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家的嬰兒可以睡16小時?~回想起那些讓新手媽媽焦慮的育兒廢建議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無意間在某個醫生回覆了一則“不要看那些所謂的嬰兒睡眠專家建議”,沒想到得到幾十個網路媽媽的按讚,讓我知道,原來曾經在新手媽媽時期被一堆育嬰建議搞到焦慮的我並不孤單。


臉書原文是某醫生轉發新生媽媽私訊他2個月大的嬰兒無法睡16小時一事,我則回了(以下簡略重點):

少去看什麼自稱是嬰兒睡眠專家卻沒有醫學背景的好眠師、睡眠諮詢師(或其他聽起來很威的稱呼)的睡眠建議時數!徒增煩惱又沒有意義!

我的兒子在嬰兒時期一天就只睡12小時(包含2次白天小睡)

我也是曾被嬰兒就應該睡14小時或16小時以上觀念綁架的新手媽媽。

每天哄著就是不管怎麼搖,就是精神抖擻跟你大眼瞪小眼的嬰兒,我都很崩潰地表示疑惑,嬰兒不是要一天到晚都會好好睡覺嗎?每天都在算嬰兒總睡眠時間,就算是前幾個月大的嫩嬰,怎麼算就是一天最多睡12小時,偶爾不小心少一小時,我都會緊張到崩潰,深怕嬰兒睡不夠會影響腦部發育,憂鬱到自責不行。

我也曾經以為是哄睡技巧問題,但網路上教學的什麼招用在我家兒子身上也是無效,後來才發現,嬰兒不想睡時,什麼招都無效,嬰兒想睡時,不用招數也是能睡。

直到爬文發現有一篇文章,指示國外有研究嬰兒睡眠,常態發布在9~20小時之間,我一驚,原來還有別人家的嬰兒睡眠時間比我兒子還要少時,我瞬間豁然開朗以及解套了!

我就是反對嬰兒睡眠訓練

從此,我再也不管什麼睡眠專家的狗屁建議,甚至也對睡眠訓練感到嗤之以鼻,還在自己的部落格寫了一篇我為什麼反對嬰兒睡眠訓練,如今回想起來,什麼睡眠專家的建議都只是增加我新手媽媽的育嬰煎熬罷了。

舉凡:

  • 奶睡不好
  • 睡前一瓶配方奶包準嬰兒睡過夜
  • 嬰兒要訓練自主入睡

等等建議,我都視為缺乏嬰兒生理學和嬰兒心理學等知識背景的無效建議,也許有很多媽媽奉為聖經,但很抱歉,以上建議在我家兒子身上就是不成立,我的經驗讓我接受的教派就是嬰兒在培養安全感期就是抱好抱滿,母乳奶睡睡好睡滿。

參考個人整理資料彙整文章:母奶中的褪黑激素,是寶寶的睡過夜法寶。以及親餵母乳媽媽說,母嬰同床不是罪,是天性

育嬰,比起聽“專家”建議,更應該相信妳的嬰兒。

除非是醫生專業建議,其餘所謂的“專家”建議聽聽就好,如果實驗在你家寶寶就是不適用,也沒有醫學學理可以支撐,就不必堅持那些沒什麼用的育嬰建議。

Reading your baby then reading books.

在讀《聽寶寶說話:用愛塑腦,掌握0~6歳幼兒發展關键五力》一書,作者一句話很適合分享給所有被育兒建議所困惑的父母:

  • 心法1:個人經驗當“特例”(留意推論)
  • 心法2:研究結果視為“原則”(自我省思)

