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ter Offer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沾著新進正職同仁的光,有機會參加前輩們傳授公司文化與經驗的課程,忽然間聽到「Counter Offer」,我整個人震動了一下,原來,加碼留人還有專有名詞!Counter Offer?嗯~腦子自動英翻中,這到底該叫做對著幹offer,還是反過來offer?被自己的無厘頭弄得一陣暈眩。
這讓我回到了過去的場景,想到那奇妙的時刻,關於正需要幫手的時候,新舊的工作層層疊疊,同仁在外面找到了工作,薪資比現在的好,可是公司卻無法留住同仁,連加一點點也不願意。前仆後繼的,留下來的同事擔心留下來的工作倍增,也蠢蠢欲動著看準時機。
事過境遷,當時沒有選擇提供Counter Offer的公司,現在已經找了新的生力軍,新同仁沒有面對工作的疊加,而是因為選擇了新的工作,所以全盤接受在新公司的一切,恨不得盡快上手。另一方面,帶著原公司的經驗與習慣,為現在的團隊帶來了新的活水,些許也有新鮮感想要彼此了解與磨合,因而振奮了團隊。
這個留不住的同仁,在新公司接受了新的體驗與學習,除了專業與薪資,更收穫了真正的自己,藉由不同的工作環境與職務,更清楚自己的喜歡與不喜歡,看清楚了自己需要面對的挑戰,就像是練習憋氣一樣,不是一蹴可幾的,如果這口氣上不來,就浮出水面吸口氣,然後再接再厲,相傳沒有跨過的坎,會用不同的方式再來挑戰,直到真正的克服與蛻變,成為更好的自己。
的確,薪資福利是工作人追求的重點之一,然而,選擇接受Offer的那一刻,對於需求金字塔的基礎保障已然接受,薪資原則上不再是去留的關鍵因素;很高的漲幅的確人人心動人人愛,但是報酬越高風險也越高,薪酬與所需要擔負的責任成正比,關乎一個人去留的拉力與推力很多,工作上的挑戰,主管,薪酬通通是要素,一個人看似為了更高的薪酬離開原本的公司,其實是準備好承擔更多環境的變動與責任,準備好探索更大的成就感與使命感,薪酬是伴隨而來的成就感之一,不是全部。
再把思緒拉回課堂,不選擇Counter Offer的結果似乎不算太差,經過時間的淬煉,越發明白,不是因為錢開始的事,用錢解決就不是對症下藥。
  • 如果是因為對制度失望,加薪並不會改變制度。
  • 如果是因為職場的人,加薪似乎更加劇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原來會吵的小孩有糖吃。
  • 如果是因為想逃離挑戰,加薪感覺得到了某種補償,可以持續多久?下定決心的「面對」挑戰,多半是內心「準備」好了,多半跟時機有關。
  • 如果是因為錢委屈了,面對新公司10%以上的漲幅,現公司就算補上了,是打破目前信任關係換來的,而且沒有帶來任何新的行業經驗與消息,也沒有時間去緩衝這略為尷尬的氣氛,工作環境在本質上已經產生質變。
因為親身經歷,肯定了公司關於Counter Offer的態度屬於薪酬設計的一環,也更能理解主管當初沈著面對,淡然處之的原因了,事後回顧,陣痛期也是體質調整期,因為沒有留著有offer的同仁,沒有調整心態與作法的同仁選擇脫隊,新成員加入的戰力與活力注入,使整個team像是系統重置般順暢清新。強扭的瓜不甜,市場上有很多甜瓜排隊著。
站在個人角度,對於曾經奉獻時間經歷的主管、夥伴與公司,縱有再多的不捨,畢竟扳機是自己扣下的,當槍聲劃破寧靜之際,就是盡力協助交接事宜,讓接手的人好做事,好聚好散很重要,圈子總是小的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avatar-img
192會員
210內容數
2021年開始接觸人類圖,仍記得自己一開始聽到的喜悅,還有剛接觸的困惑,化作一張張的圖,內心疑惑「我是這樣的人嗎?」想要更了解自己的渴望,藉由課程學到了滿滿的知識,經過時間的沉澱,終於等到情緒清明,薦骨有回應,是時候可以慢慢寫出屬於自己的感受,我的探索人類圖之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光福利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紀錄了一個黑名單。黑名單,表示為本公司未來的拒絕往來戶,據說代表永不錄用。 我經手紀錄的黑名單中,不是因為未報到(no show),就是因為來了馬上要走。 各位看官睡著了嗎?就是這麼多事情需要處理!
