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海浮沉(四十五)對同僚的承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年職場走深了之後,心理上;除了打工掙錢的常態思維以外,還有三個無形的工作指標。它們分別是對市場,對同僚和對自己的承諾。這些承諾給了自己很大的牽引力量,也是熱衷投入工作;樂此不疲的動力。

隨著職務升遷,和外界的接觸變得更廣;更深,個人和市場的連結也就越綿密。因此,對於市場的所有變動都會有切身之感。漸漸的;就更能夠理解公司賦予職務的內涵和附帶使命,那就是不在契約內容的;必須履行公司對市場的承諾 (Commitments)。

再則,我組建了一個跨不同國境的職場團隊,我須提供給所有入職的同僚一個願景,一個可以施展抱負的職場平台,這是我對他們沒有言明的承諾。

最後,就是對自己的承諾。在這個特定的場域,本身必有始末。遲早會走到落日時分,那是經常在我心底閃過的念頭。只是,會在何種情況,什麼時候?相信時候到了,自己會明白的。也就是說,當時是想過,但是;沒有具體答案而已。

在職場裡頭,所謂的主管,就是一個人領導一個團隊,執行一個界定範圍內的職務功能。換句話說,這個人是藉由他或她的領導能力,通過一個團隊的能量,遂行團體或組織所賦予的責任和義務。

一個人的能力和時間是有限的,尤其是責任範圍越寬廣,主管越須要團隊成員最優的集體輸出能量,才有可能順利達成任務。如果把同僚群體比喻成水;而集體表現是一艘船的話。那麼要承載這艘船,靠的絕不會是主管一人,而是得依賴著這一大池水的支撐。

是有不少主管沒能參透這個道理,自詡才智勝過同僚,自命不凡,忽略了對同儕應有的信任和授權。因此,弄得事必躬親,大把抓權,親力親為。更甚者,導致成員的眾叛親離,天怒人怨。以至於:不但得不到平庸的集體表現,甚至把團體的任務都搞砸了。這就是所謂的:「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

另外,不知者,或有之。可是;也有不少有識者,因一味想穩定保住權位;以便更有力的往上攀爬。因而,忌憚團隊裡面可能出現競爭者,而採用另類的領導手法。用人只問親疏,不論才氣。這樣的團隊,想要表現出色,是不可能。而這種情形,在很多組織裡,是很常見的。

這樣的看法,當時的我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我也想要完全授權,卻又擔心不同部門主管若不是和我一樣的思維,自行形塑個別的官僚習性,以致有可能打壓異己,埋沒了具有潛力的新秀,或間接負面影響了個別部門的表現,我又當如何應對?

事實上,我對市場的承諾;必須依賴各地區和各部門的團隊去執行。但是;團隊領導卻足以影響整體表現的優劣,我要如何取得平衡點,可以讓我對所有同僚的承諾也得以實踐?又能讓各個地區的團隊成員都能責無旁貸;盡心盡力,使命必達呢?

在整個東亞體系員工還處於中型規模的情況下,對於各部門經理;當然是以目標導向作為授權的主幹。為了確定潛在的官僚惡習不會壓抑了有潛力新血;或被惡意汰除,我在認命部門經理之前,進行了預先告知的「但書」。也就是說,在他們下一層的人事,任免之前必須取得我的同意才可執行。否則,我有權否決他們的決定。

很多人會說,用人的哲學不是應該是“疑則不用,用則不宜”嗎?但是,我的顧忌並不是操守上對某人的保留,而是職業品德上是否應留下些許緩衝空間?也就是在所謂的職務‘’自治領域‘’(Autonomy),做些微的折扣。重點是;那是言明在先的經理聘用要件,在升任或入職之前就說明清楚了。接受與否,他們有完全的自主性。

總的來說,我是為了履行我對多數重要人力的承諾,換得相對比較清明的管理架構,這不是完美,但確實勢在必行的。

事實上,這個安排確實幫了我不少。首先,在策略執行方面;過程更加透明有效。整個團隊也都享受了成功的果實。從實際的事情經過,確實曾經發生過防患於未然的功效。

有一位表現不錯的業務工程師,生性木訥,不善交際,以至於同儕關係並不和睦。更糟的事,他的部門主管和他是完全的水火不容。後來,曾經因為一件同事間的誤會,逼得部門主管想要辭退他。報上來後,我攔住了。我主觀判斷;那年輕人歷練尚淺,事態不致如此嚴重。我中和處理,也算給部門經理面子,將此人轉調到行銷部門,讓事件落幕。