不要把別人家的“特例”當作圭臬來折磨自己,一樣米養百樣人(包括嬰兒),每個父母都可能是教育自己孩子的專家,但不見得用在別家孩子也有效。

avatar-img
95會員
322內容數
雖然才短短三十載的平順人生, 但確有許多煩惱。 如果的事,如果當年怎麼做,當年怎麼想, 可以造就今日不同的我嗎? 無論如何,明天依舊會吹著明日的風。過去的我,無論再細小的事,都形成今日的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S. Leona(茹) 的其他內容
這兩天在部落格《Ms. Leona 茹為人母》分享了一篇育兒書的閱讀筆記《聽寶寶說話:用愛塑腦,掌握0~6歳幼兒發展關键五力》,結尾心得提出了“我們可能都不太喜歡自己從小在原生家庭被對待的方式,所以才試著從外部尋找答案吧!”一段話。 我為什麼會想從書籍找尋教養的答案,而不是從自己的成長經驗呢?
剛在Blog新增一篇嬰兒趴睡顧頭型?先顧好寶寶的命再說吧!一文,起源於我真的被問到很煩了。 連去全聯,我兒子貪吃多喝幾口鮮奶試飲品,都要被推銷阿姨問是不是有在趴睡顧頭型。 這怨念真的是發一篇文抱怨都不夠。 教人怎麼帶孩子前,先充實育兒知識吧! 順便抱怨,當媽後,真的不缺認為你不懂怎麼當媽的路
每個寶寶的生長曲線都有自己的賽道,請和自己比。體重、身高與遺傳基因有關,吉娃娃再怎麼餵食,也不會變成藏獒。
有一首歌,唱著:「母親像月亮一樣~」 但是,我個人認為,母親比起月亮,更像是太陽,可以是冬天和煦的陽光,給予子女溫暖,成為熨貼在心底的暖流;也可以是夏日赤烈的陽光,曬得灼熱難耐,渾身燙灼。 媽媽,對一個人的成長、性格養成等影響相當巨大,媽媽的思想行為,都會潛移默化一個人的底層思考。
新生兒不睡覺,是很多新手父母常見的棘手問題。孩子不睡覺,父母也難入眠。睡眠不足,為新手父母的常態。 為了解決父母的睡眠困擾,市面上也因應而生許多“號稱”是嬰兒睡眠專家。 睡眠訓練,乍聽之下彷彿是父母的仙丹妙藥。 然而在看了許多資料和媽媽論壇的經驗心得之後,我對睡眠訓練的存在持反對意見。 反對原因
養育孩子一年多,聽過、查過、看過不少育兒經,有些確實有幫助,有些卻是嗤之以鼻。 以下是我個人認為糟糕的育兒建議和育兒書會有的特點,我會選擇避開。
這兩天在部落格《Ms. Leona 茹為人母》分享了一篇育兒書的閱讀筆記《聽寶寶說話:用愛塑腦,掌握0~6歳幼兒發展關键五力》,結尾心得提出了“我們可能都不太喜歡自己從小在原生家庭被對待的方式,所以才試著從外部尋找答案吧!”一段話。 我為什麼會想從書籍找尋教養的答案,而不是從自己的成長經驗呢?
剛在Blog新增一篇嬰兒趴睡顧頭型?先顧好寶寶的命再說吧!一文,起源於我真的被問到很煩了。 連去全聯,我兒子貪吃多喝幾口鮮奶試飲品,都要被推銷阿姨問是不是有在趴睡顧頭型。 這怨念真的是發一篇文抱怨都不夠。 教人怎麼帶孩子前,先充實育兒知識吧! 順便抱怨,當媽後,真的不缺認為你不懂怎麼當媽的路
每個寶寶的生長曲線都有自己的賽道,請和自己比。體重、身高與遺傳基因有關,吉娃娃再怎麼餵食,也不會變成藏獒。
有一首歌,唱著:「母親像月亮一樣~」 但是,我個人認為,母親比起月亮,更像是太陽,可以是冬天和煦的陽光,給予子女溫暖,成為熨貼在心底的暖流;也可以是夏日赤烈的陽光,曬得灼熱難耐,渾身燙灼。 媽媽,對一個人的成長、性格養成等影響相當巨大,媽媽的思想行為,都會潛移默化一個人的底層思考。
新生兒不睡覺,是很多新手父母常見的棘手問題。孩子不睡覺,父母也難入眠。睡眠不足,為新手父母的常態。 為了解決父母的睡眠困擾,市面上也因應而生許多“號稱”是嬰兒睡眠專家。 睡眠訓練,乍聽之下彷彿是父母的仙丹妙藥。 然而在看了許多資料和媽媽論壇的經驗心得之後,我對睡眠訓練的存在持反對意見。 反對原因
