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自動化追蹤降低追蹤所引發的員工負面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本文延續拉文德蘭助理教授的研究,該研究載於《組織行為與人類決策過程》中(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題為〈人類評判,演算法引導:行為追踪接受的心理學〉(Humans judge, algorithms nudge: The psychology of behavior tracking acceptance)。

研究深入探討了使用行為追蹤技術,追蹤員工各項工作指標可能引起的員工擔憂,以及可能產生的自主權侵犯認知。

為了更深入了解企業進行地點追蹤可能引起的負面情緒,該研究進行了共五項實驗,最終歸納出以下結論。

如何減少員工負面情感

首先,實驗顯示相對於人工操作的追蹤,人們更偏好自動化追蹤方式。這是因為自動化追蹤消除了人為參與,減少了對潛在負面評估的擔憂,同時提高了被追蹤者的自主性認知。

此外,員工常擔心企業可能根據追蹤結果作出獎懲相關的決策。因此,該研究建議企業在使用自動化追蹤的同時,應清楚表明追蹤結果僅用於資訊目的,例如了解員工需要改進的方面,以最大化員工的內在動機。

接著,研究針對回饋品質與可信度進行了探討。

在回饋品質的評分上,自動化追蹤與人工追蹤之間並無顯著差異,表示參與者認為這兩種追蹤方式提供了相似品質的回饋內容。

然而,兩者在回饋的可信度上存在顯著差距。研究結果顯示參與者認為自動化追蹤更能提供公正且可信賴的回饋。

最後,該研究強調隨著互聯網設備的不斷增加,將引入更多資訊安全的挑戰。儘管人們可能逐漸習慣侵入性的追蹤技術,但在開放自身接受密集監視之前,應提前考慮更深層次且複雜的追蹤,可能會對自己長期所帶來的各種影響。

黃揚博(政大企研碩士、識商創辦人)、羅凱揚(台科大企管博士)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Raveendhran, R., & Fast, N. (2021). Humans judge, algorithms nudge: The psychology of behavior tracking acceptanc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64(3), 11–26.

► 歡迎加入Line交流社群,獲取更多知識:

https://line.me/ti/g2/a2QRj--XfM3FRZBOZpB4rdJGravtdpVOeSLBp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avatar-img
18會員
72內容數
AI轉型策略、AI商業思維,帶你從宏觀的角度看AI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識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企業提供擁有追蹤功能的產品或服務,例如測量身體健康指標的穿戴裝置,為使用者提供即時資訊。這股趨勢不僅影響個人,在後疫情時期的遠距工作趨勢和智慧技術的成熟下,許多組織開始採用行為追蹤技術,以更深入了解員工的工作狀態。 根據2019年高德納諮詢公司(Gartner)的研究報告顯
德國法蘭克福金融與管理學院助理教授詹路易吉·朱斯蒂齊耶羅(Gianluigi Giustiziero)等人,在2021年11月的《策略管理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中發表了一篇〈超專業化和超規模化:數位企業的資源基礎理論〉(Hyperspecializatio
美國達特茅斯塔克商學院的康斯坦斯・赫爾法特(Constance E. Helfat)教授等人於2023年3月在《策略管理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上發表了一篇題為〈資源基礎觀點新論:新情境、新概念和新方法〉(Renewing the resource-base
人工智慧(AI)在企業管理中扮演日益關鍵的角色。例如,全球第二大葡萄酒與烈酒生產集團法國保樂力加公司(Pernod Ricard)使用AI提供銷售人員專業建議,提高效率和決策品質。運用AI提供銷售人員專業建議,以提升效率和決策品質。同樣地,全球第五大製藥廠賽諾菲(Sanofi)則借助AI優化並整合各
對於決策者而言,提升決策品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決策者可透過反思過去與相關利害關係人互動的經驗,包括:競爭者、同行和同事的交流,從中獲得寶貴的學習經驗。同時,也可以尋求培訓夥伴,模擬實際對手進行戰略互動,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決策能力。這樣的實踐有助於拓展視野,增進洞察力,提高在複雜情境中的應變能力。
對於企業來說,生成式AI帶來了許多新的機會。2023年7月,《組織動態》(Organizational Dynamics)期刊刊登了一篇名為〈AI作為「另一個我」:從AI恐懼到AI準備的AI工作旅程圖〉的文章。探討了生成式AI的五大應用範疇。 1.生成圖像和影音 生成式AI技術,如Deepfak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企業提供擁有追蹤功能的產品或服務,例如測量身體健康指標的穿戴裝置,為使用者提供即時資訊。這股趨勢不僅影響個人,在後疫情時期的遠距工作趨勢和智慧技術的成熟下,許多組織開始採用行為追蹤技術,以更深入了解員工的工作狀態。 根據2019年高德納諮詢公司(Gartner)的研究報告顯
德國法蘭克福金融與管理學院助理教授詹路易吉·朱斯蒂齊耶羅(Gianluigi Giustiziero)等人,在2021年11月的《策略管理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中發表了一篇〈超專業化和超規模化:數位企業的資源基礎理論〉(Hyperspecializatio
美國達特茅斯塔克商學院的康斯坦斯・赫爾法特(Constance E. Helfat)教授等人於2023年3月在《策略管理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上發表了一篇題為〈資源基礎觀點新論:新情境、新概念和新方法〉(Renewing the resource-base
人工智慧(AI)在企業管理中扮演日益關鍵的角色。例如,全球第二大葡萄酒與烈酒生產集團法國保樂力加公司(Pernod Ricard)使用AI提供銷售人員專業建議,提高效率和決策品質。運用AI提供銷售人員專業建議,以提升效率和決策品質。同樣地,全球第五大製藥廠賽諾菲(Sanofi)則借助AI優化並整合各
對於決策者而言,提升決策品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決策者可透過反思過去與相關利害關係人互動的經驗,包括:競爭者、同行和同事的交流,從中獲得寶貴的學習經驗。同時,也可以尋求培訓夥伴,模擬實際對手進行戰略互動,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決策能力。這樣的實踐有助於拓展視野,增進洞察力,提高在複雜情境中的應變能力。
對於企業來說,生成式AI帶來了許多新的機會。2023年7月,《組織動態》(Organizational Dynamics)期刊刊登了一篇名為〈AI作為「另一個我」:從AI恐懼到AI準備的AI工作旅程圖〉的文章。探討了生成式AI的五大應用範疇。 1.生成圖像和影音 生成式AI技術,如Deepfak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代管理實務中,如何有效地激勵員工、提高生產力一直是一個核心問題。傳統的獎勵制度往往著眼於提供額外的獎金或福利,但這種方法的效果並不總是令人滿意。在 Uri Gneezy 所著的《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提及「損失規避」的概念,這個概念不僅能解釋為什麼某些誘因比其他誘
以操作制約的觀點解釋迷信為何會發生。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是一種學習過程,指有機體學會某些操作緩解的行為,學會特定行為以達到特別目的,也就是通過強化和懲罰來改變行為,此理論是由B.F. Skinner提出。強調行為的結果對未來的影響。從操作制約的角度來看,迷信行為的發生可
Thumbnail
領導者的情緒對團隊氛圍有重大影響,自我覺察是關鍵。提高自我覺察能力,正向影響團隊士氣。 回應是自我覺察的關鍵,大腦的可塑性使得改變思考模式成為可能。高EQ領導力:「情緒就是大腦引導注意力的方式,管理注意力則是心靈控制情緒的方式。」自我覺察不僅領導者,每個人都應具備,能夠幫助人掌控情緒。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Thumbnail
在職場中,被當作是一個自動自發的人其實很重要,因為我們應該都不想要每天被老闆盯著,那是上班時最痛苦的感覺,如果沒有了這種討厭的感覺,或許上班會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很多人覺得自己很主動做事情,但卻只是自以為而已,做的事情沒有在老闆畫的重點上。所以應該要適時地表現出我們有抓到重點,讓老闆知道自己很自
Thumbnail
HR需要具備採購職能,以提升企業內部運作效率與員工滿意度。 人資管理的發展與外部環境的變化緊密相連,因此採購職能成為人資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採購職能包括需求分析、市場調查、評估議價、合約管理以及績效管理。 HR為提升採購職能,需要刻意參加相關課程訓練、閱讀書籍、向專業人士請教以及累積實務經驗。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現代生活中的自動化對我們認知過程的影響,尤其是如何導致所謂的「認知隧道(cognitive tunneling)」現象。當我們過分依賴自動化技術,如新車裡的電腦輔助駕駛系統,我們的大腦可能會陷入一種狀態,在需要緊急集中
Thumbnail
最近喜歡上認知行為相關書籍,分享書籍的IG中提到這本書把認知行為的內容架構有系統的介紹。這本帶有情緒索的書名,提供了什麼改變人行為的觀點呢?文章中討論了確認目前問題狀況訂定目標、人跟著情緒行動、社會規範跟群體環境影響等觀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代管理實務中,如何有效地激勵員工、提高生產力一直是一個核心問題。傳統的獎勵制度往往著眼於提供額外的獎金或福利,但這種方法的效果並不總是令人滿意。在 Uri Gneezy 所著的《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提及「損失規避」的概念,這個概念不僅能解釋為什麼某些誘因比其他誘
以操作制約的觀點解釋迷信為何會發生。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是一種學習過程,指有機體學會某些操作緩解的行為,學會特定行為以達到特別目的,也就是通過強化和懲罰來改變行為,此理論是由B.F. Skinner提出。強調行為的結果對未來的影響。從操作制約的角度來看,迷信行為的發生可
Thumbnail
領導者的情緒對團隊氛圍有重大影響,自我覺察是關鍵。提高自我覺察能力,正向影響團隊士氣。 回應是自我覺察的關鍵,大腦的可塑性使得改變思考模式成為可能。高EQ領導力:「情緒就是大腦引導注意力的方式,管理注意力則是心靈控制情緒的方式。」自我覺察不僅領導者,每個人都應具備,能夠幫助人掌控情緒。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Thumbnail
在職場中,被當作是一個自動自發的人其實很重要,因為我們應該都不想要每天被老闆盯著,那是上班時最痛苦的感覺,如果沒有了這種討厭的感覺,或許上班會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很多人覺得自己很主動做事情,但卻只是自以為而已,做的事情沒有在老闆畫的重點上。所以應該要適時地表現出我們有抓到重點,讓老闆知道自己很自
Thumbnail
HR需要具備採購職能,以提升企業內部運作效率與員工滿意度。 人資管理的發展與外部環境的變化緊密相連,因此採購職能成為人資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採購職能包括需求分析、市場調查、評估議價、合約管理以及績效管理。 HR為提升採購職能,需要刻意參加相關課程訓練、閱讀書籍、向專業人士請教以及累積實務經驗。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現代生活中的自動化對我們認知過程的影響,尤其是如何導致所謂的「認知隧道(cognitive tunneling)」現象。當我們過分依賴自動化技術,如新車裡的電腦輔助駕駛系統,我們的大腦可能會陷入一種狀態,在需要緊急集中
Thumbnail
最近喜歡上認知行為相關書籍,分享書籍的IG中提到這本書把認知行為的內容架構有系統的介紹。這本帶有情緒索的書名,提供了什麼改變人行為的觀點呢?文章中討論了確認目前問題狀況訂定目標、人跟著情緒行動、社會規範跟群體環境影響等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