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過集中營的心理學家-意義的呼喚、抉擇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文部分來自書籍[意義的呼喚抉擇]原文
從《抉擇》看回了《意義的呼喚》,兩個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時落入集中營的俘虜,卻都在離開集中營後再次重生。透過自傳式的經歷書寫,不論是像小說般《抉擇》、還是片段式的自我介紹《意義的呼喚》,除了心理學家的身分,也都還展現對生命的熱愛在專業之外的領域:芭蕾舞、攀岩。
Edith於青春少女時期在集中營中面對門格勒醫生時,仍能體悟到沒人能奪走我們自己腦海裡的東西,閉上眼就能想像自己在歌劇院中、忘我的跳著芭蕾舞,一圈又一圈地轉著。也在離開集中營後,認為自己既然活了下來,那麼就一定要找件事情來奮鬥,努力成為心理學家、連考照都要找最難的加州來挑戰。
在忙著對抗最親近的丈夫、忘了探索甚麼才是自己所要的而離婚,也在和自己和解的過程中,重新與共同經歷人生艱苦時刻的丈夫重新再一起,我也跟著小說般的Edith人生經歷轉折,心情起起伏伏,想著還能用甚麼樣嶄新的角度來看待我自已的人生。
而Frankl的自傳式書籍,精簡扼要地回顧了他的一生,還穿插了許多有趣的小故事不失幽默。但他也提醒了我,每個人遭遇的痛苦無法比較,但有了人生目標能讓我們穿越這些脆弱與痛苦,逃離自己心智的監獄。
Frankl相當喜愛的尼采的一句話:「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受得住。」而這些過程在目前的我正經歷職涯轉換、人生迷茫的時候,卻也能帶來一絲平靜,明白這些一次次的挫敗經歷,或許也能成為日後生活的養分。
「我的生命意義是幫助他人發現他們自己生命的意義。」
Frankl和Edith都在協助他人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生命的意義。我也因著這樣的憧憬,在自己的道路上努力,不論是身為家庭的媽媽、女兒,還是職場上的產品開發、甚至是仍不確定的心理諮商專業助人者之路,都也能用不同的方式,隨著生命的流動,實現自己生命的意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30內容數
Eileen的閱讀隨筆(閱讀。生活。寫作。親子。) 10+的工程師生涯、2個男孩的媽。 喜愛的旅遊方式是隨意散步、騎腳踏車時觀察城市與路人。熱愛閱讀與思考,一直都很老派只愛紙本書,包包裡總要放本書隨時都可以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ileen L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同樣是出自於UCLA的精神醫學臨床教授Daniel Siegel的系列書籍,上一篇「不是孩子不乖 是父母不懂」,當中較多關於父母自身的覺察,而這次的兩本書籍則是從腦發展講起,條列了幫助孩子發展的原則,當中輔佐了許多教養情境的漫畫,讓人更容易了解實際上面臨教養難題的時候,父母能夠怎麼做。 這兩本也有中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我明明就很想要好好愛孩子,可是總會不知道為什麼就火山爆發、情緒潰堤?」、「孩子講都講不聽,大哭大鬧的行為總是惹得我更容易崩潰…」 各式各樣的教養書總在指導著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和孩子應對與互動,才能夠增進與孩子的親密感、也協助孩子在情緒
Mouring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having the courage to love others. 歐文在書的一開頭寫下的這句,「悲傷是我們有勇氣去愛人所付出的代價」道盡了從他與結縭六十多年的妻子瑪麗蓮開始經歷老年後的身體病痛,以及在妻子身旁陪伴著她嚥下最後一口呼吸
Authentic Happiness 真實的快樂來自於找出並培養你最基本的強項,並在每天的工作、休閒、親子活動中用到它。 能夠活出愉悅、美好、有意義的三種生活,才算是活出完整的生命。 — Martin Seligman 追求幸福、快樂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人生目標,而如何能在每天的生活中感受到真實的
When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 禪修能幫助我們從慣性、無知無覺中醒來,從而觸及生活裡所有自覺以及不自覺的所有可能性。 那麼如何練習呢?有許多方法可以做小小的嘗試。 「放下」:當心中想要抓住甚麼時,立即放下。像是在岸邊觀看,念頭的河流流動。
On Becoming a Person-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該如何面對解決這些來自家庭、工作、各式各樣的人生問題呢?「成為如其所是的自己」。 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好像也透過書中案主表達出來的體悟,得到療癒。
同樣是出自於UCLA的精神醫學臨床教授Daniel Siegel的系列書籍,上一篇「不是孩子不乖 是父母不懂」,當中較多關於父母自身的覺察,而這次的兩本書籍則是從腦發展講起,條列了幫助孩子發展的原則,當中輔佐了許多教養情境的漫畫,讓人更容易了解實際上面臨教養難題的時候,父母能夠怎麼做。 這兩本也有中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我明明就很想要好好愛孩子,可是總會不知道為什麼就火山爆發、情緒潰堤?」、「孩子講都講不聽,大哭大鬧的行為總是惹得我更容易崩潰…」 各式各樣的教養書總在指導著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和孩子應對與互動,才能夠增進與孩子的親密感、也協助孩子在情緒
Mouring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having the courage to love others. 歐文在書的一開頭寫下的這句,「悲傷是我們有勇氣去愛人所付出的代價」道盡了從他與結縭六十多年的妻子瑪麗蓮開始經歷老年後的身體病痛,以及在妻子身旁陪伴著她嚥下最後一口呼吸
Authentic Happiness 真實的快樂來自於找出並培養你最基本的強項,並在每天的工作、休閒、親子活動中用到它。 能夠活出愉悅、美好、有意義的三種生活,才算是活出完整的生命。 — Martin Seligman 追求幸福、快樂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人生目標,而如何能在每天的生活中感受到真實的
When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 禪修能幫助我們從慣性、無知無覺中醒來,從而觸及生活裡所有自覺以及不自覺的所有可能性。 那麼如何練習呢?有許多方法可以做小小的嘗試。 「放下」:當心中想要抓住甚麼時,立即放下。像是在岸邊觀看,念頭的河流流動。
