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現代社會的人力資源困境(7)

但是但是,技術的拔尖沒那麼簡單,多數人只能爬到中間,教育再怎麼努力,能創造的技術人才就是標準金字塔,我們能夠教出大量能運作高階產業的人才,但能創造新技術的人力資源,非常的稀少而困難。

單獨看一張金字塔,筆者的經驗上遇過不少人,認為這是有解的。如果真的只有一座金字塔,實際上的產業結構,更加的複雜,是多座山峰,連綿層疊。 

raw-image

若我們將每個人擁有的技術層次,很粗暴的區分為頂尖、上、中、下四層,把之前的常態分佈直接依照產業壓縮,那麼我們會發現到一個很驚人的事實。

那就是,找不到工作跟缺工,兩者是同時存在的現象。技術層次越高的產業,需要的頂尖人才缺工最嚴重,因為國家教育培養的人力嚴重不足。次一級的上層,也處在好找工作的狀況,純粹以數量來算,整體還是缺人的。但到了中下層就不是這樣,越往下的工作人力需求,相對全體國民的程度就是相對不足。再加上機械化的提升,先進國家輕工業的衰弱,各位可以想像成,左邊的先進國家複雜產業,中下層逐漸外移,呈現掏空的情況,但右邊的人力素質往上拉的速度不夠。

可以簡單的表達為,頂層、高層職缺多於人,中下層人多於職缺。

尖端產業發展調控不易,造就全球化互通有無

這是人力困境的根本,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一個國家的技術爬得越高,金字塔的結構就越尖端,想要突破就更困難。

更慘的是,越高技術的人力,培養時間越久,也就越欠缺同等級工作跨行的能力。所以當一個國家培養方向錯誤,或是中途遇到什麼問題,例如台灣生技業被政治打壓下去,就會呈現下圖的狀況。(圖沒畫好,左邊的紅色山峰應該要更小)

反之,培養方向正確,產業需求不斷,像台灣電子業產業發展迅速,有效吸納高階人力,就會缺工。

在這邊,各位讀者或許發現到,如果一個國家人力資源太少,根本撐不起這麼多產業呢?這就是前面說到的經濟整合,全世界的先進國家,也有人多人少之分。像是台灣在講的科技代工業,每年吸納大量高階人力,但如果我們想要把整個半導體都吃下,那絕對是撐死,沒那麼多人。歐洲人口少於台灣,技術水準相當高的國家,也都只是在產業鏈中占據某個關鍵位置,沒辦法一口吞掉全部。

換言之,這種經濟整合,把各國實力堆疊在一起,終於堆出超龐大的跨國產業鏈,也才有今天的科技世界。

產值與失業率同時上升,貧富差距讓基層失去希望

但是,前面幾篇也提到,產值高不代表就業機會多,基層失業率上漲造成不穩定,世界各國面對這種全球化必然現象,採取的手段非常統一。

輕工業外移到中國印度等國家,照著台灣當年發展的路徑,進口低廉的民生日用必須品,降低下層勞工的負擔。用數字化的說法就是……

所有產業留在本國,保有一份3萬的工作,日用品每個月需要花1萬。產業外移失業,後來換了一份2萬5的工作,日用品變成MIC進口,每月5千。

看起來可支配的餘額每個月都還是2萬,所以維持平衡不是嗎?這就是近20年經濟論述不分左右,都越來越不受青睞的原因,從而使極端派那種搶劫論點才受歡迎。

為什麼,不是可支配收入不變,生活品質還提高了?難道是不饜足的人心所致?都不是,原因不是物質上的,而是一種盼望。

說穿了,就是沒有未來,你原本每個月3萬薪水,看起來再努力幾年,就可以升職加薪,在這種期望下,結婚成家都是希望。結果現在倒了,換了一份工作,看來生活水準沒變,實際上損失的是時間,你原本投入的未來不見了,20歲變成30歲,30變成40,人生還有幾個10年?

也就是說,透過教育提升國民技術水準,加強競爭力的做法沒錯,可以有效保有本國整體的優勢,透過補貼讓中下層不會摔進地獄,維持國家人口總數不變。

社會形成絕望螺旋,連中產階級都放棄未來

少子化之所以主軸在於沒未來,是可以簡化成上面的公式,純經濟面的計算,你確實沒有損失什麼,薪資或許沒變,負債反而透過通膨減低,但原先投入的教育成本,花在精熟職業技能的時間成本,偷偷變沉沒成本了。

請注意最早筆者說的,人類對現狀的理解具有慣性,像學校老師為何結婚的少,生小孩的更少?去問,理由跟高職畢業,在茫茫職海中求生的其他人一模一樣,覺得沒未來。

學校老師薪水不低,還有退休金保障,就算沒以前好,也不至於很慘,為何一樣?幾乎都覺得沒未來,因為買不起房子、買不起車子、買不起……這是物質因素,精神因素更讓人無言,男女雙方都對彼此有錯誤的期待,交集更少之下,共同點又回到物質上。

然而讓你有房有車,真的是解決少子化的方法?根本就不是。我們之所以會認為這是必備,是因為我們的父母當年就是這樣,並將這基礎作為穩定的價值核心。

一旦這個價值,遇到全球化後的激烈變化,產業掏空、失業率上升,投資的職涯泡水,身邊總會遇到一些比慘的,心情怎麼可能會好?

所以,將技術繼續推升下去,產出新的產業,創造更多價值,是不是正確的方向?

是,也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