稍後的幾年,當年那位年輕的業務逐漸展露頭角,後來成了本地的總經理,同時是集團內少數幾位優秀的明日之星。當時的我已經離開台灣多年,接到他的聯繫;感恩我當年的支持。那遲來的印證,讓我對堅持履行同僚承諾的辛苦有了暖心的回報,心裡倍感欣慰。



avatar-img
193會員
282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立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身為一方全球性品牌的專業經理人,本身就被賦予了履行公司對市場各面向承諾的使命,因此;行為模式和決策思維必須破除邊界的藩籬,要盡可能的全方位覆蓋,才算是盡責的專業體現。 品牌經營的好與壞,最直接的指標就是營業額和市場占有率。有人會說口碑也很重要,那是組成品牌‘’商譽‘’很重要的部份。當然,作為品牌忠
如果把當時被集團賦予的生意經營責任;比喻成在一塊空地上興建一棟商業大樓,並且讓這建案完成、營運;接著大發利市。我的工作順序就是,一. 硬體的營建工程,設法讓大樓美輪美奐, 二. 軟體的營業性質和營運策略的訂定,三. 對外招商,創造公司及生意夥伴的最大;且可持續性的商業利益。 第一階段屬於硬體的建設
如果董事局會議的那件專案報告是一場“秀”的話,那麼執行長就是一位能力強大和資源豐富的導演,而我;就只是那幕戲的受命編劇。 一場戲如何演,要達到什麼樣的戲劇效果,導演絕對是靈魂人物。可是,若一個劇本內容是導演沒法接受的話,他是不會讓這齣戲開始排練的。想要上演,那更是不可能。簡單說,找我去總部作報告之
雲層有一定的高度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雲層和地面的距離;隨著時間和地點當然有所不同。公司的最高層董事局和企業分支機構對市場認知的距離有多遠,也要看不同的跨國企業本身組織結構和公司文化決定。另外,最重要的也看執行長的領導風格,那也決定了資方決策層和勞方的執行團隊之間的距離。 由於集團執行長的意圖,這
老實說,準備董事局的專案報告很費心思。別人若有機會在那樣的高層會議作報告,都是為了鼓吹進取的大型計畫,去說服,去爭取計畫的核准。然後;取得預算,大展鴻圖。 我這次的機會就比較特殊,我的專案報告是去要求大佬們冷靜,不要跟競爭對手一樣拍腦袋;一頭熱的比誰下的賭注大。 我覺得我有點像三國時代的諸葛亮,
當年前進亞洲投資發展;是大部份歐美跨國集團的一種狂熱商業行為,自九零年代中期就成了一股風尚。從那時起,世界銀行或是IMF都會定期發布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的統計數字, 也就是海外投資來自哪些國家,進入了哪幾個主要國家;有多少百億美元等等的資訊。 對於普羅大眾
身為一方全球性品牌的專業經理人,本身就被賦予了履行公司對市場各面向承諾的使命,因此;行為模式和決策思維必須破除邊界的藩籬,要盡可能的全方位覆蓋,才算是盡責的專業體現。 品牌經營的好與壞,最直接的指標就是營業額和市場占有率。有人會說口碑也很重要,那是組成品牌‘’商譽‘’很重要的部份。當然,作為品牌忠
如果把當時被集團賦予的生意經營責任;比喻成在一塊空地上興建一棟商業大樓,並且讓這建案完成、營運;接著大發利市。我的工作順序就是,一. 硬體的營建工程,設法讓大樓美輪美奐, 二. 軟體的營業性質和營運策略的訂定,三. 對外招商,創造公司及生意夥伴的最大;且可持續性的商業利益。 第一階段屬於硬體的建設
如果董事局會議的那件專案報告是一場“秀”的話,那麼執行長就是一位能力強大和資源豐富的導演,而我;就只是那幕戲的受命編劇。 一場戲如何演,要達到什麼樣的戲劇效果,導演絕對是靈魂人物。可是,若一個劇本內容是導演沒法接受的話,他是不會讓這齣戲開始排練的。想要上演,那更是不可能。簡單說,找我去總部作報告之
雲層有一定的高度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雲層和地面的距離;隨著時間和地點當然有所不同。公司的最高層董事局和企業分支機構對市場認知的距離有多遠,也要看不同的跨國企業本身組織結構和公司文化決定。另外,最重要的也看執行長的領導風格,那也決定了資方決策層和勞方的執行團隊之間的距離。 由於集團執行長的意圖,這
老實說,準備董事局的專案報告很費心思。別人若有機會在那樣的高層會議作報告,都是為了鼓吹進取的大型計畫,去說服,去爭取計畫的核准。然後;取得預算,大展鴻圖。 我這次的機會就比較特殊,我的專案報告是去要求大佬們冷靜,不要跟競爭對手一樣拍腦袋;一頭熱的比誰下的賭注大。 我覺得我有點像三國時代的諸葛亮,
