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女性運動量不足但自我感覺良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英國有篇調查報告,發現四分之三的英國女性運動量都不太夠,但這些人有不少覺得自己已經有認真運動了。國外的報導以「樂觀偏誤」 (optimism bias)來形容這些女性。

raw-image


  1. 這份蒐集了6000名女性資料的調查發現,只有23%女性每星期有五天以上每天運動30分鐘、或走路7000步的低標。
  2. 但是,有60%的女性,感覺自己身體健康、有充足活動量。
  3. 有25%女性一星期運動平均不到一次。不過這些女性有74%希望能增加活動量。是什麼原因阻礙她們運動?這是國外媒體報導的重點。而台灣女性的運動量,恐怕是比英國女性還少。
  4. 其實,英國官方的建議是:每個健康成年人都需要每星期 150 分鐘的中強度運動、或 75 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成年人每星期要有兩天的重訓,並減少長時間久坐。
  5. 調查發現,有45%的女性運動的主要動機是「減重」而不是「追求健康的未來」。這可能是造成運動量不足的主因。
  6. 「無法享受運動」也讓女性達不到每週運動的「低標」。有65%女性表示她們無法「享受運動」。
  7. 「騰不出時間運動」也是重要原因。只有不到20%的女性把「運動」列為生活中的前三大重要事情。家庭、工作、感情、交友,現代女性有太多需要同時注意的事情。82%女性表示她們缺乏積極運動的動力。
  8. 「運動量不足」造成惡性循環:有三分之二女性表示,她們的體重、缺乏力量、體能差,影響她們的運動能力。
  9. 相對於男性(尤其英國男性),女性很少投入團體運動。
  10. 而且,即使有許多媒體、網紅在推動運動,現代女性的運動量還是比以前少。有52%的女性表示她的運動量比以前少,只有28%表示運動量有比以前多。
  11. 許多女性在小學時喜歡運動,進入青春期後運動量就漸漸減少(主因是同儕壓力、學業壓力)。
  12. 懷孕、育兒、工作、更年期,種種原因讓女性在中年之後運動量繼續減少。
  13. 64%女性的最主要運動方式是「步行」,而且年紀越大、倚賴「步行」的比率就越高。這也會造成運動量與運動型態的不足。
  14. 在30-40歲的階段,男生、女生之間運動量的差距最大,可能跟女性在這年齡必須承擔生產與育兒有關。
  15. 有個小結論是:女性往往將其他人的事情擺在第一位、自己的事情相對不重要,所以「花時間運動」的優先性就會被忽視。
  16. 也有一個觀點是:「運動對男性來說是快樂的來源,因為這是一種自由;對女性來說卻並非如此。」
  17. 男性往往可以自由地決定自己什麼時候運動、做什麼運動。女性如果因為運動而影響到家務、育兒、工作,就可能會承受有形、無形的批評、閒言閒語。要讓女性能有更多時間自在地運動,還需要家人、職場與朋友真心的支持吧。
avatar-img
1.5K會員
476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豐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值夜班可能會影響精細動作控制(開車容易出車禍)與大腦認知功能(對病人失去耐性與同理心),如果是連續值夜班影響更大。為了維持社會運作而必須連續值夜班的人,如醫護、警消、電力交通維修人員,我們除了多給薪水外,也要盡可能增加他們工作小睡、休憩的時間。
咖啡喝太多,會影響睡眠。睡不好,就喝酒或吃安眠藥。然後睡醒沒精神,繼續喝咖啡,變成惡性循環。 但也有很多研究認為喝咖啡對未來身體健康有一些好處,現在有個研究方向是:喝咖啡可以增加一些「好的腸內細菌」。
最近有個有意思的研究,發現胸部大的女性,有一些也會對自己的胸部感覺不滿意。而「胸部滿意度」,還會影響女性的自我形象與自我感覺,影響生活滿意度。這是個重要、值得探討的議題。 這研究是由澳洲的學者,找了345名18-83歲的成年女性,測量身高、BMI以及胸部體積,並請參與者完成胸部滿意度以及參與身
