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特休需要事先告知嗎?遲到就請特休,可以嗎?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請「特休假」需要提前告知嗎?
員工老是遲到就請特休假,可以嗎?
這是法條競合適用跟處理人性的問題!
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對事不對人。
https://www.istockphoto.com

勞基法第 38 條第2項
前項之特別休假期日,由勞工排定之。但雇主基於企業經營上之急迫需求或勞工因個人因素,得與他方協商調整。
  • 在105年底修法後,已將特別休假的日期「排定權」交給員工,員工一旦排定特休就屬形成權,不需要經過雇主同意就能夠生效。勞工朋友們仍應該事先告知雇主,不應濫用這個權利影響公司正常營運。
  • 從條文看是指“任何時候”。也沒有明確規定特休須於幾日前提出。
勞基法第 43 條
勞工因婚、喪、疾病或其他正當事由得請假;請假應給之假期及事假以外期間內工資給付之最低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不包括特休假,當也不適用勞工請假規則
另注意
  • 法律並未賦予雇主對於勞工提出之請假具有「准駁權」,僅得確認勞工請假是否具有正當理由。「是勞工依法得請求雇主給予病假者,一旦事前對雇主表示請假之理由及日數,即行使其法定請假權利,雇主並無准駁給假之權限。」(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9年度勞簡上字第9號民事判決可資參照)。
  • 雖無「准駁權」,雇主仍可制定請假流程作為勞工出缺席之依據
  • 勞工請假應遵守相關規則完成請假,倘勞工請假未附相關證明文件或是未完成請假程序而逕自放假,即屬未完成請假而構成曠職,「勞工於有事故,必須親自處理之正當理由時,固得請假,然法律既同時課以勞工應依法定程序辦理請假手續之義務。則勞工倘未依該程序辦理請假手續,縱有請假之正當理由,仍應認構成曠職」(最高法院97年台上字第13號民事判決)。
小結1
➠特休假是勞工的排定權也是形成權,“任何時候”都可以提沒有明確規定特休須於幾日前提出。
https://www.istockphoto.com

勞基法第 70 條
雇主僱用勞工人數在三十人以上者,應依其事業性質,就左列事項訂立工作規則,報請主管機關核備後並公開揭示之:
一、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國定紀念日、特別休假及繼續性工作之輪班方法。
包括特休假喔,所以可以在工作規則規範請特休假的程序。
工作規則經雇主公開揭示,而勞工於知悉後,未為反對意思表示,並繼續為雇主提供勞務,應認默示承諾該工作規則內容,而使該工作規則產生附合契約之效力,即屬於勞資雙方兩造僱傭契約內容一部,勞雇雙方自應受其拘束(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187號判決參照)。
勞基法施行細則第 7 條
勞動契約應依本法有關規定約定下列事項:
二、工作開始與終止之時間、休息時間、休假、例假、休息日、請假及輪班制之換班。
勞動部104年05月04日勞動條3字第1040130742號函
勞工請假時,若以通訊軟體(如:Line)告知雇主請假理由及日數,事後仍應依工作規則之規定或勞動契約之約定辦理請假手續。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3號民事判決
勞工倘未依該程序辦理請假手續,縱有請假之正當理由,仍應認構成曠職,得由雇主依法終止雙方間之勞動契約,始能兼顧勞、資雙方之權益。
裁判字號:81 年台上字第 127 號
勞動基準法第十二條第一項第六款所謂「繼續曠工」,係指勞工實際應為 工作之日無故繼續不到工者而言,其受核准請假之日,不得併予計入繼續曠工之範圍,亦不因其中間隔有該請假日而阻卻其繼續性。
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6款
勞工有左列情形之一者,雇主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
六、無正當理由繼續曠工三日,或一個月內曠工達六日者。
小結2
