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執行一個工作的專案,執行的結果很不理想,跟預期的落差滿大,覺得很自責,感覺自己辜負了合作的案主的期待。
剛好最近在練習接納自己這個課題,我覺得什麼情況下最難接納自己呢?
我覺得就是像這樣的時刻。
當自己所做的事,跟自己期待的結果不符合,我往往會第一時間就責備自己。
「天啊!我怎麼這麼糟糕?這些事都做不好。」
「我怎麼可以把事情搞砸?」
像這樣各種批評自己的聲音,不斷在心裡迴盪,可以持續一整天,甚至蔓延好幾週、好幾個月。
這樣的自責,雖然有帶著檢討反省自己的心態,但仔細想想這真的對事情有幫助嗎?
要如何避免自己落入「只有檢討,沒有改進的行動」的窘境呢?
當我把焦點不斷放在「我把事情搞砸了」「我好爛」,很有可能就陷入這個對自己失望的狀態不可自拔,而沒有力氣再修正錯誤,或是沒有勇氣再次嘗試,面對過往的挫敗。
因為過去的我把失敗連結到自我形象,認為自己做不好事情,代表自己是個糟糕的人、不值得被愛的人。而陷入自我形象低落的我,就會沒有勇氣面對失敗的自己。
就像一個人朝著目標前進,但路途中不幸摔倒了,結果就在原地怪自己「唉呀!我怎麼那麼笨?」「唉呀!我太糟糕了,居然路都走不好。」
然後就也不做進一步處理,就僅僅是躺在原地一動也不動,因為害怕再次摔倒,因為對自己失去信心。
但若是能將焦點放在「怎麼樣才是對事情最好的發展?」
「雖然結果不理想,但能如何改進彌補?」結果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雖然摔倒,但是可以想辦法盡快處理傷口,或是尋找救兵來支援,給自己一點時間休息養傷也可以,復原後願意再次爬起來,勇往直前。
即使這條路曾經摔了傷,但知道自己的能力不會一直都這樣,只要願意再次嘗試,一定會進步,一定有辦法可以克服。
史丹佛大學學者Carol Dweck在教育心理研究中提出,人的兩種心態思維模式: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與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這兩種心態模式是如何呢?
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靠努力來學習,不斷進步成長,相較固定型思維者更願意面對挑戰與嘗試錯誤,因為相信自己可以從這些困難挑戰中,不斷突破達到成果。
比較相信人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他們相信聰明才智、能力無法靠後天改變,這類型的人遇到困難挑戰容易退縮與放棄,較傾向做自己能力之內的事,。也容易用二分法來看待事情結果,不是成功就是失敗。
當我們願意用成長型的思維,來看待自己的失敗,就不會一直陷入純自責,而沒有成長進步,反而更願意嘗試,並且知道這個失敗不是終點,而是中途的練功場,讓自己朝目標更進一步的必經之路。
現在的我相較於之前,比較能夠用成長型思維來面對自己的挫折。
當遇到事情結果不理想時,我會在心裡有另一個教練的聲音,就像運動選手的教練那樣,好的教練會明白選手當下的狀態,並且評估當下適合給予鼓勵陪伴,或是直接給策略。
我知道自己在情緒中,很難把事情處理好,也難以做出客觀理性的判斷。
所以我在第一時間,會先感受與整理自己的情緒,並試著表達出來:「你現在感到對自己失望嗎?」「因為你真的很想把事情做好,對吧?」「你害怕別人因為這件事而對你有不好的評價。」
然後給自己一些鼓勵:
「你有這樣想努力的心真的很棒!」
「你會害怕很正常,但事情沒有做好並不代表你沒有價值。」
「這次的結果雖然不理想,但我們還可以再試試看!」
接著透過提問、反思來和自己討論下一步可以怎麼做,可以把事情彌補改進,也可以讓自己更成長的方法。
「這個方法嘗試後行不通,那我們還可以怎麼做?」
「怎麼做才是對事情最好的發展?」
「哪一件事需要優先處理?」
「有誰可以協助處理嗎?或是哪裡可以找資源?」
當開始用可以「解決問題」的提問,來取代「鑽牛角尖」的提問。
以解決問題為目的,從不同面向去思考達到目標的路徑。
例如: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什麼?、該如何做?、可以找誰討論? 、要避免哪些可能發生的錯誤?哪部分需要優先處理?.....
以抱怨、發洩為目的,無法對事情有實質的幫助。
例如:為什麼我那麼爛?我是不是永遠無法成功?為什麼我那麼雖?.....
解決問題的提問,可以幫助我做更多思考,腦海中自動會浮出許多靈感與答案,就算不知道答案,也有了可以找答案的方式,這樣執行下來,我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了:)
❤️今日感恩的事:
1. 婆婆做了好吃的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