我原本以為,只有鍛鍊身體的時候,會有疲勞延遲反應,原來,鍛鍊心靈的時候,一樣會有暈眩或是感到厭惡的疲勞延遲反應,凡事經過鍛煉,就會變得更強壯有力量,經過反思與冥想,心智彷彿也更加清明與開闊。 衝破了限制,沒有疆界反而有一種無法管束自我的恐懼。 菸 多的是我不知道的事: 我不需要知道的事:
疫情持續攀升,染疫人數創新高,打亂了很多工作常規運作。公司身為營利單位,疫情前本就致力於讓每個員工發揮最大效益,疫情下的新作息,多數人都需要適應,無論公司還是員工,多少都有些犧牲以共度這未知結果的挑戰
無獨有偶,也許是同質性的關係,在一篇離職訪談紀錄上看到一段讓心靈觸動的說明。 「覺得跟不上所以決定離職,但是忽然有一天覺得好像就會了,但是因為已經提了離職,所以只好離開。」
招募工作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面談一場接著一場,還有各種內部外部的行政作業,就連派遣的人資助理都免不了OT爆表,在這個極度缺人、缺時間的情況下,悄悄的發現,居然養成了超能力,短短的邀約對話中,默默地培養了一些看人的敏感度,似乎參透主管的選人標準,面談前,預測了幾個可能入選的面試者。
身為人資助理,除了主管交辦事務,很多時候,也根據每位同仁的個性與角色,提供不同客製化的服務,所謂協助,就是他們的左右手,做他們分身乏術,或是不想做的事。漸漸習慣步調後,忽然間有種感覺,這跟當主管有什麼不同? 怎麼可能一樣? 一切都關乎於你是否有選擇,是否珍惜著一路上的抉擇?
今天紀錄了一個黑名單。黑名單,表示為本公司未來的拒絕往來戶,據說代表永不錄用。 我經手紀錄的黑名單中,不是因為未報到(no show),就是因為來了馬上要走。 各位看官睡著了嗎?就是這麼多事情需要處理!
我原本以為,只有鍛鍊身體的時候,會有疲勞延遲反應,原來,鍛鍊心靈的時候,一樣會有暈眩或是感到厭惡的疲勞延遲反應,凡事經過鍛煉,就會變得更強壯有力量,經過反思與冥想,心智彷彿也更加清明與開闊。 衝破了限制,沒有疆界反而有一種無法管束自我的恐懼。 菸 多的是我不知道的事: 我不需要知道的事:
疫情持續攀升,染疫人數創新高,打亂了很多工作常規運作。公司身為營利單位,疫情前本就致力於讓每個員工發揮最大效益,疫情下的新作息,多數人都需要適應,無論公司還是員工,多少都有些犧牲以共度這未知結果的挑戰
無獨有偶,也許是同質性的關係,在一篇離職訪談紀錄上看到一段讓心靈觸動的說明。 「覺得跟不上所以決定離職,但是忽然有一天覺得好像就會了,但是因為已經提了離職,所以只好離開。」
招募工作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面談一場接著一場,還有各種內部外部的行政作業,就連派遣的人資助理都免不了OT爆表,在這個極度缺人、缺時間的情況下,悄悄的發現,居然養成了超能力,短短的邀約對話中,默默地培養了一些看人的敏感度,似乎參透主管的選人標準,面談前,預測了幾個可能入選的面試者。
身為人資助理,除了主管交辦事務,很多時候,也根據每位同仁的個性與角色,提供不同客製化的服務,所謂協助,就是他們的左右手,做他們分身乏術,或是不想做的事。漸漸習慣步調後,忽然間有種感覺,這跟當主管有什麼不同? 怎麼可能一樣? 一切都關乎於你是否有選擇,是否珍惜著一路上的抉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面試到最後要offer前,面試的公司要求在核薪之前提供薪資單,到底應該要給還是不給? 不管你是哪一派,都有一定的理由。這篇文章探討這個問題,提供不同的觀點和建議。
Thumbnail
現代職場中,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惑:究竟要不要接受升遷當主管?表面上看,當了主管似乎意味著更高的地位、更好的薪資待遇。但實際上,這個決定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近日,一位資深HR專家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案例。小美,一位30出頭的行銷專員,在公司工作已有5年。她的表現一直很出色,主管也多次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中,「跳槽」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但是,當你下定決心要離職,主管卻突然拿出加薪大絕來挽留你,這時候該怎麼辦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職場困境。 先來看看小美的故事。小美是個業務主管,在某科技公司工作了五年。最近,她覺得工作沒有挑戰性,加上薪水一直原地踏步,於是決定跳槽。
Thumbnail
在三月份,我前往清大參加了一場協助履歷健檢的活動,偶然間聽到了同學們在現場討論公司的薪資福利。 A同學:「聽說xxx公司的福利待遇相當不錯。」 B同學:「是嗎?每個月的薪資能達到10萬嗎?如果不行的話,我想都不用考慮了。」 或許這段對話讓你想起了自己和家人曾經的討論嗎?
