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變卻止步不前?三個阻礙你改變的限制性心態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書是「如何改變一個人」,作者是華頓商學院的行銷教授約拿.博格 Jonah Berger,他專門研究行為改變、社會影響、口耳相傳,以及產品、點子與行為流行的原因。
這本書主要是在探討怎麼改變別人的決定或想法,但我們可以反過來把它套用在自己身上,看看可以怎麼改變自己?

那些每年都長一樣的年度目標

不知道你會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每年年初設定目標的時候,有一些下定決心要改變的習慣到年底,好像還是一樣?
每年訂下的減重目標,到了年底體重不要增加就偷笑了!
我們常常期許自己改變,但是日子一長,我們就又容易回到自己熟悉的慣性迴圈,做著一樣的事情,過上一樣的生活。
今天會跟你分享三個可能阻礙你改變的原因,還有怎麼破解他們,讓改變真正開始。

一.你我都內建了「抗拒心理」

是人,都有抗拒心理,你越是態度強硬叫一個人去做某事,越會適得其反。
同理套在自己身上,當你因為別人都在做某件事,就覺得自己也要跟著改變去做,其實就是在強迫自己。
例如:你看了許多文章在提倡閱讀的好處,許多成功人士也都有閱讀習慣,你就覺得自己要開始改變!要培養閱讀的習慣,因為這個行為大家都說好。
但你其實不清楚自己為何而讀?想透過閱讀解決什麼問題?甚至也不知道自己想閱讀哪類的書籍,然後就訂下了一年要讀20、30本書的目標,其實是不容易達成的。
要克服人類的抗拒心理,強迫是沒用的,必須留給他空間,「讓他自己說服自己」,讓他覺得這個行為是自己決定不是被強迫的,所以你該問自己的是我為什麼要閱讀?對我有什麼好處?
例如:閱讀可以增加跟別人聊天時的話題、豐富知識,甚至有可能因為參加讀書會而認識新朋友等等,對你來說這些才是你想要的。
於是培養閱讀習慣這個行為是你自己決定的,不是因為其他人說好,你才強迫自己去閱讀,並且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環境設定一個符合現實的目標,這樣執行起來目標也會更加明確、更有動力。

二.過度珍視現有的東西

有一個關於馬克杯的實驗,如果有一個白色的馬克杯,手柄牢靠,裝什麼飲料都很適合,你願意花多少錢買呢?
想一想喔
那今天反過來,這個馬克杯是你的,別人出價多少你才願意賣呢?
思考一下自己在買方跟賣方的價格是否一樣呢?
.
.
.
在這個實驗中,受試者平均願意花不到三美元來買這個杯子,但是賣的時候卻平均要七美元的價格才肯割愛。
事實上當某個東西或某件正在做的事情,屬於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更加珍貴,這稱為敝帚自珍效應。
而那當我們越珍視那件物品,我們就越會去規避損失。
所以要讓人改變的話,獲得的好處必須是壞處的2.6倍,人們才有改變的動力。
改變雖然有風險,但其實不改變也是存在著風險的,所以要突破敝帚自珍效應就是要讓不改變的成本現行!
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他的表弟每次在寫e-mail的時候,都是手動附上結尾問候語,他就問表弟,為什麼不要設好簽名檔,每次寄信的的時候自動插入就好?
表弟說:「打上問候語幾個字,只需要花兩秒鐘,而且我不知道要設定自動簽名,還要花時間去學。」
去學習設定自動簽名檔可能要花幾分鐘,但手動打上結尾問候語只需要兩秒鐘,他覺得改變的成本大過好處。
於是作者改問她表弟,一個星期要寫幾封e-mail?
表弟說:「400封吧!」
作者又問:「那手動打上結尾問候語要多久?」
表弟說:「頂多兩秒!」
作者再問:「所以你一星期要花多少時間打結尾問候語?」
.
.
.
燈楞,這時候差異就出現了,他表弟就默默地開始學習如何在e-mail加上簽名。
當我們看到不改變會損失多少東西,基於規避損失的心理,就比較不會堅守現況。
所以當你在改變與不改變之間拉扯時,試著列出不改變的風險,會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三.不確定性

