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憑什麼能安逸的生活?」聊聊不配得感的影響與徵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懷孕期間我的憂鬱症發作了。老公不斷地要我安心休養,不用擔心錢的事,可這反而讓我更焦慮。我不斷想著,我憑什麼能躺在家裡不事生產?怎麼可以像個廢人一樣不出去賺錢?」

在我與伴侶的 Podcast 節目「回家聊」 進行訪談時,來賓分享了這段話。我們一致覺得她老公很體貼,在這樣的期間有人照應、不用擔心生活花費,實在讓人寬慰。來賓則因為只能被照顧而心生排拒,認為自己不應該什麼都沒有付出,就安逸的接受這些活著。在一來一往的對話中,我腦海飄過一句:「你是不是有不配得感?

這篇想聊聊之於我而言的「配得感」是什麼與如何提升。並舉例身邊的故事,帶出不配得感帶來的生活影響。



配得感是什麼呢?

「我知道我值得美好的人事物,並且能夠輕鬆自然地接受這些美好。」

反之則為「不配得感」。這是我對配得感的感受與淺薄認識。其中「我知道」也可以想像成「我堅信、我明白、我信任」等習慣的詞彙。

不論是哪種說法,聽上去都很主觀(笑)。因而配得感是一種自我感受、感覺與狀態,卻時常受到環境與他人的言語影響,決定我們傾向「知道」(或說感知到)何種生活體驗為真,也決定了「我知道/我信任」自我價值的深刻程度。




生活中的不配得感

「想得到那樣東西,最可靠的方法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查理蒙格

以物質層面來看,「必須先讓自己有能力(財富)、有資格(地位)、有底氣,才能配得上渴望的人事物。」但從心裡的面向來看,是否能夠堅信且認同自己值得美好,或許才是影響「配得感」的核心,並以此來感覺與人事物間的關係是否安心牢靠。


有個故事:累積幾百萬資產的老謝,有房、有車、有家人與人際網絡,年近古來稀之齡,早已是不愁吃穿用度、不需負擔父母與孩子的階段,卻始終認為自己是貧窮的。在食衣住行的選擇上,時常覺得自己沒有資格使用相對好的物品,粗糙一點沒關係。


不配得感讓老謝:奮鬥了一輩子,卻難以安心享用成果,在遇見美好的人事物時,認為自己「沒資格」而限制住了自己的體驗。他與資源的關係是不安全的,「還不夠」的傾向不斷推遲他內心的平安與富足。


「同頻共振、同質相吸」

有些人需要透過物質與實證,才能在心裡確認自己是安全的、可以享用的、配得美好的狀態。然而,如果配得感真是一種自我感受、感覺與狀態,那麼即便物質與心裡的配得底氣能夠相得益彰,是否能讓自我感覺配得的「信念」,仍遠比物質證明更為踏實。

以靈性面而言,這也呼應了同頻共振、同質相吸的吸引力法則。當我們的頻率在美好與和諧時,就能夠與美好的人事物產生共振,因而使之出現在生活裡。反之,當我們處在匱乏與怨懟時,就會共振出與之相符的人事物,吸引他們來到生活中。


有個故事:女孩抱怨工作、怨懟父母,對生活也不滿意,但她真正在意的是感情上的挫折與失意。她的頻率處在匱乏與不滿,即便學識與社會經歷都很好,絕對配得理想的另一半,卻始終只吸引了她不夠滿意的對象。這一切都源於她對自己的不滿意。


不配得感讓女孩:遇見理想的對象,卻因為對自己不滿意,預設了對方不可能接受這樣的自己。懷疑自己不夠好而無法坦然接受溫柔、扭曲好意,重複著推開真心善待自己的人,只能吸引共振到不夠滿意的對象。




不配得感的徵兆有哪些?又該如何提升配得感?

與憂鬱伴侶的閒聊中,不配得感擴及的面向比我們探討前的認知還要廣大,在一些情境下的影響深遠且幽微難察。在此分享 3 個常見的「不配得感徵兆」與「提升配得感」的小方法:


【不配得感的常見徵兆】


① 好事發生時,會下意識的急於否定或拒絕
好事發生,如被讚美、被幫助、他人釋出善意時,會下意識的急於否定、自我貶低,或是拒絕他人好意。

② 時常不敢想得太好、沒資格要好的人事物
對於美好的想像總是持悲觀的看法,覺得好事只會發生在別人身上。碰上美好的事、遇到好人、獲得良好的物質,會有種不踏實的感覺,想回到稱不上滿意但熟悉的狀態裡。

③ 時常覺得不好意思,無法安心的收下好意
認為被給予好處,就要加倍還回去。就算收下對方的好意或好處,也無法感到喜悅或自然,反而掛心著該如何報答。


【提升配得感的小方法】


① 切換視角
想想,當我們讚美別人,對方卻奮力反駁「沒有沒有!我很糟糕!」時,難免會有一種「啊,我有感而發的讚嘆被否定了」的感覺(笑)。練習接受對方是看見自己的好(價值),真心的有感而發。

