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樣選擇是好事還是壞事呢?自己是一個有選擇障礙的人嗎?常常會看見這樣的情形,就是覺得這個好像也不錯、那個看起來也可以,不過套一句現在人流行的說法「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事實上對於小孩子來說如果可以的話才不做選擇咧,而大人會陷入選擇障礙的理由通常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甚麼?或是沒有足夠能力去拿下所有想要的。這本書肯定是適合有相關方面的困擾或是需求的人閱讀、另外想建議想要推動社會公平、公民意識與道德的人也都能看一看。
一開始標題就寫下「無限瀏覽模式」講的例子是現在人日常生活裡常見的場景,坐在電視前然後打開之後瀏覽了很久很久,卻始終沒能決定自己要看甚麼東西?而就算已經選定了,也可能還在想說這個決定是真的自己想要的嗎?會不會最後發現自己又浪費了時間呢?因此就不斷的在重複瀏覽,作者形容叫「保持選擇的開放性」聽起來好像是一個很不錯的安排吧?在生活裡保持選擇的開放性、在工作裡保持選擇的開放性、甚至在關係裡保持選擇的開放性,彷彿對於一切都有很高的選擇;但先前有提到過說人們看起來好像對於其他事情是有選擇的,然而只是在選擇別人提供給自己的選項,並非真的是選擇自己真心想要的。為什麼要寫這本書,作者提到講的就是「開放選擇的文化」跟「承諾的非主流文化」這兩種文化的緊繃關係,不妨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也陷入這兩種文化的拉扯呢?
在這本書裡面看到許多觀點是從「承諾」的部分來切入,為什麼人們會不想要承諾呢?主要原因有三個,分別是害怕後悔、害怕連結跟害怕錯過,倘若一個害怕後悔的人同時也會害怕連結的話,那麼到底要怎麼樣去安排選擇跟許下承諾呢?如果希望自己不要後悔,那就勢必要去跟外界有所連結;但又不願意連結,因為怕連結之後會失去其他的,看起來開放文化跟保持選擇性真的是好事嗎?但可以想一下,關於不願意做下承諾跟選擇的自己,是不是每次都有這三個想法在心裡轉啊轉的?若是從責任感的角度切入,可以說是很有責任感因為覺得開始了就不可以輕易結束甚至不能結束;但也因為沒有責任感,所以乾脆就不要開始了。
無限瀏覽產生的困擾有哪些呢?首先是「決策癱瘓」讓人每次要面臨做決定時都無法好好完成這個情況,哪怕只是二選一都會讓人猶豫半天,但時間是不等人的,而這件事如果放在休閒娛樂也許還無傷大雅,但如果是在職場上、在人際關係上,那就產生的影響非常大了。第二個是「脫序」也就是跟外界沒有連結,對於外界是沒有感覺的、沒有歸屬的,而別人對於自己也是一無所知、毫不關心,這其實是很糟糕的情況,因為倘若可以有個團體讓人自在的待在裡面,那肯定事情會有產生出許多的美好;第三個是「淺薄」作者提到現在人很容易發生的想法叫「害怕錯過」英文縮寫是FOMO,這樣的情景非常容易發生在大家聚會時手機仍然不離身,甚至是不停止使用的情況。如果已經選擇要跟某人實體聚會,那麼為什麼在現場要跟其他人線上聊天或是觀賞影片呢?比起不想錯過甚麼,其實更是不尊重當事人以及浪費對方的時間,也許有些場景是不得不的選項但這樣的行為舉止,其實都代表著個人的習慣養成跟思想,如果依舊無意識的在活著,那麼就會持續陷入相同的困擾當中。
將這本書內容極簡化的說,那就是「堅持」了,最近常常跟朋友開玩笑說,堅持擺爛也是一種堅持啊,因為但凡自己有一點好的堅持,生活跟狀態就會不一樣了。回過頭來說,堅持聽起來是一件好事、一個好的行為;但它也必須往好的方向、值得付出的方向前進,書裡面提到的一些角色跟範例,不管是英雄、屠龍者、公民、愛國者、建設者、維護者、匠人等等,都是在說人們為了一個方向、一個夢想、一個目標,在崗位上超長時間的待著並且努力著,而這些人不一定會被全世界的人知道、不一定是很有錢的人;但他/她們肯定都是各領域最值得人們推崇的佼佼者,原因就是他/她們願意付出並且給出承諾後的實際行為,而這是許多人辦不到的,也可以說是那些有著選擇障礙的人達不到的境界。
書本的第七章,標題是「後悔的恐懼和目標的自由」凡事想再多還不如開始做,因為做了才會知道自己哪裡不足、才會對事情有更深的瞭解、就會更明白到底這樣的選擇好不好?常常不是因為努力做了事情而獲得更多,而是從努力事物上反而讓自己成長許多,某個層面算是人跟事物上的教學相長。那麼聽起來明明就很不錯啊,為什麼大家對於堅持、承諾會依舊想多於做呢?作者擴大談論關於社會觀感與心理感受的部分,意思就是說當告訴別人自己是屬於什麼團體或是從事什麼興趣、工作等等,人們就會產生該項目的印象跟想法,然而如果並不希望被套用的話,那麼很自然的就不希望加入團體或是告訴別人這件事。舉例來說如果告訴別人自己加入健身房、跟加入買直銷產品的健身房,兩者聽起來差別不同但人們通常傾向說前者而盡量避開後者,也許是自己假設別人對它的印象不好、也可能是本身就知道它給人印象不好但還是加入了,作者真的從非常多的角度去探討關於承諾這件事。
最後想要分享的觀點是「規則與道德的區別」絕對是這個世代非常需要好好檢視的,很多時候人們只在意規則,也就是不違法、沒有造成別人的困擾,那就已經是非常優秀的行為模式了;但生而為人若只是這樣,那還真的是很抱歉。舉書裡面的例子吧,律師在問「律師是否把客戶的錢存入了錯誤的帳號?」跟「大規模監禁是正義嗎?」或是建築師問「公司是否只為了趕在最後期限前完成,所以故意發出一份有缺陷的藍圖?」跟「我們設計的建築是否有利於人類繁榮?」在不同職業的兩個情況下,其實都可以看出作者在意的不是職業、而是背後的思維邏輯。有些工作就是要更有責任感,像是公眾人物、著名企業、有影響別人生殺大權跟教育相關的領域,並不是說要把自己搞的多崇高,而是既然有被高於常態層級的能力,那為什麼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弄的那麼隨便呢?
分享就到這裡囉,如果喜歡內容的話,歡迎留言回饋及分享。最重要的是,有興趣的話就去找書來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