Thumbnail
許多人在應徵工作時,時常發現提出的薪資要求並不能被很好的滿足。這篇文章指出了很多影響薪資的因素,也提供了一些談薪水的方法。
Thumbnail
有一回在該月份新進x職級以上的員工,收到一場與高層主管面談的邀請。名義上是增進交流,實際上大概是來會會這些拿著優渥薪水的新人有幾把刷子。
Thumbnail
「你有想過,即使換到新工作,很有可能至少有幾個月的薪水比現在少嗎?」 「對耶!的確很有可能……。」在進行履歷修改之前,一位年資將近 10 年的客戶這麼回答我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真正需要的,也許不是自己一直以為的。
Thumbnail
我明明都已經給他特別照顧,無論調薪或分紅都沒有少給他,什麼好處全都拿了,竟然跟我說因為心累所以要走了- 前兩天聽到隔壁團隊的主管言語激動的描述著申請離職同仁的狀況。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大家還記得幾天前我在限時動態問了一個問題嗎?「轉職後還有可能再轉職」結果百分之百的人都回答會再換。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想再次換工作呢? 1.夢幻與現實的差距 我們總是看到工作的美好一面,畢竟現在社會上很少有人願意坦承自己的工作有多辛苦,都傾向展現最亮眼的一面。比如,有人可能會說開店賺很多錢、當老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面試到最後要offer前,面試的公司要求在核薪之前提供薪資單,到底應該要給還是不給? 不管你是哪一派,都有一定的理由。這篇文章探討這個問題,提供不同的觀點和建議。
Thumbnail
現代職場中,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惑:究竟要不要接受升遷當主管?表面上看,當了主管似乎意味著更高的地位、更好的薪資待遇。但實際上,這個決定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近日,一位資深HR專家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案例。小美,一位30出頭的行銷專員,在公司工作已有5年。她的表現一直很出色,主管也多次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中,「跳槽」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但是,當你下定決心要離職,主管卻突然拿出加薪大絕來挽留你,這時候該怎麼辦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職場困境。 先來看看小美的故事。小美是個業務主管,在某科技公司工作了五年。最近,她覺得工作沒有挑戰性,加上薪水一直原地踏步,於是決定跳槽。
Thumbnail
在三月份,我前往清大參加了一場協助履歷健檢的活動,偶然間聽到了同學們在現場討論公司的薪資福利。 A同學:「聽說xxx公司的福利待遇相當不錯。」 B同學:「是嗎?每個月的薪資能達到10萬嗎?如果不行的話,我想都不用考慮了。」 或許這段對話讓你想起了自己和家人曾經的討論嗎?
Thumbnail
許多人在應徵工作時,時常發現提出的薪資要求並不能被很好的滿足。這篇文章指出了很多影響薪資的因素,也提供了一些談薪水的方法。
Thumbnail
有一回在該月份新進x職級以上的員工,收到一場與高層主管面談的邀請。名義上是增進交流,實際上大概是來會會這些拿著優渥薪水的新人有幾把刷子。
Thumbnail
「你有想過,即使換到新工作,很有可能至少有幾個月的薪水比現在少嗎?」 「對耶!的確很有可能……。」在進行履歷修改之前,一位年資將近 10 年的客戶這麼回答我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真正需要的,也許不是自己一直以為的。
Thumbnail
我明明都已經給他特別照顧,無論調薪或分紅都沒有少給他,什麼好處全都拿了,竟然跟我說因為心累所以要走了- 前兩天聽到隔壁團隊的主管言語激動的描述著申請離職同仁的狀況。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大家還記得幾天前我在限時動態問了一個問題嗎?「轉職後還有可能再轉職」結果百分之百的人都回答會再換。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想再次換工作呢? 1.夢幻與現實的差距 我們總是看到工作的美好一面,畢竟現在社會上很少有人願意坦承自己的工作有多辛苦,都傾向展現最亮眼的一面。比如,有人可能會說開店賺很多錢、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