbnail
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被認同? 成為家長們鬥爭的工具,體會到手足間的"比較心態", 擁有高敏特質的人,那些刺痛的話語"該如何"不往心裡去呢? "獨自承受著"這份被孤立的感覺,"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異類"。
Thumbnail
人本來就喜歡挑剔自己、折磨自己,搞得自己很緊張。這些預設的想法讓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負面,跟自己的關係搞得很惡劣。
Thumbnail
自戀型人格通常表現為對自己的過度關注、自負、渴望被讚美,以及對他人缺乏同理心。以下是一些其行為特徵:自我中心、自負和自大、渴望被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