生理時鐘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白天與晚上的光照亮度會影響生理時鐘,最近有個研究提醒我們,深夜如果常暴露在燈光下,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會增加。
最近有學者報告,在週末補眠還是有一些好處,比如有可能讓心臟疾病減少20%。 近日在倫敦舉行的歐洲心臟病學會大會上,有學者發表一項來自英國生物銀行研究的結果,這研究分析90,903人長期的睡眠數據。 研究發現,週末補眠最多的人,與那些睡眠最少的人相比,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了20%。
當我們感到壓力時,許多人會不自覺地開始吃更多的零食,或是反覆選擇某些特定食物,尤其是在晚上睡覺前還沒睡著這段時間,更容易無法克制自己而多吃、然後就變胖。 這可能與我們大腦中的獎勵系統有關。最近的研究表明,壓力不僅影響我們的情緒,還會改變我們的飲食行為。
值夜班可能會影響精細動作控制(開車容易出車禍)與大腦認知功能(對病人失去耐性與同理心),如果是連續值夜班影響更大。為了維持社會運作而必須連續值夜班的人,如醫護、警消、電力交通維修人員,我們除了多給薪水外,也要盡可能增加他們工作小睡、休憩的時間。
咖啡喝太多,會影響睡眠。睡不好,就喝酒或吃安眠藥。然後睡醒沒精神,繼續喝咖啡,變成惡性循環。 但也有很多研究認為喝咖啡對未來身體健康有一些好處,現在有個研究方向是:喝咖啡可以增加一些「好的腸內細菌」。
最近有個有意思的研究,發現胸部大的女性,有一些也會對自己的胸部感覺不滿意。而「胸部滿意度」,還會影響女性的自我形象與自我感覺,影響生活滿意度。這是個重要、值得探討的議題。 這研究是由澳洲的學者,找了345名18-83歲的成年女性,測量身高、BMI以及胸部體積,並請參與者完成胸部滿意度以及參與身
生理時鐘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白天與晚上的光照亮度會影響生理時鐘,最近有個研究提醒我們,深夜如果常暴露在燈光下,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會增加。
最近有學者報告,在週末補眠還是有一些好處,比如有可能讓心臟疾病減少20%。 近日在倫敦舉行的歐洲心臟病學會大會上,有學者發表一項來自英國生物銀行研究的結果,這研究分析90,903人長期的睡眠數據。 研究發現,週末補眠最多的人,與那些睡眠最少的人相比,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了20%。
當我們感到壓力時,許多人會不自覺地開始吃更多的零食,或是反覆選擇某些特定食物,尤其是在晚上睡覺前還沒睡著這段時間,更容易無法克制自己而多吃、然後就變胖。 這可能與我們大腦中的獎勵系統有關。最近的研究表明,壓力不僅影響我們的情緒,還會改變我們的飲食行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com/shorts/OeK2qvN_lVA?feature=sha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K2qvN_l
Thumbnail
就產業觀察來說,找上門尋求教練協助的客戶,多半是減肥或改善外觀,一部分是看到各種健檢成績單滿江紅想來挽救,想變強的人是有但佔比又更少 簡單來說普遍備受注目的動機焦點很單一 體態 彷彿這是投入運動唯一容易勾起動機的面相 為了減肥或符合相對應的審美觀,甚至有人能把健康擺放在很
Thumbnail
在時間縫隙之間做了這件事情會讓你對生活更有掌控感,這是我選擇運動之後感受到的,因為時間更不夠用了,所以更珍惜那些下班之後的時光。如果日復一日地日常裡總讓人感覺到缺少一些什麼,當有一天讓你回過神來發現每天都在複製一樣的生活,當妳(你)真心想要改變了那麼開始運動就是一件很直得稱讚的事情!