➠特休假,可以在工作規則暨勞動契約規範請特休假的程序。屬於勞資雙方僱傭契約內容一部,勞雇雙方自應受其拘束。
https://www.istockphoto.com

內政部(76)台內勞字第 469940 號函
勞動基準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之特別休假,原則上以日為計算單位
  • 上開釋示僅係原則性規定,若經勞資協商後,以全日、半日甚或以時計算均無不可。
➠這裡就有學問了喔:公司是要用勞基法第38條還是要用勞基法第70條去規範,就會有不同的法律效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4會員
487內容數
別人總是晴空萬里,為什麼您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切從情境式管理開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鄒靜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勞基法第15條之1有關「最低服務年限約款」規定:「未符合下列規定之一,雇主不得與勞工為最低服務年限之約定: 一、雇主為勞工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並提供該項培訓費用者。 二、雇主為使勞工遵守最低服務年限之約定,提供其合理補償者。」(第1項)、 「前項最低服務年限之約定,應就下列事項綜合考量,不得逾合理範圍
裁判字號:三重簡易庭 108 年度重簡字第 433 號民事判決 裁判日期:民國 109 年 07 月 10 日 裁判案由: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 原   告 鄭00 被   告 李00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事 實 及 理 由 原告起訴主張 105年10月7日前往被告擔任董事之「問題甲國
問題與情境 員工通勤職業傷害,醫囑宜休養7天。期間原班別已排定例假日跟休息日,員工可以主張原班表的例休要挪移,合理嗎? 如果合理,法令規定在那裡呢? 若不合理,又怎麼論述呢? 問題爭點 醫囑宜休養7天,期間可以變更嗎?當然不行啊! 已經排定的班表,員工可以單方主張挪移?當然也不行啊! ➠挪移班表部份
勞保法律關係之發生與終止,均繫於投保單位之通知(勞工保險條例第11條參照),➤應屬行政契約性質。 相關法律規定如下 ➦《勞工保險條例第11條》 符合第六條規定之勞工,各投保單位應於其所屬勞工到職、入會、到訓、離職、退會、結訓之當日,列表通知保險人;其保險效力之開始或停止,均自應為通知之當日起算。但投
新聞個案:新進勞工6月中在桃園一間食品公司上班,7月只上2天半,隨即請了事假、病假,到了7月8日即不知去向。老闆火大,以曠職開除員工,並表示曠職1天要扣3日薪,決定不敘薪。員工不滿沒拿到2天的薪水,向桃園市政府申訴,市府以違反勞動基準法,裁罰公司2萬元,公司不服,興訟抗罰,二審最高行政法院認為,公司
問題 勞工於 4/30離職退保, 申請傷病給付日期在6月,得否請領傷病給付? 相關法令規定 勞工保險條例 第 33 條 被保險人遭遇普通傷害或普通疾病住院診療,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正在治療中者,自不能工作之第四日起,發給普通傷害補助費或普通疾病補助費。 第 35 條 普通傷害補助費及普通
勞基法第15條之1有關「最低服務年限約款」規定:「未符合下列規定之一,雇主不得與勞工為最低服務年限之約定: 一、雇主為勞工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並提供該項培訓費用者。 二、雇主為使勞工遵守最低服務年限之約定,提供其合理補償者。」(第1項)、 「前項最低服務年限之約定,應就下列事項綜合考量,不得逾合理範圍
裁判字號:三重簡易庭 108 年度重簡字第 433 號民事判決 裁判日期:民國 109 年 07 月 10 日 裁判案由: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 原   告 鄭00 被   告 李00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事 實 及 理 由 原告起訴主張 105年10月7日前往被告擔任董事之「問題甲國