在人們心中,不確定的事情會貶值,這種現象叫不確定稅。
假設你可以選擇「直接拿走30元」或「賭博」:有八成機率能拿到45元,兩成機率空手而歸,你會選哪一個呢?
基於損失規避,大部分的人會選穩拿30元,但如果我們理智一點來分析,賭一把的期望值是比較好的,8*45=360;而穩拿30元,10*30=只有300元。
而當改變的不確定性越大,人們越覺得一動不如一靜,我乾脆不要動好了!
那我們要怎麼解決不確定性帶來的停滯呢?
就是利用「可試性」,指的是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某樣東西能被測試或體驗的程度。
可試性的魅力在於,它能降低不確定性,輕鬆就能體驗、評估新事物。
像很多的線上課程會提供試看內容,讓我們看一、兩節的課程,好判斷課程內容是不是適合自己,進而產生購買的意願。
作者還有提到四個減少試用的障礙:
1.免費增值
2.降低前期成本
3.讓人們有機會認識
4.後悔也沒關係
回歸到個人身上,我覺得第四點很重要,後悔也沒關係,他的意思是,你讓決定變得可逆。
有時候我們不改變也是擔心改變了沒有比原來更好,因此躊躇了,
或許你現在在猶豫是否要辭掉工作,專心的去做喜歡的事情,那你是否可以利用特休,先請一個禮拜在家,專心做喜歡、想做的事,測試看看是否真的有熱情,還是試想逃避某些事,在這當中如果真的不行,時間到了再回公司上班,萬一真的很有熱情,之後也可以利用下班時間持續做,等時機成熟了就能夠跨過去,專心的做喜歡的事!
也有可能嘗試之後,會發現自己原來比較喜歡原來做的事,這些都是自我探索的過程,漸漸的我們就會越來越了解自己。
所以總結三個重點:
1.人類內建抗拒心理,想要改變得自己說服自己。
2.必掃自珍效應:「改變雖然有風險,但不改變也存在著隱形的風險,找出隱形的風險,規避心理會讓你不再堅守現況。」
3.在人們心中,不確定的事情會貶值,想要降低不確定性,可以透過可試性,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進行測試和評估
最後 ,很多人臨終之前想的都是沒有做過、嘗試過的事情,如果你現在真的很渴望做些什麼,不要猶豫了,趕快行動,過上一個不後悔的人生吧!