當年前進亞洲投資發展;是大部份歐美跨國集團的一種狂熱商業行為,自九零年代中期就成了一股風尚。從那時起,世界銀行或是IMF都會定期發布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的統計數字, 也就是海外投資來自哪些國家,進入了哪幾個主要國家;有多少百億美元等等的資訊。 對於普羅大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在現實職場中,成功不僅僅依賴個人的努力,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際網路。在不同年齡階段,人際關係在職場中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但都是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重點闡述了不同階段的經驗和教訓,來分享在職場中所得到的心得。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6 篇文章|6738 字 職場觀|職業發展|個人成長 序 在職場旅程的初步,新進員工經常面臨需要證明自身價值的壓力。這份重負,尤其在績效評估及試用期間更為凸顯,也因為這些考驗,自身不僅需要學習職責,同時也在尋求職場上的認可。
Thumbnail
提早領悟職場智慧能省去彎路,建議身上帶入公司文化感,展現向心力;堅持解決問題而非對立,共同努力共同成長。
Thumbnail
其實當然都知道,現在社會強調多元共融、也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權益,但職場畢竟還是職場,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還有各個企業屬於自己的職場文化。 但在這個世代所培育出來的年輕人,早已不是過去那種的苦幹實幹型,懂得強調自己的聲音及主張,不僅企業在因應不同聲音,同時也在調整新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基礎的職場素養,
Thumbnail
透過個人職場經驗,分享個人如何從追求表現到欣賞自己和他人的優點,轉變心態帶來生活和工作的積極影響,在成長過程中,期許每一個工作都是個人成長和幸福的一部分。
Thumbnail
人生或工作遭遇亂流時要穩定心情,切勿胡亂抓取浮木,需盡早準備轉換的備案。 轉換領域可以由斜槓開始,考量與自身其他技能的關聯性,尋找MVP避免窮忙。
Thumbnail
不論是企業長期經營的世代交替或者是短期策略的政黨輪替,都會有一番人事的振盪;不論是良禽擇木而棲或是換血新氣象,建議你檢視自己下面幾項條件,盡早自我評估自己離震央有多近
Thumbnail
企業為了保護商業機密,通常對於特定人士/高階主管會設有旋轉門條款,以確保公司的營運機密不致外洩到競爭者手中。服務於單位中,雖並非每個人都會受這樣的法律條款所約束,但做到職位避嫌當是忠於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在現實職場中,成功不僅僅依賴個人的努力,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際網路。在不同年齡階段,人際關係在職場中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但都是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重點闡述了不同階段的經驗和教訓,來分享在職場中所得到的心得。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6 篇文章|6738 字 職場觀|職業發展|個人成長 序 在職場旅程的初步,新進員工經常面臨需要證明自身價值的壓力。這份重負,尤其在績效評估及試用期間更為凸顯,也因為這些考驗,自身不僅需要學習職責,同時也在尋求職場上的認可。
Thumbnail
提早領悟職場智慧能省去彎路,建議身上帶入公司文化感,展現向心力;堅持解決問題而非對立,共同努力共同成長。
Thumbnail
其實當然都知道,現在社會強調多元共融、也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權益,但職場畢竟還是職場,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還有各個企業屬於自己的職場文化。 但在這個世代所培育出來的年輕人,早已不是過去那種的苦幹實幹型,懂得強調自己的聲音及主張,不僅企業在因應不同聲音,同時也在調整新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基礎的職場素養,
Thumbnail
透過個人職場經驗,分享個人如何從追求表現到欣賞自己和他人的優點,轉變心態帶來生活和工作的積極影響,在成長過程中,期許每一個工作都是個人成長和幸福的一部分。
Thumbnail
人生或工作遭遇亂流時要穩定心情,切勿胡亂抓取浮木,需盡早準備轉換的備案。 轉換領域可以由斜槓開始,考量與自身其他技能的關聯性,尋找MVP避免窮忙。
Thumbnail
不論是企業長期經營的世代交替或者是短期策略的政黨輪替,都會有一番人事的振盪;不論是良禽擇木而棲或是換血新氣象,建議你檢視自己下面幾項條件,盡早自我評估自己離震央有多近
Thumbnail
企業為了保護商業機密,通常對於特定人士/高階主管會設有旋轉門條款,以確保公司的營運機密不致外洩到競爭者手中。服務於單位中,雖並非每個人都會受這樣的法律條款所約束,但做到職位避嫌當是忠於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