問題與情境 員工通勤職業傷害,醫囑宜休養7天。期間原班別已排定例假日跟休息日,員工可以主張原班表的例休要挪移,合理嗎? 如果合理,法令規定在那裡呢? 若不合理,又怎麼論述呢? 問題爭點 醫囑宜休養7天,期間可以變更嗎?當然不行啊! 已經排定的班表,員工可以單方主張挪移?當然也不行啊! ➠挪移班表部份
勞保法律關係之發生與終止,均繫於投保單位之通知(勞工保險條例第11條參照),➤應屬行政契約性質。 相關法律規定如下 ➦《勞工保險條例第11條》 符合第六條規定之勞工,各投保單位應於其所屬勞工到職、入會、到訓、離職、退會、結訓之當日,列表通知保險人;其保險效力之開始或停止,均自應為通知之當日起算。但投
新聞個案:新進勞工6月中在桃園一間食品公司上班,7月只上2天半,隨即請了事假、病假,到了7月8日即不知去向。老闆火大,以曠職開除員工,並表示曠職1天要扣3日薪,決定不敘薪。員工不滿沒拿到2天的薪水,向桃園市政府申訴,市府以違反勞動基準法,裁罰公司2萬元,公司不服,興訟抗罰,二審最高行政法院認為,公司
問題 勞工於 4/30離職退保, 申請傷病給付日期在6月,得否請領傷病給付? 相關法令規定 勞工保險條例 第 33 條 被保險人遭遇普通傷害或普通疾病住院診療,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正在治療中者,自不能工作之第四日起,發給普通傷害補助費或普通疾病補助費。 第 35 條 普通傷害補助費及普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勞資關係中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雙方的權利義務。勞動契約屬於雙務契約,勞工提供勞務以獲得工資,同時僱主則有支付工資的義務。當勞工依法請假免除出勤義務,該請假時段未提供勞務,確可能無法請求工資(視假別而定),但請假並不會影響其他「已工作」的時段,既然已完成勞務給付義務,自然有該時段工資請求權。
Thumbnail
本篇來帶大家了解勞工請假的相關規定,像是請假須附證明嗎?需要提前請嗎?女性可以請生理假嗎?並因應這次凱米颱風,順道講解颱風假究竟是什麼呢!千萬不要錯過唷!
Thumbnail
特別休假,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好、建議採週年制: 1.曆年制很可能產生遲延給假的狀況 2.曆年制需要計算日數,不像週年制固定日數 3.曆年制會產生畸零時數,公司請假單位可能無法配合 4.HR工作者需要具備解釋制度的能力,且勞工需要願意接受HR的解釋 5.曆年制最終(勞工離職時),還是要回歸週年制度驗算
Thumbnail
請假是法律明文所賦予勞工的權利,因此雇主無法否準合法行使請假權利。然而,若公司確實有制定明確、合法且可執行的請假程序,則勞工於請假時應該配合相關程序辦理,若無正當理由拒絕依規定請假,仍可能視為「未請假」而構成「曠職」喔。
Thumbnail
勞工自主加班是否能請求加班費,應回歸「工作時間」的定義,如果可以被認定屬於工作時間(即在雇主指揮監督下提供勞務),自然有請求加班費的可能與依據;而雇主對於工作場所與勞工都具備管理權,因此當雇主明知勞工滯留工作現場,卻沒有相應的行為時,就很可能被認為是雇主默示同意勞工的加班喔!!
Thumbnail
特別休假由勞工排定,僱主無權阻擋、阻礙或強制排定休假。勞動基準法第38條第2項規定特別休假期日由勞工排定,僱主只能提出協商的權力,無法強制排定。如果勞工是基於自由意願、自行選擇參加員工旅遊,並且同意使用自己的假別即無違法,但僱主若是強制員工參加旅遊且要求請假就屬於違法的行為。
Thumbnail
留職停薪是指勞工無需提供勞務、僱主無需支付工資的狀態。根據最高法院的判決,除了特定情況,僱主有權準駁勞工的留職停薪申請。在申請留職停薪前,勞工需確認是否符合法定規定,以免僱主有權解僱。
Thumbnail
最近剛好碰到一個案例,僱主與員工約定10月10日國定假日調移至11月5日,結果員工做到10月31日就離職了,僱主是否須要返還員工國定假日呢?勞動部對此事的解釋引發了爭議,文章分析了勞基法的相關規定以及國定假日的意義。
Thumbnail
於106年勞基法的修正中,雖然多數人關注焦點都在「1例1休」,雖然吵得沸沸揚揚,但至今還是很多人搞不清楚例假與休息日,不過比起例假與休息日的變更而言,更大的變化與影響其實是在於「特別休假」的規範喔!!
