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爾練習W7:覺察自己應對姿態裡的情緒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管小孩看平板」這件事,是我現階段最容易與孩子出現情緒衝突的時刻。

讓孩子看平板的時間從1天10分鐘1次,慢慢增加現在的1天15分鐘3次,隨著孩子成長、對新事物的渴求,不得不一直放寬規範。

平常是用計時器來計時,但,孩子愈大愈會「自我彈性」;媽咪不在,就可以多看幾分鐘……媽咪在,但沒聽到計時器,也可以多看幾分鐘……

我希望可以培養小孩「有使用3C的自制力」。所以,有時,不是我沒聽見計時器響,而是我期望小孩可以自己停,所以我沒出聲提醒。

一開始,小孩很自制,似乎被計時器嚇到般地立即關掉影片,結束平板時間。

但隨著年紀漸長,裝傻的時間越來越長,有時,我一忙沒注意,他們就這麼一直看下去。直到我發現,常常是二、三十分鐘過去了。

「為什麼又超過時間?超過時間很多了吧。」我說。

「好像是。」哥哥說。

「什麼好像是,明明就是。扣下一次的時間。」我說。

「不要。」哥哥說。

「哪有不要的。當初我們討論好的規則就是這樣。」我說。

「不管,我就是不要。」哥哥冷冷地說完,轉身走掉。

有幾次,把哥哥叫住,叫他回來聽道理;也有幾次,硬碰硬,規定就是規定。我的應對姿態,有說理、有指責,而我的語氣火氣指數,則與他們拖延超過的時間呈正比。

崇建老師說,這堂課是要「覺察自己應對姿態裡的情緒」。

這個「管小孩玩平板」的生氣日常,應該很適合用來“覺察”。

我的應對姿態,當然是指責、說大道理。而我的情緒最明顯的就是「生氣」。

仔細想想,生氣時,內心劇場其實是非常複雜的……

生氣;對於孩子沒遵守共同討論的規範,覺得生氣。

擔心;對於孩子沒有好好保護自己視力,覺得擔心。

憤慨;相較其他規範更嚴謹的家庭而言,孩子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覺得憤慨。

無奈;對孩子再好、就算我是他媽,也沒辦法讓孩子完全聽從我所定的規則或意見。

後悔;早知道就不要放寬規範,放寬規範並無助於自制力培養…

恐懼;罵完小孩就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太嚴、或口氣太重,會不會不知覺造就孩子心中的某些冰山…

自責;沒能好好安排孩子的休閒,所以才讓孩子玩了平板就不放…

委屈;為了以身作則,白天我都盡量忍耐不看手機或平板了,為什麼孩子還是沒有自制力?

原來,我的生氣姿態,裡頭有這麼多的「情緒成份」。

經過了第6課覺察感受,我決定不去想解決方案、不去想如何解決孩子看平板的問題,我決定來好好地、仔細地體驗一下,我「生氣」背後這麼多的「情緒、感受」所帶來的生命訊息……

規範。愛惜身體。身在福中不知福。

有孝無順。千金難買早知道。

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以身但作不了則。

這些「感受關鍵字」,讓我想起了《內心小孩》提的「記憶重播」;怎麼這些源自於罵小孩的情緒的關鍵字,與此刻囚困我心靈的關鍵字不謀而合?

規範:我愛規範,我愛規範帶給我的安全感;但遵守了四十餘年的規範,當個好學生、好員工、好女兒、好老婆,卻怎麼沒有帶我到夢想中的生活……我覺得自己被「規範」所騙……但我依然為孩子定下規範,卻沒有信心這樣的規範是不是就一定能為孩子帶來什麼,或是避免什麼?

愛惜身體:與孩子相比,我在孩子睡著後,在光線微亮的房間裡滑著手機,難道我就有好好愛惜的視力?孩子上學後,我有了空檔,多半也是作自己的娛樂,並沒有培養什麼運動習慣,難道我就有好好愛惜身體?

