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何應對特殊生的IEP會議

跟家長應對,
真的是門智慧。

尤其是當學生狀況不佳,
需要提出討論的時候。

講得隱晦,
沒解決事情。

講得太真實,
又像在互相指責。

這段饒舌的前言之所以會出現,
是因為一場IEP會議...

什麼是IEP會議?

每位特殊生都會有一份
專屬自己的個別化教育計畫
英文簡稱IEP。

學校會定期找家長到校開會,
我們都叫IEP會議。

擔任特師十多年,
開過相當多場IEP會議,
始終也生不出
IEP溝通指南這種東西。

不過,
一次一次的經驗,
還是會有成長的。
直到...

這場會議

資源班老師們各自說著學生上課狀況,
不同的課程,
卻有著同樣的狀況:
學生動機不足

不管是心態,
還是實際表現,
都明顯需要幫忙。

大家各自舉例子,
讓家長明白小孩在學校的學習狀況,
家長也回應著,
小孩在家裡上各種家教課時,
也是類似的狀況。

大家紛紛猜想原因:
上的課太多?
老師太多導致標準不一?
老師跟家長標準不同?
課業越來越難導致沒興趣?
等等。

最後大家達成共識:
既然家長對小孩也有期望,
小孩的基本學習,
大家的標準要一致。

我還因此鬆了一口氣,
認為有共識就好,
不然上起課來,
實在是彼此折磨啊。

後來才知道,
家長的真實感受其實是不舒服的。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這本書中有個論點,
似乎可以回應我的困惑。

書中是這麼說的:
無論我們的邏輯跟論據有多完美,
只要對方也處於戰鬥模式,
對方的想法就不會被改變。」

當我們著重在描述小孩狀況不好時,
家長極有可能處於防衛的狀態,
這時候就沒辦法再進一步溝通。

作者把內心認知分成騎象人和大象。
「騎象人」負責提出論點,較理性。
「大象」則是自動化的歷程,就像直覺。

大象跟騎象人是合作無間的,
騎象人是大象的代言人,
大象想做什麼事情,
騎象人擅長在「事後」杜撰出說法。

直覺會先出現,
推理是後到的。
我們必須時時注意直覺!

如果想要跟對方好好談事情,
要先好好的對待大象。


苗頭不對

因此,
直白的提出小孩上課的各種狀況,
並不容易讓事情改善。

這時候,
家長的大象已經聞到苗頭不對了。

想跟家長好好談小孩的上課狀況,
我們得先扮演「友善」的他人,
想想家長心中大象的感受。

除了各自提出小孩上課狀況之外,
我們可以把重點放在跟家長一起想辦法,
讓家長感受:
我們重點其實不是要指責,
是想要讓狀況改善。


覆盤一次

我開始回憶這個事件,
回想過程中大家說的話,
以及家長的反應。

每一次事件都盡力吸取經驗,
不是為了別人對我的看法,
是為了自己要更進步。

下一次,
要提出小孩的狀況時,
我會試著這樣做:

  • 開會目標要清楚

解決事情而不是忙著闡述自己立場

  • 開會不只是交流意見,還有感受

多想想自己的言語帶給其他人的感覺

  • 想要有影響力,先友善

想要有力量解決問題,友善是個很好的開端


後記

只是想說明學生狀況,
還要想那麼多,
難道不會太迂迴嗎?

有時候真的會這樣想。

後來認清了一件事:
溝通這件事情本身就複雜

開會,
更多時候是為了一起想解決方法,
而不是表達立場。

為了可以順利推動這件事情,
迂迴一下,花費心力,
似乎很值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