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通常不會因為被責備而改變自己的行為。相反地,一個人要能夠改變,首先需要他擺脫那種容易把一切對行為的討論都理解為「責備」的慣性思維。
很大程度上,責罵以及「對被罵處境的拒斥」是個人進步與解決問題的大敵。在YouTube團體「反正我很閒」那部雖然已經過了四年,卻依然令人記憶猶新的「劇組工作出包」影片中。攝影組的負責人在得知沒有記憶卡時,兩次詢問為什麼上山前不講,出包者的回答都是「我就怕被罵啊」。
但事實是,如果他在那些他認為會被罵的時間先說,問題就能夠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得到解決。而且,他的「不說」其實也不能真正取消自己將要被罵的處境,只是持續對這顆未爆彈加壓,使之變得愈來愈危險而已。
影片沒有呈現的部分是:在這些他沒有說的時候,他的心緒其實也不可能得到安寧,因為他其實知道問題遲早會暴露出來,卻心存僥倖地拖著,彷彿有可能有某種奇蹟讓自己可以不用面臨到被罵的壞處境。
在犯錯者透過假裝「卡到」來躲過一劫的時候(這裡存在著一個漂亮的雙關,靈異現象的「卡到」彷彿「記憶卡到了」一樣讓他免於承擔沒帶記憶卡的後果;之後另一個人發現機器裡「沒卡」,又反回來消除了他假裝「卡到了」的意義和效果),背景裡呈現的是其他工作組的成員被導演大聲斥責的畫面。
那種近乎暴戾的場面說明了為什麼犯錯者寧可不解決問題也不願意讓自己有機會被罵的原因,並帶著我們血淋淋地觀看責罵行為長期下來所會造成的負面效果。反過來說,如果這個人不是從一個犯錯就會被這樣劇烈責罵的環境裡成長,他很可能就不會養成這種逃避的習慣,也就不會造成這一連串的悲劇了。
*
除了這種極力隱瞞式的逃避之外,習慣於被責罵的人也經常會迅速地將別人對自己行為的討論理解為責罵。一但這種理解發生,他就會將自己的心思全部投入在「應對被罵」,而不是解決問題。
根據不同的情緒習慣,有些人會快速示弱、拼命道歉,以此尋求對方的「息怒」與原諒;一些人則會大量地找尋各種與問題核心不相干的藉口,試圖降低自己的責任,以滿足那種將自己從「應該要被罵的行為」那裡分隔開來的心理需求;另一些人則是會進入敵意與對抗的模式,反過來斥責「都是別人的錯」,卻只是讓自己看起來更明顯是老羞成怒。
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這種從「不想被罵」出發的行為使得解決問題的機會被無限推遲,以至於最後完全失去。事實上,除了你自己之外,所有人真正關心的是事情到底能不能被更好的完成。
你的失誤當然可能引起怨言、或降低別人未來再次合作的意願。但只要你能夠快速地正視自己行為造成的後果,並且和面前的人一起溝通、討論、解決問題,你甚至可能贏得一些--隨時只關注自己有沒有犯錯的人永遠沒有機會獲得的尊重。
比起避免被責備的能力,有勇氣面對,並且有辦法從過去行為與後果中學習並成長的能力,才是讓一個人能夠長期與其他人合作或相處,更加不可或缺的關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