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1|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正向教養| 用鼓勵提升孩子的歸屬感

感謝財團法人台中市私立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邀請,這是我第二次來到豐原親子館,分享關於「正向教養」親子講座囉!

這次三小時的講座內容,是針對6-18歲,包含兒童與青少年的教養,我將內容分為三部分:

  1. 育兒:父母扮演「教師」的角色,幫助孩子學習如何成長。在這一段落,聊聊如何建立孩子的學習動機,培養正向的成長心態。
  2. 癒兒:父母扮演「心理師」的角色,療癒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挫折。在這一段落,聊聊如何滿足孩子的內在需求,練習接納自己與孩子的不完美。
  3. 遇兒:父母扮演「人生旅伴」的角色,見證與孩子走過的每一個風景。在這一段落,聊聊數位時代的教養,如何面對數位科技對孩子的影響與父母的因應,培養適切的陪伴心態。



育兒: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

當父母願意相信孩子,試著把成長的機會留給孩子,也把成長的功勞也歸於孩子時,孩子就能寫下一篇又一篇「有能力的自己」的故事,成為自己人生的專家。~《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專家》

出社會工作的你,還在上課學習嗎?你學習是為了什麼呢?也許,你想要獲得更好的薪水,但你也很可能只是為了單純的快樂。

在《陪伴孩子高效學習》書中,提到學習的四大動機:情感、價值、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

  1. 情感:學習的過程是否有趣?越有趣,學習動機越強。
  2. 價值:學習能帶來什麼好處?越有好處,學習動機越強。
  3. 自我效能:我有能力完成嗎?越覺得自己能夠完成,學習動機越強。
  4. 自我控制:學習時我的身心狀態穩定嗎?狀態越是穩定,學習動機越強。

如果,你參加一場講座,你的學習動機是來自於上述的什麼呢?

若是父母能夠從這四個角度,來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動機,孩子就越有動力讀書,父母就不用一直在旁邊念來唸去的啦!


癒兒:如何療癒孩子的挫折感?

我深深相信著,一個人要有陰影,才能活得真實;我也相信一個人要有陰影,才能活得立體;更相信一個人要有陰影,才能活在陽光下揮灑生命的汗水。~《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專家》

你在教養上,最大的挫折是什麼呢?對我來說,最常碰到的挫折是,很難與伴侶或家人達成共識,一起用同樣的態度與方式教養孩子。

在《不想上班症候群》提到職業倦怠的三部曲,無力感、無助感和無望感,其實和《說不出口的,最需要被聽懂》書中提到了幸福三元素,包含價值感、歸屬感與希望感是相互呼應的。

  1. 價值感:個人與自己的關係,喜歡自己及覺得好不好的主觀感受,對自己是有信心,雖然仍會因為失敗感到挫折,但是失敗為正常現象,能夠自我反省,檢討行動策略,開放接受別人的建議。。若是沒有價值感,對自己就會感到無力。
  2. 歸屬感: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感受到被愛、接納、理解,部會擔心自己表現不好就被否定、被遺棄,也比較能忍受孤獨與寂寞。若是沒有歸屬感,自己就會感到無助。
  3. 希望感:個人與未來的關係,對學業、人際、生活充滿了期待,好奇未來的自己。希望感就像燈塔一樣,在漫長且充滿未知的人生旅途中,指引孩子朝特定的方向前進。若是沒有希望感,則會感到無望。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遭遇挫折,而孩子也是,若做父母的,提供足夠的歸屬感,以及放手讓孩子建立屬於自己的價值感、希望感,那我們就有機會去療癒孩子的成長痛。



遇兒:如何陪伴孩子面對科技網路

對孩子來說,陪伴永遠是最美好的禮物,而我們終將老去,孩子的陪伴將是自己最浪漫的告別式。~《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專家》

你每天平均使用網路的時間有多久?你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有多久?這兩者的時間,哪一個比較多呢?

如今,網路發達、人手一機,網路變成陪伴人類的工具,但同時也剝奪了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同時,如何管理孩子使用網路、如何避免網路的分心誘惑、如何陪伴孩子認識網路世界等,都是父母需要去學習與思考的部分。

在《脫癮而出不迷惘:寫給網路原生世代父母的教養書》一書中提到數位教養的三大指導原則:

  1. 3C網路是工具而不是玩具:善用網路獲得新知、發展嗜好和解決問題,避免花過多的心力在網路世界中找樂子或打發時間。
  2. 使用網路的自我控制能力需從小培養起:使用網路本身沒錯,但孩子大腦發展還未成熟,自制力有限,孩子需要父母的循循善誘,但請父母以身作則,做好自我控制,避免自己也沉迷於網路世界當中。
  3. 有品質的陪伴是最終解方:請父母務必積極與孩子建立良善且信任的親子關係,即使孩子深受網路的吸引,但現實生活中有一個愛他、欣賞他、肯定他、重視他的父母,他會甘願離開網路,回到現實生活中的!

雖然我們可以感謝網路,暫時替父母接住了孩子,父母可以有機會喘口氣,但切記別讓網路成為孩子的唯一旅伴了!

當我們花時間陪伴孩子時,父母可以留意自己是否站在上對下的位置,建議孩子應該如何做、判斷孩子是對還是錯、診斷孩子哪裡有問題。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陪伴,而是一種批判。

我提倡一種生命式的陪伴,別過度的干涉孩子的選擇、別提供不請自來的建議,我們只是和孩子站在一起,看見他所看見的風景,感受他所吹的風,淋他所淋到的雨,陪伴孩子一起走過生命中的風風雨雨。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或分享,
當然也歡迎您用贊助,鼓勵我的文字創作唷!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親子講座/工作坊邀約:waiting10722@gmail.com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