身在福中不知福:婚後因故住娘家的我,受著爸媽照顧,連房租也不用付,但仍不時感到抱怨,這樣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吧。

有孝無順:住娘家的我,認真煮飯、洗衣、整理、關心爸媽身體……但,有時,遇到情緒爆發、對著爸媽大聲講話的場景,還是有一股不孝女的自責油然而生。

千金難買早知道:早知道,我不要去台北發展就好了……後悔藥真是苦中苦,但我就是很愛拿來吃……

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只要事情不如預期,我會開始檢討自己,覺得是自己作得不夠好。

以身但作不了則:我擅自以「愛」之名,委屈自己來「以身作則」,殊不知,以身作了一個無感之則,除了委屈了自己之外,其實是毫無成效。

原來,我氣的不只有孩子……還有那些矛盾的自己。

原來,我這麼不原諒自己。

我不能原諒自己不想遵守規範。

我不能原諒自己不愛惜身體。

我不能原諒自己竟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不能原諒自己怎麼可以只有孝卻無順。

我不能原諒自己老是在後悔。

我不能原諒自己總是在犯錯。

我不能原諒自己自私。

我可以不原諒自己嗎?我的腦袋會一分為二、炸裂開來嗎?

腦袋或許不會炸裂,但,我的內心,一定會不斷被拉扯、糾結、痛苦、囚困……

那如果我原諒了自己,我就會變成一個惡人,還是罪人了嗎?

我要當一個「內心拉扯糾結的聖人」?還是「內心平靜的罪人」?

因為經歷過「內心拉扯糾結直到情緒洪流爆發」那種與親愛家人語言衝突、相互傷害的心痛場景,於是,「內心平靜」這四個字的呼喚,對我而言,已全然壓制「罪人」的顧忌;我不在乎我是不是罪人,我只希望,我的內心,可以平靜。

所以,我必須原諒我自己,那怕,全世界都不原諒我。

我想,我並不需要擁有全世界的支持來獲得內心平靜,我只需要一個人的支持就夠了,那個人,就是「我自己」。


延伸閱讀:

其他:

avatar-img
8會員
18內容數
「薩提爾練習」指的是李崇建老師的《一週一練習,一年學會冰山理論》有聲書;W1代表第1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娃找艾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是活在感受裡,而不是目標裡。」真是當頭棒喝。 我超愛設定目標的,雖然常常達不到。 但總覺得,人生,怎麼可以沒有目標? 「達不到」是一件事,但「沒有目標」又是另一件事。
我最常打斷別人與我對話的話就是:「所以咧?重點是?」 我對那種講話描述很多細節、又一直不講結論、聽不出目的的對話,很不耐煩。 這週,我兒子拿他寫的音樂簿,跟我說明1拍音符長這樣、1/2拍長那樣、1/4拍……的音符,
專注傾聽他人,這太老生常談了。 但其中崇建老師說的一段話,衝擊到我了:「如果一個人不曾被好好的傾聽,那這個人可能就沒辦法好好傾聽別人。」 回想過去,竟找不到「自己被好好傾聽」的記憶…… 不管是學生時期還是在職場,週遭朋友常跟我倒心情垃圾,我很擅長安慰人,也常常幫忙想辦法,有時朋友話匣子一開,聊
本週的主題是「好奇」。 自從習得「好奇」的重要,我就刻意提醒自己:對話,要從「好奇」開始。 但是,在別人身上運用「好奇」,我常常失敗。 當我看到先生因為小事責罵小孩,我用很平常心的語氣,帶著好奇,問他說:「我很好奇…你小時候你媽媽是不是也這樣罵你?」 我先生當場對我沒好氣的說:「我罵小孩跟我
多年前就拜讀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對話練習》,在當年是知名暢銷書,但我,無感。 直到,遇見了《內在小孩》一書,才彷彿從厚磚牆鑿了一個小洞,慢慢透出「自己」的微光。 我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點點滴滴地「清理」,逐感逐字地面對,寫下有關自己的曾經。 後來,又才重新遇上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冰山理論。
幾週前,因為覺得自己情緒管理太差,於是我下單了《李崇建:一週一練習,一年學會冰山理論》有聲書。而且下定了決心,要跟著這個主題一週一週地好好練習。 這是第一週的練習:「在客觀事實裡陳述」。
「人是活在感受裡,而不是目標裡。」真是當頭棒喝。 我超愛設定目標的,雖然常常達不到。 但總覺得,人生,怎麼可以沒有目標? 「達不到」是一件事,但「沒有目標」又是另一件事。
我最常打斷別人與我對話的話就是:「所以咧?重點是?」 我對那種講話描述很多細節、又一直不講結論、聽不出目的的對話,很不耐煩。 這週,我兒子拿他寫的音樂簿,跟我說明1拍音符長這樣、1/2拍長那樣、1/4拍……的音符,
專注傾聽他人,這太老生常談了。 但其中崇建老師說的一段話,衝擊到我了:「如果一個人不曾被好好的傾聽,那這個人可能就沒辦法好好傾聽別人。」 回想過去,竟找不到「自己被好好傾聽」的記憶…… 不管是學生時期還是在職場,週遭朋友常跟我倒心情垃圾,我很擅長安慰人,也常常幫忙想辦法,有時朋友話匣子一開,聊
本週的主題是「好奇」。 自從習得「好奇」的重要,我就刻意提醒自己:對話,要從「好奇」開始。 但是,在別人身上運用「好奇」,我常常失敗。 當我看到先生因為小事責罵小孩,我用很平常心的語氣,帶著好奇,問他說:「我很好奇…你小時候你媽媽是不是也這樣罵你?」 我先生當場對我沒好氣的說:「我罵小孩跟我
多年前就拜讀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對話練習》,在當年是知名暢銷書,但我,無感。 直到,遇見了《內在小孩》一書,才彷彿從厚磚牆鑿了一個小洞,慢慢透出「自己」的微光。 我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點點滴滴地「清理」,逐感逐字地面對,寫下有關自己的曾經。 後來,又才重新遇上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冰山理論。
幾週前,因為覺得自己情緒管理太差,於是我下單了《李崇建:一週一練習,一年學會冰山理論》有聲書。而且下定了決心,要跟著這個主題一週一週地好好練習。 這是第一週的練習:「在客觀事實裡陳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孩子的規律性之我的觀察 我的孩子很規律性的七個月、一歲七個月、兩歲七個月左右都會有一段讓我時時腦充血時期,有人說是敏感期也有叛逆期的說法,但每年這時期後,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總會陡坡快速成長,因此猜測這個內在與行為的需求可能在整合過去的種種蓄積能量。大家可以觀察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這種週期,相信每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母親的孩子遭遇突然調課的狀況,以及孩子對於練琴時間的堅持和需求。文章中呈現了母親如何處理孩子情緒爆發的過程,以及對於未來課程安排的想法。這是一篇關於家庭教育和親子關係的事件呈現。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正當您焦慮於孩子沉迷螢幕之際,這篇文章將提供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與您和孩子一起重新定義 3C 產品的使用方式。 忘掉傳統的命令或禁令吧,我們將探討如何透過溝通與互相尊重,引導孩子自主管理螢幕時間。從設定共同目標到寓教於樂的家庭活動,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智慧而非強制,為孩子塑造一個更健康、更均衡的數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孩子的規律性之我的觀察 我的孩子很規律性的七個月、一歲七個月、兩歲七個月左右都會有一段讓我時時腦充血時期,有人說是敏感期也有叛逆期的說法,但每年這時期後,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總會陡坡快速成長,因此猜測這個內在與行為的需求可能在整合過去的種種蓄積能量。大家可以觀察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這種週期,相信每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母親的孩子遭遇突然調課的狀況,以及孩子對於練琴時間的堅持和需求。文章中呈現了母親如何處理孩子情緒爆發的過程,以及對於未來課程安排的想法。這是一篇關於家庭教育和親子關係的事件呈現。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正當您焦慮於孩子沉迷螢幕之際,這篇文章將提供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與您和孩子一起重新定義 3C 產品的使用方式。 忘掉傳統的命令或禁令吧,我們將探討如何透過溝通與互相尊重,引導孩子自主管理螢幕時間。從設定共同目標到寓教於樂的家庭活動,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智慧而非強制,為孩子塑造一個更健康、更均衡的數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