② 自我覺察
有意識的留意自己最常回應好事的模式。觀察自己是真的全盤否定或是能夠接受部分的美好?練習有意識地回應,不被慣性抗拒牽著鼻子走。

③ 信任他人
我們要認知到每個人都有「自己覺得的好」,當對方欣賞自己覺得沒那麼好的地方,也是很正常滴!練習信任他人對自己好,是出於自願與認同。




總結

如同前陣子流行的幸運之說,認為自己幸運的人,生活更常碰到幸運的事。配得感越高的人,也因為相信自己值得碰上美好的人事物,而能活得更加輕鬆自然。當我們願意放下沈甸甸的限制與自我批判,重新拾起自我認同與價值感,接受世界給予的善意,我們將如幸運之人,生活隨之充滿美好的資源與體驗。

祝福路過文章的您:)



一個喜歡對話與提問的閒人
強留生命裡剽汲的呢喃

👉🏻如果喜歡文章請按下【愛心】❤️
👉🏻持續來點靈感請按下【追蹤】✅
👉🏻鼓勵我寫相關文章【小額贊助】☕️

每個慷慨的行動,都將成為我持續前行的燃料🚀

avatar-img
17.7K會員
293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覺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注意力收回自己的內在,以搞定自己,達到關係中的平衡。裏面分享了三個心法,包括將注意力放回內在、改變口頭禪以及保持好奇的方式,來幫助讀者搞定自己。透過自我覺察,讓情緒不輕易受外境影響,尋迴心靈的安定,並停止關係中的內耗與對立。
老實說,我覺得伴侶穩定下來,很大層面是她自己的成就。我只是陪伴在她身邊,如同她陪伴我一樣,我們一起在人生的旅途體驗打怪、超越腦海迷障。我其實明白,一個想體驗「超越」的人,不論是否會遇到我,生命都要將他帶往能讓內在釋放力量的地方。不可否認,一些信念使我感覺「不至於迷路」。
苛責自己,不等於是為自己負責。感受這份痛苦帶來的折磨,最多只能算是自己在承受對自己的不滿意,而非承擔起事情帶來的結果。苛責自己有時候也會發生在自省的過程。苛責本身除了讓人不舒服外,並沒有太大的問題。真正的問題發生在「苛責自己,然後呢?」這是區分真自省或假自省的時刻,兩者差別在採取的行動與思維。
雙向奔赴充滿畫面感,使我連結到兩個人破除時間、空間的限制,也想要抵達彼此身邊的畫面。帶點悲壯感與迫不得已的感覺,讓關係顯得獨特而彌足珍貴。但事實是人都是自己世界的老屁股,沒人應該理所當然服貼於自己的身心靈。為了找出最佳共識,在關係裡思考「如何讓對方以更無痛的方式處理認知落差?」成為我與伴侶的反思。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她在我需要的時刻,成為了我生命中的配角。她的主動、體貼,像是共同完成一場活動的幕後人員,只為了協助活動時無法顧及更多雜事的我,輕鬆成為當下最有品質的樣子。
你曾經因為人情壓力而無法拒絕他人的請求嗎?我是。我曾經是,現在偶爾也是。生命中偶爾會出現「不是故意要佔你便宜,口中說著順便幫忙一下的人」。朋友說「你就是太善良了」。可我總覺得與善不善良無關,老實說,我認為天賦能夠幫上別人的忙,能夠使我豐盛滿足。近幾年我開始意識到,我想將能量投放到我認為真正重要的地方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覺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注意力收回自己的內在,以搞定自己,達到關係中的平衡。裏面分享了三個心法,包括將注意力放回內在、改變口頭禪以及保持好奇的方式,來幫助讀者搞定自己。透過自我覺察,讓情緒不輕易受外境影響,尋迴心靈的安定,並停止關係中的內耗與對立。
老實說,我覺得伴侶穩定下來,很大層面是她自己的成就。我只是陪伴在她身邊,如同她陪伴我一樣,我們一起在人生的旅途體驗打怪、超越腦海迷障。我其實明白,一個想體驗「超越」的人,不論是否會遇到我,生命都要將他帶往能讓內在釋放力量的地方。不可否認,一些信念使我感覺「不至於迷路」。
苛責自己,不等於是為自己負責。感受這份痛苦帶來的折磨,最多只能算是自己在承受對自己的不滿意,而非承擔起事情帶來的結果。苛責自己有時候也會發生在自省的過程。苛責本身除了讓人不舒服外,並沒有太大的問題。真正的問題發生在「苛責自己,然後呢?」這是區分真自省或假自省的時刻,兩者差別在採取的行動與思維。
雙向奔赴充滿畫面感,使我連結到兩個人破除時間、空間的限制,也想要抵達彼此身邊的畫面。帶點悲壯感與迫不得已的感覺,讓關係顯得獨特而彌足珍貴。但事實是人都是自己世界的老屁股,沒人應該理所當然服貼於自己的身心靈。為了找出最佳共識,在關係裡思考「如何讓對方以更無痛的方式處理認知落差?」成為我與伴侶的反思。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她在我需要的時刻,成為了我生命中的配角。她的主動、體貼,像是共同完成一場活動的幕後人員,只為了協助活動時無法顧及更多雜事的我,輕鬆成為當下最有品質的樣子。
