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6|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觀察生活,建立連結:田野調查在地方教育的應用(上)

藉由走出教室,進到學校周遭的生活空間,讓學習回到生活的場域之中。(圖為芳苑國小攝影社於社區進行拍攝創作)

藉由走出教室,進到學校周遭的生活空間,讓學習回到生活的場域之中。(圖為芳苑國小攝影社於社區進行拍攝創作)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因此,要解決上述的煩惱,認識田野調查是一個什麼樣的工具,或許是能夠引領你走進地方社會的一種方式,同時與地方建立更深厚的連結。


我們深信,未來的學校並不只是一個集體學習學科知識的場域,而更應該是探索社會多元樣貌的入口,培養師生建立人文素養的基地。


為什麼教育現場需要具備田野調查的概念?


108課綱的願景架構裡,成就每一個孩子能夠尊崇自己的性向發展,達到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目標,是每一個課程要看見的願景。然而,為了往這樣理想的方向前進,教育現場必須做出許多調整,包含教學方法、學習場域、知識傳遞的方式等,帶領學生探索自身生活環境變得更為重要,引導學生與他人、環境互動,進而產生自發的觀察,行塑共好社會的基礎。


這些能力,其實都隱藏在田野調查的核心概念之中,因為田野調查就是讓我們理解生活情境的一種方式,也是養成生活態度的方法。


熟悉108課綱的教師們,應該都對於所謂「自動好」三個基本理念十分熟悉,所謂自發,意即自主行動的能力;互動,則是與他人建立良好連結的過程;共好,其背後代表是透過社會參與創造共同利益的概念。(在此不多加贅述,若想了解更多也可至108課綱資訊網進一步搜尋。)


那麼這三件事,各自與田野調查中的哪些概念相互對應呢?


A. 自主行動的基礎-觀察

平凡的環境當中,潛藏著許多訊息,仔細觀察的過程裡,會發現地景中存在著許多人為因素。(圖為彰化縣芳苑鄉建新國小生活空間觀察教師研習)


深刻的觀察能力,是產生自主行動的根本,觀察則包含對外部環境的發現,與自我內在的覺察。透過身體感知發現來自環境的訊息,逐步統整出自己的觀點,那是看見社會議題的起點;傾聽來自內心的聲音,逐步釐清自己的人格特質,那是找到自身天賦的開始。


這樣的歷程,往往就是田野調查當中自我辯證的時刻,從他人生命經驗的理解,我們時常可以發現自己所缺乏的觀點,反覆思考的歷程,就釐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也更清楚明瞭自己所處的社會位置,找到更有利的行動方式,而這一切就要從仔細的觀察做起,看見更多細節,也看見更多能夠著力的切入點。


B. 溝通互動的基礎-同理心

溝通互動的背後,是能夠換位思考的同理心,而仔細的傾聽是重要的第一步。(圖為彰化縣立二林高中多元選修課「我的Gielim夢」參與學生訪談二林赤牛麵)


設身處地的同理心,是與他人溝通互動的根本,換位思考並且理解不同社會角色的語言,也是田野調查的必備能力。在當代社會中,我們越來越難自外於整個社會,不管是在虛擬或實體空間,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源自於我們能否理解各群體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若能適時的換位思考,就比較有機會建立一個較好的溝通基礎。


由此對應到田野調查的歷程,往往是在面對報導人時,能夠盡量去貼近對方的處境,試著去思考、分析談話與互動的脈絡,而非以攻擊、批判、對立的角度出發,透過傾聽來打造一個順暢的溝通管道。

c. 社會參與的基礎-文化意識


身體力行的社會參與實踐,就像在梳理社會的文化脈絡,建立起自身的文化意識。當我們擁有觀察環境的能力,並能夠適時的換位思考,其實就具備了與社會進行良好互動的能力。不過,在社會參與的過程裡,並不總是一個人的事,每一個議題的背後,往往涉及單個或數個群體。


如何去辨識這些複雜的關係網絡,尊重與理解多元文化的存在,其實就是田野調查要培養的關鍵能力——「文化意識」。在參與的過程中觀察,看見他人與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詳實記錄、感受社會轉變的歷程,就是公民參與所需具備的基本素養。


田野調查是什麼?

田野調查是開啟對於環境感知的一種方式,走到現場的價值在於不再僅從學科知識來進行學習,而是藉由身體的種種感知,來或許對於世界的認識。(圖為彰化縣二林鎮育德國小學生參與外竹里放兵儀式)


田野調查是一個方法、技術,也可能是一種生活態度,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它自然是一種研究工具,若從文化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將它看做一個認識異文化的起點。每個人的生活多采多姿,有著不同的日常作息、價值觀和行為模式,隨著居住區域的風土環境、技術條件、社群意識的形塑,甚至是受到歷史制度的影響,都可能造就一個地方獨特的模樣,而我們究竟該從哪裡開啟屬於自己的田野歷程?田野調查的方式又包含著哪些面向呢?