Thumbnail
飲食均衡對健康的益處相信已經是大眾共識,而對於運動方面的均衡我想提出一些個人的見解 身體在運動時要具備的能力很多元 1)活動度與穩定度 2)肌力 3)肌耐力 4)能量系統(有氧心肺) 5)爆發力(速度+肌力) 6)速度 7)敏捷 8)協調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一直有刻意提醒自己要保持運動習慣 對我來說 運動大概算是一件不太輕鬆的事吧
Thumbnail
在現今對於運動風氣的潮流下,許多投入健身的人動機的優先順序不是健康,而是好看。本文探討了運動員思維與健身風氣的關係,以及運動者與普通運動愛好者對競技與健康的理解差異。
你的「心」還好嗎?   現在的人越來越重視健康,近年來運動風氣盛行,健身房和運動中心林立。 許多人開始踏入運動的行列,坊間也越來越多人推廣著各樣的保健療程和食品,但是常常忽略「心理健康」也是維持生活品質很重要的一環。     (圖片出處:https://stock.adobe.com/h
我們都知道,過度追尋外表的結果就是讓人產生容貌焦慮,很多在自己網路上群媒體上不斷強調美好外型的教練有的時候卻成為會員們感受到壓力的主要來源。所幸,現在有很多教練覺察到這一點,更加地強調訓練與健康的相關聯性。 本來以為狀況會越來越好,結果前一陣子,教練導致會員焦慮的原因又多了一個:那就是身體排列
Thumbnail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以5:29   除非是有要追求健身強度或是高難度瑜珈動作 一般運動都可以,而且我大推有氧運動!   我有運動習慣,運動年齡依照不同頻次也有近10年,接觸了跑步、重量訓練、瑜珈、皮拉提斯、有氧舞蹈等各類。   來分享一下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com/shorts/OeK2qvN_lVA?feature=sha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K2qvN_l
Thumbnail
就產業觀察來說,找上門尋求教練協助的客戶,多半是減肥或改善外觀,一部分是看到各種健檢成績單滿江紅想來挽救,想變強的人是有但佔比又更少 簡單來說普遍備受注目的動機焦點很單一 體態 彷彿這是投入運動唯一容易勾起動機的面相 為了減肥或符合相對應的審美觀,甚至有人能把健康擺放在很
Thumbnail
在時間縫隙之間做了這件事情會讓你對生活更有掌控感,這是我選擇運動之後感受到的,因為時間更不夠用了,所以更珍惜那些下班之後的時光。如果日復一日地日常裡總讓人感覺到缺少一些什麼,當有一天讓你回過神來發現每天都在複製一樣的生活,當妳(你)真心想要改變了那麼開始運動就是一件很直得稱讚的事情!
Thumbnail
飲食均衡對健康的益處相信已經是大眾共識,而對於運動方面的均衡我想提出一些個人的見解 身體在運動時要具備的能力很多元 1)活動度與穩定度 2)肌力 3)肌耐力 4)能量系統(有氧心肺) 5)爆發力(速度+肌力) 6)速度 7)敏捷 8)協調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一直有刻意提醒自己要保持運動習慣 對我來說 運動大概算是一件不太輕鬆的事吧
Thumbnail
在現今對於運動風氣的潮流下,許多投入健身的人動機的優先順序不是健康,而是好看。本文探討了運動員思維與健身風氣的關係,以及運動者與普通運動愛好者對競技與健康的理解差異。
你的「心」還好嗎?   現在的人越來越重視健康,近年來運動風氣盛行,健身房和運動中心林立。 許多人開始踏入運動的行列,坊間也越來越多人推廣著各樣的保健療程和食品,但是常常忽略「心理健康」也是維持生活品質很重要的一環。     (圖片出處:https://stock.adobe.com/h
我們都知道,過度追尋外表的結果就是讓人產生容貌焦慮,很多在自己網路上群媒體上不斷強調美好外型的教練有的時候卻成為會員們感受到壓力的主要來源。所幸,現在有很多教練覺察到這一點,更加地強調訓練與健康的相關聯性。 本來以為狀況會越來越好,結果前一陣子,教練導致會員焦慮的原因又多了一個:那就是身體排列
Thumbnail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以5:29   除非是有要追求健身強度或是高難度瑜珈動作 一般運動都可以,而且我大推有氧運動!   我有運動習慣,運動年齡依照不同頻次也有近10年,接觸了跑步、重量訓練、瑜珈、皮拉提斯、有氧舞蹈等各類。   來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