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8|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在照顧他人前,你可以喘口氣,先照顧好自己⁣⁣⁣ ⁣⁣⁣

「責備比讚美更影響著我們,失敗比成功刻苦銘心,人性格中鮮明的特點,有時候來自於過去的苦痛。」——《一隅有花 Gentle Plants Calendar》⁣⁣⁣⁣⁣⁣


raw-image



最近看了「你可以喘口氣」這本書,作者多琪.柯恩的老公罹患憂鬱症,這是她二十多年來,身為照顧者的心路歷程。⁣⁣⁣⁣⁣⁣沒有人天生就是照顧者,從老公被診斷出憂鬱症後,她才一路摸索、慢慢與老公磨合,最終把她這段路跌跌撞撞的過程,整理並分享出來,希望帶給更多有同樣困擾的人一些幫助。⁣⁣⁣⁣⁣⁣






雖然說,封面的副標寫著「給憂鬱症照顧者的備忘錄」,但我自己看完的感覺是,其實每個照顧者都好適合閱讀。書中清楚描繪了,身為照顧者的我們,可能會有的情緒,比如:沈重的責任感、罪惡感及憤怒等等,以及出現這些情緒後,該如何自我照顧的實用建議。⁣⁣⁣



我自己在被醫生診斷出憂鬱症的前兩年,曾經陪伴過我很好的朋友一段時間,她也同樣罹患憂鬱症。換句話說,我兩種角色都體驗過,既曾是照顧者,後來也是憂鬱症當事人。因此在閱讀這本書時,特別有感覺,書中的所有感受,我再清楚不過了。⁣⁣⁣⁣


以下會分享,我閱讀完很有感覺的部分,若看完喜歡,建議找原書來閱讀,相信會更有收穫。⁣⁣⁣⁣⁣⁣



「妳已經把自己給搞垮了,如果再沒人來關心妳的話,妳的生活就會崩潰。妳需要休息一下,別再把所有的重擔都放在自己的肩膀上,也不要執著於要找新的療法。⁣⁣⁣⁣妳必須釋放出內心的情緒,允許自己崩潰、哭泣、悲傷、害怕和脆弱。這些情緒當然很可怕,但妳總是把自己逼得太緊了。每次遇到挫折,妳都迅速爬起來、繼續看顧著亞當。」——《你可以喘口氣》⁣⁣⁣⁣⁣⁣


看到這段我眼眶泛淚,回想起那段陪伴憂鬱症好友的經驗。當時,她非常依賴我的陪伴,也因此我承載了很多人的期待,包含她的家人、朋友,甚至是我自己。沒有人比我更迫切的希望,這份陪伴是有效果的,於是我幾乎用盡全力。⁣⁣⁣⁣


看著最好的朋友痛苦難受,甚至喪生了活下去的意願,我當然也很崩潰害怕,但當時我把這些情緒都隱藏起來了。只因為我看到朋友都已經這樣了,我不敢想像,如果連我也崩潰的話,她怎麼辦?於是這份沈重的責任感,壓得我喘不過氣。⁣⁣⁣⁣


我的陪伴故事,沒有好的結果,朋友最終還是選擇離開。即便她留給我的遺書上清楚寫著,謝謝我、以及我們全家人曾給她的陪伴與力量,但有好長的一段時間,我還是陷在,我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夠好的自責中。⁣⁣



直到兩年後,我自己也憂鬱了,我才真正明白那份感謝的重量。當我被負面情緒與念頭所困時,我同樣陷入深深的愧疚感,曾做過照顧者的我,非常清楚那時我的狀態,會帶給身邊的人多大的壓力和負擔,但我卻無能為力。這樣的無力感,導致我更厭惡自己,也鑽牛角尖的更厲害。⁣⁣⁣⁣


於是,在看到這本書給照顧者的建議時,我點頭如搗蒜,再認同不過了。當憂鬱症患者正跟自己的負面情緒拉扯時,他自己也很慌張、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甚至不清楚自己多久會恢復日常。而身為照顧者的你,其實光是穩住你自己,不隨對方情緒起舞,就是最好的陪伴與支持。⁣⁣⁣⁣



因此,書中建議照顧者,要保有自己的休閒活動、並找到自己的支持系統。不管是與家人一起承擔照顧責任,還是找朋友幫忙支持,甚至是尋找外部的支持資源,例如:我長期參與的敘事實踐團體,總之,就是別把責任全攬在自己身上。⁣⁣⁣⁣


尤其學習敘事治療後,我更清楚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我的陪伴再有效果,都只有50%的影響力,剩下的50%,掌握在當事人手中,我無法承擔不屬於我的責任。⁣⁣⁣⁣


多年後的現在,我帶自己移動出憂鬱了,體驗過照顧者與當事人的我,想回頭跟當年那個因為陪伴朋友,而被責任感壓得喘不過氣的自己說:「你已經做得夠好了,不要忘記,在當個照顧者之前,你還是你自己。你可以害怕、擔心或崩潰,這些情緒都很正常。我知道你很在乎朋友,但也別忘了回頭優先照顧自己。」⁣⁣⁣


畢竟身為多年當事人的我,最盼望的就是我身邊的人,不要因為照顧我,而失去了自己,我相信我善良的朋友也一樣。⁣⁣⁣⁣



希望我自己的親身經驗,又或是作者的心路歷程,可以讓身為照顧者的你,覺得自己不孤單,並得到一絲療癒。在照顧他人前,你可以喘口氣,也一定要喘口氣。請記得,優先照顧好自己⁣⁣,就是對當事人最好的支持與陪伴,祝福你~⁣⁣⁣⁣⁣


目前臉書粉專有此書的抽書活動,至6/30日截止,喜歡此書的夥伴別錯過囉!

活動詳情請看粉專文章~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到臉書找我互動聊天喔!

您的任何互動都是我創作的原動力~>


有心理學者研究指出,決定一個人幸福感的原因有50%跟家族基因有關、10%跟環境有關、剩下的40%則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的。如果你也想活得更幸福,歡迎來<幸福魔法團體>共學,一起練習聽懂情緒底下的需要,並活出幸福人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前身是公務員,過去念書時期一路到職場皆走在主流的道路上。公務生涯十年間身體不斷發出吶喊、反覆憂鬱,最後終於在學習敘事並加入後勇敢辭職,由憂鬱地獄翻轉成幸福人生的追夢之旅。目前藉由創作文字及陪伴對話,協助人找到心裡的聲音並活出幸福~預約陪伴談話:qtredface@gmail.com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