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討論中,我們提過一種令人厭惡的「紅鯡魚」策略。指出當我們對某事提出批評或反對意見時,一些「硬凹人」會刻意透過強調「另外的某某某也做了某某壞事」等言論,一方面混淆視聽,另一方面質疑你反對某人(或某事)的正當性。
在那種情況中,雖然有時的確可能有人云亦云的第三者被誤導後跟隨這樣的言論,但其源頭通常還是出自於某些明確的轉移焦點目的,甚至可能包含了造謠惡意。但這一次,我希望梳理出來的是一種與「紅鯡魚」策略相關,但說話者本人可能並不有意為之的說話方式與謬誤思考--「訴諸人身」。
雖然「訴諸人身」並不總是包含惡意,卻依然會破壞討論、依然可能對受話者造成傷害。而且,由於其發生狀況非常普遍,甚至不時會出現在親朋好友的談話中。因此,如果不及時指認出來的話,會造成的危害可能不見得比那些有惡意的言論來得小。
*
或許你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張被稱為「吵架金字塔」、「嘴砲金字塔」或「反駁金字塔」的圖,在那張圖中,作者將常見的反駁區分成了七種,並根據這些反駁對於網路討論(公共討論)的助益程度由上到下排列為:(用理由)駁斥主要論點、(用理由)駁斥、提出相反論點、表達反對、批評語氣、訴諸人身、辱罵。
我們無意在這裡一一討論這樣的排列是否有道理,但我相信多數人不會太反對這樣的排序,至少都會同意「針對對方主要論點提出反對意見和理由」是較好的討論,辱罵與訴諸人身是較差的討論。但究竟什麼是「訴諸人身」?因為顯然,這裡的訴諸人身並不是指辱罵性質的人身攻擊,否則那就會掉到更底下,更無助於討論的層次了。
有兩種常見與鮮明的情況我們可以很快想到:一種是攻擊資格、一種是攻擊相關性。在攻擊資格方面,我們可以在某些與科技政策相關的爭論中看到,譬如當一個人表達他對於「核廢料該如何處理?」與「如果爆發核災怎麼辦?」的疑慮和不信任時,他可能會立即得到如「文組閉嘴」這樣的回應。
的確,他的擔憂有可能和他缺乏某些專業知識相關,但一個有助於討論的回應應該是去給出好的處理辦法或明確給出風險比想像中更低的理由與數據,而不是自以為是地說「沒有相關科學專業就不能參與討論」。而且諷刺的是,會在這些事情上批評對方沒有專業的人,通常自己也沒有公共政策的專業。
而攻擊相關性,則是譬如說去宣稱某個人做某件事或某個宣稱只是因為對他自己有利。像是批評立法委員制定了對自己有利的法律、或者執政黨政府施行了某些對於自己政黨有利的措施。在涉及到權力的時候,這些擔憂是必要的,因為人民之所以賦予這些掌權者權力,不是為了要讓他們以此圖利自身或特定人士,而是應該去做對整個社會有幫助的事。所以我們不只應該要去批評,有時也會透過法律制度明文規定需要在特定狀況做到利益迴避。
但如果我們談論的不是「運用公權力」,而是發表意見,那其實不應該會因為他的意見對他自己有利就將之拒斥,我們可以懷疑他說這些話是否有私心、他是否並不真誠。但要評判他的意見值不值得接受,重點仍應該是他的論點有沒有道理。我們如果僅僅因為一個人的意見是對他自己有利就不接受,那許多讓社會多數人都受益的觀點就會變得多數人都不能合法地宣稱,這樣的要求顯然是荒謬的。
進一步來說,在我們討論「紅鯡魚」策略時,那種質疑其實也是希望將與自己立場不同的說話者打成利益相關者,來藉此讓你失去資格、或失去公信力。以近期社會上的例子來說,將大法官說成服務於特定政黨的做法、或者在憲法法庭上宣稱「其他人做過類似的事卻沒見到相同質疑」,都屬於這類的行為。
*
此外,對應於上面那些常見的「以人廢言」,也存在著「相反方向」的訴諸人身,也被稱為「訴諸權威」。譬如說有些人會相信特定的權威或偶像,小朋友可能會跟你說「老師說OO」、「我媽說OO」或「課本上說OO」,而成年但仍舊缺乏判斷能力的人也可能會說「XX老師不會錯」、「無條件支持XX」。在這類情況中,他們會因為那段話是特定的某人說的而全盤接受,將之直接視為不可挑戰的聖旨。這同樣相當不利於公共討論。
而無論是「以人廢言」還是「訴諸權威」,這些例子的共通點是,當一些人在思考要不要接受一種說法的時候,他們不考慮那種說法有沒有道理,而是只考慮說這段話的人是誰,並僅僅因為說這段話的人的身分就決定自己接受或不接受。這也使得討論永遠只能在同溫層中進行,因為對面立場的人,一句話都還沒說就已經被扣到負分了。
在之後的討論之中,我們會接著去指出一種更加常見但經常沒有被辨識出來的情況:人們透過一些特定的「訴諸人身」話術,在討論中推卸掉了自己的責任並打消了「理由」在公共討論中的重量。而那種話術的廣泛被使用,很可能正是造成上述這些明顯案例普遍出現的基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