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大學可不可以過就好|十年大學談 Ep.12

說實在,大學的課 90% 以上都不像媒體渲染的那樣有趣

就是說,如果選個課是期待這個課要能激發興趣的話,多半是撞破頭的結果

也是當初選志願的季節,會有不少筆者提倡「多認識自己」的原因所在,以本人經驗為例的話:一、高中成績最好,跟可以讀這個系是絕對的二件事;二、挑選科目並在鑽研的過程感到「還想再來一點」的動能,要直升研究所都不成問題。

一方面是說大學的「過與不過」我常覺得是 90 和 30 的差別

不考慮任何投機條件,一般人應該都是會的就很會、不會的怎麼學就是浪費時間,純粹覺得到了大學我是用成績更放大這個傾向,在已經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原因,把自己這樣無聊的綁在課堂上來說 ...

「過」其實只是暫時說服自己這個學期過得還有點價值


...


有個然後

當年用數學成績篩進去數學系,真是本人做過少數很不明智的決定。

因為我當時沒有搞清楚,大學的數學完全不局限於算數,甚至只佔一般考題的 10%,能維繫下去的條件,很大概率要吃:我對於「數」這東西,還想不想了解更多、有沒有想鑽研更多;眼前都攤開了這麼多說明、理論,我有沒有想跟這些東西「有個然後」

然而,以上沒有任何一題成立,最後是灰溜溜的滾出校門。

再是其次的經濟系,也僅止於「讀的下去」,我只需要花當初砸在微積分時間的 1/10,不用落得徹夜苦讀的情形,通過這些必修都還綽綽有餘;即使是畢業的現在,也會因為學科上的智識不足、沒有想過還要什麼然後,而有些困惑人生方向。

我想這些茫然的問題最後還是得歸結於:你知道你究竟為何要讀大學嗎



過就好

我一直覺得它和畢業證書一樣是種交代:對社會有交代,但對自己卻交代不足的東西

這個面向不僅是指說,這樣我未來如果工作用上的話怎麼辦,更多的是:我發覺有鬼的時候,有沒有想要什麼補救,哪怕是想法也可以;你懂這感覺嗎,就如果我明知道這趟路程它之於我的人生有所意義,怎麼會半途就開始搪塞過去,應該是有思路出錯:

考大學想要的期待很早就落空了,我卻沒有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還想硬幹下去

這個打混的問題出現,為什麼它並不是激發我去發掘其它可能性,畢竟已經不是只有一個科目這樣子,再過來是整學期、整學年,放任畢業赫的在眼前;它其實真正嚴重的點不在於那張畢業證書,就是「你好像要放棄了」

對不對,確實是可以過就好,卻騙不了自己的心吶。


...


課程的有趣並不是義務,如此才能意識到生活中的有趣必得要透過你自己

所以其實過就好的終極問答是長這樣:那麼要換成什麼東西,你願意積極生活

一般學生會想到轉系、轉學考,其實就在回答這問題,你看到別人說的「想清楚」也是在講這件事,選科系的時候就是在表明:我對數有興趣,願意為了它積極發展出然後;我應該上大學,因為它能幫我實現和學科有關的理想。

對選擇的事物先有客觀條件的理解,後賦予之個人意義,是不會想到要搪塞自己四年

未來挑選工作就是這個思路,有錢就好的話,那確實是有很多「就只是」有錢的選項;換言之認識自己也可以是另一個自我覺察的管道:就從現在環境待遇看的出來,你可能對自己這個人到底敷衍到什麼程度,有哪些對自己的拷問懸而未解。

60 分的表現通常不會真的得到 60 的學期成績,這在人生之路也是一樣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