以下就三個最為基礎的方式來認識田野調查:


1. 參與觀察

如果你喜歡旅行,那勢必會喜歡運用參與觀察來進行田野調查,參與觀察的過程就有如走入他人的生活,以身體的感知、經驗來「感受」環境所給予的資訊。舉個例子,在某條溪流的兩處,泥土有著截然不同的特性,一處是黏性極強的黏土,另一處則是性質鬆軟的砂土,只要一腳踩下就能夠體會到:「喔!就是這樣的觸感!」這樣的感受伴隨著觸覺、氣味、溫度,身體所記憶下來資訊,便是最好的田野經驗。

除了環境的資訊之外,更重要的是與「他人」一起進行某種行動,比如說村莊的繞境、工作勞動、休閒娛樂等方式,和「他人」一起做同樣的事情,藉此去理解對方的日常生活,在這樣的過程裡,不僅我們能夠藉由身體經驗累積知識,同時也能更加同理他人,建立起彼此的信任關係,從實際的行動獲得非語言的資訊與經驗。




2. 深度訪談

如果你喜歡聊天,那可能很適合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來進行田野調查,但深度訪談就等於到處找人聊天嗎?這個答案絕對是否定的,但也並非絕對的否定,聊天確實是深度訪談的其中一種方式,但前提是我們必須有意識的聊天,必須從聊天的過程中,逐漸找到核心關懷的事情。


該如何做到「有意識」的聊天?其實在進行訪談前,好好設定一份紮實的訪綱就是最重要的前置工作,一個好的訪綱設計,能夠讓你在正式進行訪談之前,好好整理自己的思緒,模擬與受訪者的互動方式,更可以藉此檢視出自己提問上的邏輯缺失,讓自己更能進入「聊天」的狀態。

做好這些準備,抵達訪談現場後,如果已經準備的足夠充分,這份訪綱應該就會內建在腦海中,依循受訪者的回應,開始浮現先前所陳列的提問,進到這樣的狀態,就是一個有意識的聊天過程,不過說起來似乎很容易,但實際上深度訪談並不是很容易做到。

要自然地與他人互動,需要透過不斷的練習,才能讓彼此都在放鬆的狀態下對談,訪談時最令人擔心的場面,就是雙方都處在十分緊張的情緒裡,在這樣的狀態當中,很容易讓彼此的話題難以推進,也不好敞開心胸來分享故事。原來好好的跟別人聊天,原來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3. 空間判讀


如果你生性害羞、不擅與他人互動,那是不是就不適合進行田野調查了?不要灰心,田野調查並非僅限於外向者,每個人都能在田野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除了以自己的身體去參與觀察,以及透過縝密的訪綱來進行深度訪談,空間的判讀提供了另一種方式,讓我們透過「眼睛」的觀察,尋找未曾想像的疑問。

空間的判讀從整體地理環境的大空間分布,一直到室內空間陳設的小空間狀態,都是能夠透過「眼睛」的觀察,來對於整體環境有更多的理解。具體來說,空間的判讀可以藉由地圖、照片等媒介來輔助,也可以是在現場環境的影像記錄,從這些影像、圖像資料去進行理解,比方說水圳分布的位置、客廳茶几的擺放方式、商品櫃的陳列物品等,只要能夠發揮敏銳的觀察力,便能夠在田野的現場找到原本預期外的線索。


這些線索可能存在於地理樣貌、建築型態或是生活環境裡,從空間所形成的脈絡著手,就可能找到地景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然而,若在觀察的路上遇見向你打招呼的人,簡單攀談個一兩句話,或許就會有意外的收穫出現喔!




從以上所描述的內容,約略了解田野調查是一門怎麼樣的技術,而教育現場現正面臨的改變和挑戰,其實可以運用田野調查的工作進程來分階段執行,但是,身為教育工作者的你看到這裡為止,心中一定冒出這幾種的聲音:


「看起來是很棒,可是我還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

「我又不是在地人,哪有時間去做什麼田野?」

「難道真的照這樣做,事情就會有改變?」

「光靠我自己,真的做得了這麼複雜的工作嗎?」


我們時常從不同學校的教育夥伴們身上聽見、看見這些想法,有些是對於如何開始感到焦慮,有些是對於地方社會的陌生而產生距離感,有的就只是單純缺少一起同行的夥伴,那我們可以怎麼思考學會「田野調查」這個工具,對於自己的教育工作產生助益呢?我們將在下篇文章中,一起看見這些困惑。


敬請期待〈觀察生活,建立連結:田野調查在地方教育的應用(下)〉!


想進一步了解如何進行地方文化課程設計▸▸請洽蔗青文化工作室粉絲專頁或來信chiatshenn@gmail.com洽談教師研習合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蔗青文化工作室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