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職人觀點】問題解決是目的、還是手段?透過因果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程式

別搞混了目的與手段。​
這是老生常談,但其實還是有許多人搞不清;包括我自己在內,有時還是得想一想才不會弄錯方向。​
為什麼呢?因為目的與手段是相對的。​
比方說,「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對有些人來說是為了獲得成長、工作要求或是純粹興趣,但對我來說是為了解決問題。不論是什麼,這些就是學習的目的,而學習就是達成目的的手段。​
...

對我來說,學習是為了「解決問題」這個目的
在這個前提下,「學習」是手段、「解決問題」是目的,那麼如果進一步再問「解決問題」的目的又是什麼?我想,答案會是「獲得信賴」吧!我們想要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是為了獲得信賴;那麼要如何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呢?就是靠學習問題分析與解決的技巧與經驗。
那麼,如果再進一步思考這個「獲得信賴」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我想是可以「讓任何事都更輕鬆」吧!​​如果可以讓任何事都更輕鬆,那麼我就有更多時間可以學習,這裡也形成了一個目的、手段的脈絡。
所以,整體就形成了「學習 — 讓事情更輕鬆 — 獲得信賴 — 解決問題 — 學習」這樣的一個因果循環的脈絡;前者是後者的目的,而後者為前者的手段。​
對我而言,問題解決做為手段與目的的脈絡
人的一生中有著各式各樣的脈絡,這些脈絡串聯起來就成為了一張網;這一張網也決定了你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如何去思考一件事情的方式。​
...

對你來說,「解決問題」是手段、還是目的?​
如果你是「解決問題 — 學習」這樣的脈絡,那麼解決問題就是目的,你會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而持續的學習;如果你是「獲得信賴 — 解決問題 — 學習」這樣的脈絡,那麼解決問題就是手段,是為了達成獲得信賴這個目的。​
你或許發現了,當我們思考的脈絡越完整,對於一件事的看法也會隨之改變。不過,我們還需要用因果思考來檢視一下雙向的因果關係是否成立?
比方說,要「獲得信賴」只有「解決問題」這一個手段嗎?不見得。而解決問題也不一定只能靠學習。​當你開始有了這樣的思維,就意味著有機會過去所擁有的知識、技能與經驗彼此串聯起來;你會懂得什麼是更重要的、值得去追尋的?​
​這就是目的、手段觀點脈絡的擴大與切換,也是系統思考的基礎。
...

用脈絡來思考「為什麼要變強」這件事
不少人告訴我,上過許多溝通表達、簡報提案的課程,但總覺得自己不夠強。於是,四處收集所謂大神的技術,甚至不斷提問、交流,只為了提升自己。​
我問他們說,變得更強的目的是什麼?​
他們說,可以把任務更快完成、更有說服力的用報告說服對方。換言之,是「快速完成、有效說服 — 變強 — 學習」這樣的脈絡。​
我提供了另一種觀點給他們參考,是「快速完成、有效說服 — 信賴 — 完成期待 — 變強 — 學習 」這樣的脈絡。​
你發現有什麼不同嗎?​
你所思考的脈絡,有多高的轉換率(或達成率)呢?
是脈絡的轉換率不同,或者說達成率。
有人可能覺得「變強」是「快速完成、有效說服」的手段,但事實上這樣的轉換率很低;簡單來說「變強」並不是關鍵的手段。那麼什麼才是關鍵的手段?我認為是「信賴」。​
如果對方夠信賴你,認為交給你就搞定了,你甚至什麼都不必說。
如果信賴度沒這麼高,可能需要你報告說明,而你簡要說明了一個專案的目標、計畫與效益,他就信了。如果信賴度更低,表示光是說明目標、計畫與效益還不夠,還得解釋目標的合理性、計畫的可行性與效益的價值性;以此類推,隨著信賴度的增減,你準備的內容也就越多,還不一定能達到目的。​
​信任額度,是職場工作者很重要的一項目標,也是讓你生活得更輕鬆的一種關鍵手段。​
​忽略了這一點,變得再強、會的專業技能再多,也不會讓日子過得比較輕鬆。​
有的人輕輕鬆鬆靠一張嘴、一頁投影片就拿下了案子;有的人卻要準備完整的資料、不斷地演練,只為了增加提案時的勝率。兩者的差異,就在於目的、手段的脈絡不同,而影響了他們看待事情的方式。​
我想告訴你的是,當我們在思考目的、手段之間的脈絡時,記得檢視一下彼此間的轉換率來確認是否有遺漏了什麼關鍵的因素?

劉奕酉|知識型自雇者、暢銷書作者、企業培訓顧問
擅長邏輯思考、數據分析、策略規劃、資訊視覺化與商務簡報,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職場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大型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