養育孩子一年多,聽過、查過、看過不少育兒經,有些確實有幫助,有些卻是嗤之以鼻。 以下是我個人認為糟糕的育兒建議和育兒書會有的特點,我會選擇避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成為嬰幼兒睡眠顧問後,前幾年,很常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說服家長相信睡眠調整的重要性、以及和我合作睡眠調整的過程對孩子無害」的說客。不過,幾年過去了,我愈來愈理解自己的工作角色或是工作內容裡,並不包含說服任何一個家長,較放心或是較認同與我合作的睡眠調整內容。   因此,我都會誠實的告知合作家庭,
Thumbnail
想來筆記一下Baby M 睡眠訓練的過程。 *此篇非教學文,只是單純分享過程和心得給感興趣的家庭。 她現在五個半月,睡眠訓練滿16天。 晚上可以自行入睡11-13個小時不用人安撫。 白天三個小睡也都自行入睡。 我們家有非常需要睡眠訓練的理由。一個結合順風耳和豌豆公主體質的父親,與一個沒睡飽
Thumbnail
已經能 #自行入睡 的三歲以上的小孩,從嬰兒床畢業之後,可以自己上下床,可以自己離開自己的房間,擁有了這麼自由自在的活動能力後,馬上就把本來親子之間相安無事的就寢時間,瞬間轉換成為親子關係之間最緊張的戰場之一! 每天家長和幼童一起完成睡前儀式、關燈道晚安後,即將開啟的,不是家長輕鬆追劇的自由時
Thumbnail
親密育兒寶典作者、美國兒科醫生威廉·西爾斯於台灣並沒有翻譯的書 "The Baby Sleep Book" 寫到: 「孩子三個月之後自己會有生理時鐘規律作息,如果父母觀察到孩子沒有固定作息時,父母要介入,介入時如果孩子會哭是難免的,這個作息不是交給孩子自行控管,是需要由父母堅持執行的!」
剛生完孩子時,我們在醫院過了兩晚就回家了。因為我的孩子是母奶寶寶,嬰兒半夜一定會餓,所以我不假思索的選擇親子同床,這樣半夜我可以邊餵奶邊睡。但我沒想到的是,台灣與美國的父母多數都不支持親子同床的模式,理由是這樣可能會壓到新生兒。我迷惘了,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抱著寶寶去嬰兒床不是更危險嗎? 於是我
Thumbnail
當夜晚等候看診時,女兒的疲憊讓我感到心疼。當我覺得自己也累時,看到旁邊的母子們,讓我想起過去帶兩個孩子等診所的辛苦時光。我們得好好照顧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
Thumbnail
因為嬰兒睡眠週期的輪替性不同,寶寶睡著後很快就進入了深層睡眠,然後才是淺層睡眠,於是有很多父母說:「天呀!我家寶寶超淺眠,睡一下就醒!」,或是「是不是我家寶寶不需要睡很多?」,或是「我家寶寶是不是特別難帶?!」其實家長的擔心不一定是真的,很多時候寶寶都很正常、也並不是高需求或是高敏感寶寶!
Thumbnail
控制孩子自己是否能睡著的,是孩子自己,如果孩子生理上並沒有這些睡眠時數的需求,孩子不可能會睡,孩子若是生理上沒有休息的需求,他會在床裡醒著不睡,所以我們身為照顧者,做的只是給予孩子醫學科學上建議的嬰幼兒睡眠時數,給予孩子理解睡覺時間是睡覺時間的機會,並且如實的觀察,觀察孩子是否是需要這些睡眠的。
Thumbnail
嬰幼兒睡眠顧問通常都會提供給家長合乎寶寶月齡的建議作息,建議寶寶幾點到幾點是小睡時間,幾點到幾點是夜間就寢時間,為什麼要規定我的寶寶何時睡覺? 為何要讓家長的生活如此拘束? 會提供家長寶寶月齡適當的建議作息,主因有: 寶寶成長中的生理睡眠需求需要被滿足 寶寶的睡眠作息不規律通常會導致睡眠困擾  
早上和家人的談話勾起了我的防衛機制,也看到自己對於很多事的滑坡式定論。像是,一個晚上睡不好就等於不會好。寶寶晚上哭就等於我一個晚上都不能睡。這也是之前諮商師談過的幾點。