也歡迎你來收聽Pocast,我們下篇文章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106內容數
你有多了解自己呢?自我對話是了解自己的途徑之一,在這個專欄會跟你分享,我的所思所想,希望能一起成為成熟大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好的知己 的其他內容
這篇一樣延續不焦慮的心理課這本書的內容,我們來聊聊成長焦慮。上一篇情緒焦慮這裡可以看。 成長的必經之路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我們所要面臨的課題都不同,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提出的人生發展八階段理論提到,我們在青春期(13-19歲)的時候就應該完成自我認同的課題,就是知道自己的底線、價值觀等等。
你有想過焦慮其實是有好處的嗎? 在不焦慮的心理課這本書,作者把焦慮分成了五個面向:「情緒」、「選擇」、「成長」這邊歸類為內部焦慮,「職業」「關係」歸類為外部焦慮,我們要先處理好情緒焦慮,因為他是內部焦慮的核心。 這本書的每一章節都像是一篇故事,很好閱讀,今天我們要聊的是關於情緒和選擇焦慮。 這
不知道存錢跟花錢哪一個對你來說比較快樂呢? 以前的我喜歡「存錢」,為了存錢我捨棄旅遊、吃美食、和一些增加生活樂趣的事情,漸漸的我發現生活開始變得無聊、乏味,我開始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存錢? 我們從小就都被教育要努力工作、存錢買房、買房,存錢幹嘛幹嘛,但從來沒人跟我們說,到底應該怎麼「花錢」?
嗨!不知道你是幾分的高敏感人呢? 這是高敏感是種天賦這本書的檢測量表,滿分是140分,超過60分就表示你有可能是高敏族! 高敏感人特徵 還沒做過測驗沒關係,你可以快速的檢視一下,以下是高敏族可能會有的幾個特徵 面對很多事要處理時,會不知所措 在吵鬧的環境會覺得混亂
上一篇我們已經完成了三個人生計畫,這一集我們要開始執行人生計劃啦! 第六步:打造原型 還記得我們每個計畫裡都提出了三個問題嗎?這個階段就是透過打造原型來找到解決方法。 原型的用意是快速的嘗試,測試目前的方案是否可行。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做自己生命的設計師」,集結了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劃課的所有精華,也歷經15年的實證。 本書利用「設計思考」來看待生活中面臨的問題;設計思考是以人為本解決問題的方法論,透過從人的需求出發,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解決方案,並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這篇一樣延續不焦慮的心理課這本書的內容,我們來聊聊成長焦慮。上一篇情緒焦慮這裡可以看。 成長的必經之路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我們所要面臨的課題都不同,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提出的人生發展八階段理論提到,我們在青春期(13-19歲)的時候就應該完成自我認同的課題,就是知道自己的底線、價值觀等等。
你有想過焦慮其實是有好處的嗎? 在不焦慮的心理課這本書,作者把焦慮分成了五個面向:「情緒」、「選擇」、「成長」這邊歸類為內部焦慮,「職業」「關係」歸類為外部焦慮,我們要先處理好情緒焦慮,因為他是內部焦慮的核心。 這本書的每一章節都像是一篇故事,很好閱讀,今天我們要聊的是關於情緒和選擇焦慮。 這
不知道存錢跟花錢哪一個對你來說比較快樂呢? 以前的我喜歡「存錢」,為了存錢我捨棄旅遊、吃美食、和一些增加生活樂趣的事情,漸漸的我發現生活開始變得無聊、乏味,我開始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存錢? 我們從小就都被教育要努力工作、存錢買房、買房,存錢幹嘛幹嘛,但從來沒人跟我們說,到底應該怎麼「花錢」?
嗨!不知道你是幾分的高敏感人呢? 這是高敏感是種天賦這本書的檢測量表,滿分是140分,超過60分就表示你有可能是高敏族! 高敏感人特徵 還沒做過測驗沒關係,你可以快速的檢視一下,以下是高敏族可能會有的幾個特徵 面對很多事要處理時,會不知所措 在吵鬧的環境會覺得混亂
上一篇我們已經完成了三個人生計畫,這一集我們要開始執行人生計劃啦! 第六步:打造原型 還記得我們每個計畫裡都提出了三個問題嗎?這個階段就是透過打造原型來找到解決方法。 原型的用意是快速的嘗試,測試目前的方案是否可行。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做自己生命的設計師」,集結了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劃課的所有精華,也歷經15年的實證。 本書利用「設計思考」來看待生活中面臨的問題;設計思考是以人為本解決問題的方法論,透過從人的需求出發,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解決方案,並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不簡單,通常在「立定志向,信誓旦旦,從明天開始,一切就要變得不同」之後,過幾天就不了了之。或者我們會不承認自己立即需要改變,以及低估了惰性的力量,導致不知如何有效進行改變。 《零阻力改變》要告訴讀者的是—想要改變行為,需要找出妨礙自己進步的弱點,量身定做策略來跨越障礙。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透過改變身份認同來改變習慣的有效方法。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習慣的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隨便挑一天來看,習慣的效應似乎很小,但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它們就可能造成極巨大的影響。唯有兩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Thumbnail
我們常想做出某種改變但未必能達成,多半會認為改變非常困難,但行為科學家告訴我們:問題在於是否用對方法。《達標》作者艾雅雷費雪巴赫研究「目標心理學」長達20年以上時間。她認為要成功地引導與駕馭自己,第一步是「選一個目標」,因為正確的目標就如同影響力強大的咒語一般,能讓人不顧代價盡全力朝目標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BJ Fogg教授在《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中,說明改變不可能一開始就做到盡善盡美,但透過練習會越來越熟練,同時列出五種改變的技巧。 技巧一:行為製作 行為製作技巧主要用於幫助我們挑選和調整想要納入生活中的習慣。主要的步驟為: 1. 找出許多可能的行為選項,可以採用「行為集群」工具,盡可能越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行為改變的起點是什麼、如何釐清志向以及探索行為選項等步驟。跟作者BJ Fogg一起學習如何設計你的小習慣吧!
Thumbnail
新的年度開始,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都會想要養成一些新的習慣,或是戒除掉一些不好的習慣。史丹佛大學行為設計實驗室的BJ Fogg教授提出一個觀點:如果沒有提示,再多的動機和能力也沒有用。因為人通常受提示才會行動,沒有提示、就沒有行為。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不簡單,通常在「立定志向,信誓旦旦,從明天開始,一切就要變得不同」之後,過幾天就不了了之。或者我們會不承認自己立即需要改變,以及低估了惰性的力量,導致不知如何有效進行改變。 《零阻力改變》要告訴讀者的是—想要改變行為,需要找出妨礙自己進步的弱點,量身定做策略來跨越障礙。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透過改變身份認同來改變習慣的有效方法。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習慣的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隨便挑一天來看,習慣的效應似乎很小,但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它們就可能造成極巨大的影響。唯有兩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Thumbnail
我們常想做出某種改變但未必能達成,多半會認為改變非常困難,但行為科學家告訴我們:問題在於是否用對方法。《達標》作者艾雅雷費雪巴赫研究「目標心理學」長達20年以上時間。她認為要成功地引導與駕馭自己,第一步是「選一個目標」,因為正確的目標就如同影響力強大的咒語一般,能讓人不顧代價盡全力朝目標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BJ Fogg教授在《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中,說明改變不可能一開始就做到盡善盡美,但透過練習會越來越熟練,同時列出五種改變的技巧。 技巧一:行為製作 行為製作技巧主要用於幫助我們挑選和調整想要納入生活中的習慣。主要的步驟為: 1. 找出許多可能的行為選項,可以採用「行為集群」工具,盡可能越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行為改變的起點是什麼、如何釐清志向以及探索行為選項等步驟。跟作者BJ Fogg一起學習如何設計你的小習慣吧!
Thumbnail
新的年度開始,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都會想要養成一些新的習慣,或是戒除掉一些不好的習慣。史丹佛大學行為設計實驗室的BJ Fogg教授提出一個觀點:如果沒有提示,再多的動機和能力也沒有用。因為人通常受提示才會行動,沒有提示、就沒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