On Becoming a Person-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該如何面對解決這些來自家庭、工作、各式各樣的人生問題呢?「成為如其所是的自己」。 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好像也透過書中案主表達出來的體悟,得到療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弗蘭克從集中營歷劫到意義治療的誕生,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的生死與惡劣環境的逼迫、在苦痛與絕望中找到生命活下去的意義,並創立了「意義治療法」,幫助世人尋找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p.146 ▓結語   我方才試著要告訴諸位的是:過去和我有過治療關係的人,在他們奮力掙扎著成為自己的過程中,他們的生命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我盡可能詳實地描述了這個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所包念的種種意義。我肯定:這種過程共非只在心理治療中才會發生。我也要說:我所看到的並不夠清晰和完整,因為我對於那
Thumbnail
在諮商室中,「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不知道自己要為什麼而活」是來談者常有的低聲告白。「無意義感」是自古以來常見的心理困擾,嚴重者使人失去存活的意願,這反映著人類普遍渴望生活具有目標、價值、意義及理想。亂世浮生中,更多人開始探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如果你也在旅途中追尋著自己,請溫柔告訴自己不要著急,現在還沒有遇見沒有關係,因為所有的等待、找尋與錯過都只是為了之後那份相遇。 要相信該發生的事情會發生,生命會帶領我們走向屬於我們的美好風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是由曾在集中營存活下來的弗蘭克所著,書中記錄了在集中營遭遇的非人經歷,並創建了「意義治療學」這個新領域。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尋找生活方向的人:對於那些感到迷茫、不知道該往哪裡走的人 2. 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如果你對心理學有興趣,《活出意義來》會給你帶來大量的啟發。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我們通常不會想要對人展示脆弱的一面,甚至於要刻意隱藏。但《重啟人生》的作者Auther Brooks指出,脆弱對人生有益。研究顯示當護理師向病患坦承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時,會更加投入工作,病患也會獲得更多的勇氣,來配合醫護的照護,醫療效果因此更好。曾經被關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心理學家弗蘭克(Victor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佛蘭克博士,一個在納粹集中營倖存的精神醫學家,他經歷了納粹集中營的各種折磨後提出了新的心理治療法:「意義治療」。在書中,他多次引用哲學家尼采的一句話:「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得住。」而這也正是意義療法的主張。
Thumbnail
弗蘭克從集中營歷劫到意義治療的誕生,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的生死與惡劣環境的逼迫、在苦痛與絕望中找到生命活下去的意義,並創立了「意義治療法」,幫助世人尋找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p.146 ▓結語   我方才試著要告訴諸位的是:過去和我有過治療關係的人,在他們奮力掙扎著成為自己的過程中,他們的生命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我盡可能詳實地描述了這個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所包念的種種意義。我肯定:這種過程共非只在心理治療中才會發生。我也要說:我所看到的並不夠清晰和完整,因為我對於那
Thumbnail
在諮商室中,「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不知道自己要為什麼而活」是來談者常有的低聲告白。「無意義感」是自古以來常見的心理困擾,嚴重者使人失去存活的意願,這反映著人類普遍渴望生活具有目標、價值、意義及理想。亂世浮生中,更多人開始探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如果你也在旅途中追尋著自己,請溫柔告訴自己不要著急,現在還沒有遇見沒有關係,因為所有的等待、找尋與錯過都只是為了之後那份相遇。 要相信該發生的事情會發生,生命會帶領我們走向屬於我們的美好風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是由曾在集中營存活下來的弗蘭克所著,書中記錄了在集中營遭遇的非人經歷,並創建了「意義治療學」這個新領域。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尋找生活方向的人:對於那些感到迷茫、不知道該往哪裡走的人 2. 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如果你對心理學有興趣,《活出意義來》會給你帶來大量的啟發。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我們通常不會想要對人展示脆弱的一面,甚至於要刻意隱藏。但《重啟人生》的作者Auther Brooks指出,脆弱對人生有益。研究顯示當護理師向病患坦承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時,會更加投入工作,病患也會獲得更多的勇氣,來配合醫護的照護,醫療效果因此更好。曾經被關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心理學家弗蘭克(Victor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佛蘭克博士,一個在納粹集中營倖存的精神醫學家,他經歷了納粹集中營的各種折磨後提出了新的心理治療法:「意義治療」。在書中,他多次引用哲學家尼采的一句話:「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得住。」而這也正是意義療法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