Thumbnail
在成為嬰幼兒睡眠顧問後,前幾年,很常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說服家長相信睡眠調整的重要性、以及和我合作睡眠調整的過程對孩子無害」的說客。不過,幾年過去了,我愈來愈理解自己的工作角色或是工作內容裡,並不包含說服任何一個家長,較放心或是較認同與我合作的睡眠調整內容。   因此,我都會誠實的告知合作家庭,
Thumbnail
想來筆記一下Baby M 睡眠訓練的過程。 *此篇非教學文,只是單純分享過程和心得給感興趣的家庭。 她現在五個半月,睡眠訓練滿16天。 晚上可以自行入睡11-13個小時不用人安撫。 白天三個小睡也都自行入睡。 我們家有非常需要睡眠訓練的理由。一個結合順風耳和豌豆公主體質的父親,與一個沒睡飽
Thumbnail
已經能 #自行入睡 的三歲以上的小孩,從嬰兒床畢業之後,可以自己上下床,可以自己離開自己的房間,擁有了這麼自由自在的活動能力後,馬上就把本來親子之間相安無事的就寢時間,瞬間轉換成為親子關係之間最緊張的戰場之一! 每天家長和幼童一起完成睡前儀式、關燈道晚安後,即將開啟的,不是家長輕鬆追劇的自由時
Thumbnail
親密育兒寶典作者、美國兒科醫生威廉·西爾斯於台灣並沒有翻譯的書 "The Baby Sleep Book" 寫到: 「孩子三個月之後自己會有生理時鐘規律作息,如果父母觀察到孩子沒有固定作息時,父母要介入,介入時如果孩子會哭是難免的,這個作息不是交給孩子自行控管,是需要由父母堅持執行的!」
剛生完孩子時,我們在醫院過了兩晚就回家了。因為我的孩子是母奶寶寶,嬰兒半夜一定會餓,所以我不假思索的選擇親子同床,這樣半夜我可以邊餵奶邊睡。但我沒想到的是,台灣與美國的父母多數都不支持親子同床的模式,理由是這樣可能會壓到新生兒。我迷惘了,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抱著寶寶去嬰兒床不是更危險嗎? 於是我
Thumbnail
當夜晚等候看診時,女兒的疲憊讓我感到心疼。當我覺得自己也累時,看到旁邊的母子們,讓我想起過去帶兩個孩子等診所的辛苦時光。我們得好好照顧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
Thumbnail
因為嬰兒睡眠週期的輪替性不同,寶寶睡著後很快就進入了深層睡眠,然後才是淺層睡眠,於是有很多父母說:「天呀!我家寶寶超淺眠,睡一下就醒!」,或是「是不是我家寶寶不需要睡很多?」,或是「我家寶寶是不是特別難帶?!」其實家長的擔心不一定是真的,很多時候寶寶都很正常、也並不是高需求或是高敏感寶寶!
Thumbnail
控制孩子自己是否能睡著的,是孩子自己,如果孩子生理上並沒有這些睡眠時數的需求,孩子不可能會睡,孩子若是生理上沒有休息的需求,他會在床裡醒著不睡,所以我們身為照顧者,做的只是給予孩子醫學科學上建議的嬰幼兒睡眠時數,給予孩子理解睡覺時間是睡覺時間的機會,並且如實的觀察,觀察孩子是否是需要這些睡眠的。
Thumbnail
嬰幼兒睡眠顧問通常都會提供給家長合乎寶寶月齡的建議作息,建議寶寶幾點到幾點是小睡時間,幾點到幾點是夜間就寢時間,為什麼要規定我的寶寶何時睡覺? 為何要讓家長的生活如此拘束? 會提供家長寶寶月齡適當的建議作息,主因有: 寶寶成長中的生理睡眠需求需要被滿足 寶寶的睡眠作息不規律通常會導致睡眠困擾  
早上和家人的談話勾起了我的防衛機制,也看到自己對於很多事的滑坡式定論。像是,一個晚上睡不好就等於不會好。寶寶晚上哭就等於我一個晚上都不能睡。這也是之前諮商師談過的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