你曾經因為人情壓力而無法拒絕他人的請求嗎?我是。我曾經是,現在偶爾也是。生命中偶爾會出現「不是故意要佔你便宜,口中說著順便幫忙一下的人」。朋友說「你就是太善良了」。可我總覺得與善不善良無關,老實說,我認為天賦能夠幫上別人的忙,能夠使我豐盛滿足。近幾年我開始意識到,我想將能量投放到我認為真正重要的地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往往面臨著來自各個層面的壓力,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人際關係。這些壓力很容易讓我們陷入一種匱乏的心態,感覺自己總是缺少什麼,無法真正滿足。然而,與之相對的,豐盛心態卻能幫助我們看到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滿足。本文將探討匱乏與豐盛這兩種心態,並透過三個重點——匱乏的表現、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一位母親在面對孩子生病時的焦慮與無助感,透過敘事增能的對話方式,理解情緒背後的渴望與需求。隨著內心的安靜,她開始重視家庭間的愛與連結,意識到即使身處困境,仍然能創造幸福與選擇。這個過程不僅是情緒的釋放,更是一種對自我的重新認識與相信,從而改變自己的視角與心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生病好累好不舒服想請假,但怕給同事添麻煩,想想還是算了?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擔心跟其他人不一樣,為了「符合標準和期待」,於是勉強自己接受?下班後好累、好想休息,但為了家人和孩子,忍住疲憊還是繼續做家務……? 是不是已經習慣,把所有人的需求和期待放在自己前面?從今天起,請好好善待自己,在《討好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閒來無事,思索生活和內心感受,經歷過疲累的工作後,開始關注生活品質和健康,期待一切會好轉,紀錄了22天的離職生活。
Thumbnail
如果你過著『倍感艱辛』的生活,長期感受不到快樂,已經對快樂不再心懷期待,請尋求幫助。或者你身邊有一個人長期感受不到快樂,不知道快樂的感覺是什麼,對自己的生活或事業規畫望之卻步...
什麼是配得感? 一個人希望達成、想得到、喜歡的任何人(例如一個值得付出愛情的對象)、事(例如一份高薪的工作或成就)、物(例如足以達成財富自由的金錢)之後,表示自己「值得擁有」或「應該得到」這些心之所向。 假設一個問題,如果你現在生病住院了,你覺得自己不工作一個月,戶頭會增加多少錢?
早上和家人的談話勾起了我的防衛機制,也看到自己對於很多事的滑坡式定論。像是,一個晚上睡不好就等於不會好。寶寶晚上哭就等於我一個晚上都不能睡。這也是之前諮商師談過的幾點。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往往面臨著來自各個層面的壓力,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人際關係。這些壓力很容易讓我們陷入一種匱乏的心態,感覺自己總是缺少什麼,無法真正滿足。然而,與之相對的,豐盛心態卻能幫助我們看到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滿足。本文將探討匱乏與豐盛這兩種心態,並透過三個重點——匱乏的表現、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一位母親在面對孩子生病時的焦慮與無助感,透過敘事增能的對話方式,理解情緒背後的渴望與需求。隨著內心的安靜,她開始重視家庭間的愛與連結,意識到即使身處困境,仍然能創造幸福與選擇。這個過程不僅是情緒的釋放,更是一種對自我的重新認識與相信,從而改變自己的視角與心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生病好累好不舒服想請假,但怕給同事添麻煩,想想還是算了?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擔心跟其他人不一樣,為了「符合標準和期待」,於是勉強自己接受?下班後好累、好想休息,但為了家人和孩子,忍住疲憊還是繼續做家務……? 是不是已經習慣,把所有人的需求和期待放在自己前面?從今天起,請好好善待自己,在《討好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閒來無事,思索生活和內心感受,經歷過疲累的工作後,開始關注生活品質和健康,期待一切會好轉,紀錄了22天的離職生活。
Thumbnail
如果你過著『倍感艱辛』的生活,長期感受不到快樂,已經對快樂不再心懷期待,請尋求幫助。或者你身邊有一個人長期感受不到快樂,不知道快樂的感覺是什麼,對自己的生活或事業規畫望之卻步...
什麼是配得感? 一個人希望達成、想得到、喜歡的任何人(例如一個值得付出愛情的對象)、事(例如一份高薪的工作或成就)、物(例如足以達成財富自由的金錢)之後,表示自己「值得擁有」或「應該得到」這些心之所向。 假設一個問題,如果你現在生病住院了,你覺得自己不工作一個月,戶頭會增加多少錢?
早上和家人的談話勾起了我的防衛機制,也看到自己對於很多事的滑坡式定論。像是,一個晚上睡不好就等於不會好。寶寶晚上哭就等於我一個晚上都不能睡。這也是之前諮商師談過的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