Thumbnail
勞動基準法並不是唯一處理勞資關係的法規範,勞資關係的權利義務透過不同的法規交織而成。針對行政、司法機關如何看試用期,進行介紹。此外,文章還提及約定試用期的目的、試用期是否影響勞工的身分以及試用期解僱的相關內容。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勞資關係中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雙方的權利義務。勞動契約屬於雙務契約,勞工提供勞務以獲得工資,同時僱主則有支付工資的義務。當勞工依法請假免除出勤義務,該請假時段未提供勞務,確可能無法請求工資(視假別而定),但請假並不會影響其他「已工作」的時段,既然已完成勞務給付義務,自然有該時段工資請求權。
Thumbnail
本篇來帶大家了解勞工請假的相關規定,像是請假須附證明嗎?需要提前請嗎?女性可以請生理假嗎?並因應這次凱米颱風,順道講解颱風假究竟是什麼呢!千萬不要錯過唷!
Thumbnail
特別休假,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好、建議採週年制: 1.曆年制很可能產生遲延給假的狀況 2.曆年制需要計算日數,不像週年制固定日數 3.曆年制會產生畸零時數,公司請假單位可能無法配合 4.HR工作者需要具備解釋制度的能力,且勞工需要願意接受HR的解釋 5.曆年制最終(勞工離職時),還是要回歸週年制度驗算
Thumbnail
請假是法律明文所賦予勞工的權利,因此雇主無法否準合法行使請假權利。然而,若公司確實有制定明確、合法且可執行的請假程序,則勞工於請假時應該配合相關程序辦理,若無正當理由拒絕依規定請假,仍可能視為「未請假」而構成「曠職」喔。
Thumbnail
勞工自主加班是否能請求加班費,應回歸「工作時間」的定義,如果可以被認定屬於工作時間(即在雇主指揮監督下提供勞務),自然有請求加班費的可能與依據;而雇主對於工作場所與勞工都具備管理權,因此當雇主明知勞工滯留工作現場,卻沒有相應的行為時,就很可能被認為是雇主默示同意勞工的加班喔!!
Thumbnail
特別休假由勞工排定,僱主無權阻擋、阻礙或強制排定休假。勞動基準法第38條第2項規定特別休假期日由勞工排定,僱主只能提出協商的權力,無法強制排定。如果勞工是基於自由意願、自行選擇參加員工旅遊,並且同意使用自己的假別即無違法,但僱主若是強制員工參加旅遊且要求請假就屬於違法的行為。
Thumbnail
留職停薪是指勞工無需提供勞務、僱主無需支付工資的狀態。根據最高法院的判決,除了特定情況,僱主有權準駁勞工的留職停薪申請。在申請留職停薪前,勞工需確認是否符合法定規定,以免僱主有權解僱。
Thumbnail
最近剛好碰到一個案例,僱主與員工約定10月10日國定假日調移至11月5日,結果員工做到10月31日就離職了,僱主是否須要返還員工國定假日呢?勞動部對此事的解釋引發了爭議,文章分析了勞基法的相關規定以及國定假日的意義。
Thumbnail
於106年勞基法的修正中,雖然多數人關注焦點都在「1例1休」,雖然吵得沸沸揚揚,但至今還是很多人搞不清楚例假與休息日,不過比起例假與休息日的變更而言,更大的變化與影響其實是在於「特別休假」的規範喔!!
Thumbnail
勞動基準法並不是唯一處理勞資關係的法規範,勞資關係的權利義務透過不同的法規交織而成。針對行政、司法機關如何看試用期,進行介紹。此外,文章還提及約定試用期的目的、試用期是否影響勞工的身分以及試用期解僱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