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是無可避免的,但你能選擇自己要不要受苦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從作品出發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痛是無可避免的,但你能選擇自己要不要受苦〉2025-05-22

 

  村上春樹在《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的前言裡,引用了一句馬拉松跑者跑步時的箴言「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書中翻譯為「痛是難免的,苦卻是甘願的」,他直接把「可以選擇」詮釋為甘願,認為跑者是「自己選擇了痛苦」,並以之為這個段落的重點,以及書的開端。

 

  但我看到那句話的直覺理解卻不是那樣。我會理解為「疼痛無可避免,但是不是受苦則可以選擇。」在我的理解裡,這段話意味著,受苦和注定會發生的疼痛不同,是不是在受苦,我可以自己選擇。

 

  以馬拉松來說,42點多公里的路程,不只雙腿,全身到處都會疼痛。這是一個即便長時間訓練,也不可能避免的生理事實。然而,我在思考的是,跑者是否必須認定自己在受苦?有沒有可能,有人不覺得自己在受苦,因為他正在做的,是他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

 

  譬如跑步運動和「擔心趕不上公車所以奔跑」、在健身房舉啞鈴和「為了搬家必須抬重物」,後者總是比前者令人感到痛苦,無論生理科學上,兩者有多少相似之處。甚至當自願運動耗費的體力、承受的重量遠大於後者時,依然是「不得不做」的那些事更令人感覺自己在受苦。

  

痛,但沒有在受苦?

   然而,真的有可能「痛卻沒有受苦」嗎?雖然前面提的這種差別應當是大多數人都能想像的,但當我們必須面對真正的疼痛以及「有人在疼痛」的事實時,「有疼痛卻完全沒有受苦」的情況還是沒有那麼容易被接受,尤其,當那個疼痛是如馬拉松跑者那些長達數小時時,那真的完全沒有在受苦嗎?

 

  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我想到了幾個可能比較極端,但或許能夠給我們啟發的例子:譬如說受虐狂或苦行僧。兩者都有某種對痛的追求,對前者而言,那些痛帶來快感、愉悅;對後者來說,痛可能蘊含著某些神性的體驗和超越的意涵。

 

  在這些情況裡面,痛並未消失,然而由於行為存在著其他的意義與價值,他們可能並不主觀地認為自己在承擔痛苦,而是身處於某種沒有痛時無法抵達的至福。

 

  順勢生產或許是一個沒那麼極端的例子,在低醫療介入的狀況下,生產者的疼痛帶來一種真實性以及親子最原初的親密感,這種對行為的認知,似乎也將疼痛連結到幸福而非受苦。

 

  這些例子和加班賣肝就能拿更多錢的那種「受苦去獲得更多」不同,他們的幸福感不是某種行為後會獲得的外在價值,而是當下的那些疼痛本身就包含了他們主動創造的意義。

 

  在這種狀況下,我的直覺是:痛就是痛,不會因為「有了意義」就消解。然而,人是有選擇的,他可以不把這樣的疼痛,詮釋為自己在受苦。

  

選擇承受,或選擇無須承受

   回到跑步,這個問題是:參加馬拉松是自願受苦,還是因為自願,所以沒有在受苦?我不能為所有跑者代言,但在我的理解裡面,如果只是為了那些成功完賽會拿到的外部證明,要真的撐過漫長的路程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能在時間內跑完42點多公里的人,我會相信他們大多對跑步的過程有某種更根本的追求。也許沒有到受虐狂或苦行僧的程度,但那些疼痛,大概多少也關聯到一定程度的快感與信仰。

 

  就「受苦是可選擇的」這句話而言,我想村上春樹的讀法和我的讀法都有存在的空間。前者是帶有某種英雄主義性格的「我自願承受痛苦」,後者則容許自己對真實保有更大的主動詮釋空間,以「我沒有在受苦」為前提擁抱自己的選擇。無論是在跑步,或者身處其他任何疼痛中,但願我們都有辦法選中更能給自己力量的那句話,一種更符合自己的主體哲學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8會員
943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9
  譬如伽利略的後繼者能看出斜面如何與單擺相似,柏努利又進一步發現一種使小孔中流出的水流更像單擺的方式,這些「看成」或「看出」,讓力學家們得以解答許多在當時乍看之下截然不同的問題。並意識到它們都是「實際的下降等於潛在的上升」這條「動能守恆」(vis viva)自然律的例子。
Thumbnail
2025/05/19
  譬如伽利略的後繼者能看出斜面如何與單擺相似,柏努利又進一步發現一種使小孔中流出的水流更像單擺的方式,這些「看成」或「看出」,讓力學家們得以解答許多在當時乍看之下截然不同的問題。並意識到它們都是「實際的下降等於潛在的上升」這條「動能守恆」(vis viva)自然律的例子。
Thumbnail
2025/05/16
  而當我們終於感覺到一種值得堅定做下去的事情,或想要持續相處的人們時,我們好像「找到」了什麼。譬如有人說志業、有人說靈魂伴侶、有人說希望或熱情,當然,也有人會說--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那麼,我們能不能說生命的意義,便是這段漫長的追尋?
2025/05/16
  而當我們終於感覺到一種值得堅定做下去的事情,或想要持續相處的人們時,我們好像「找到」了什麼。譬如有人說志業、有人說靈魂伴侶、有人說希望或熱情,當然,也有人會說--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那麼,我們能不能說生命的意義,便是這段漫長的追尋?
2025/05/11
  草地被火碰到會燒起來、在寒冷的地方拿著火把或火焰法杖會感到比較溫暖、可以用火把食物烤熟,或者在鍋子下面點火,做更複雜的料理、被雨淋到時火把會熄滅等等,這些種種都超出了「武器系統」或「屬性系統」這樣的機制,讓我們相信這裡真的存在有某種關於「火」的自然法則。
Thumbnail
2025/05/11
  草地被火碰到會燒起來、在寒冷的地方拿著火把或火焰法杖會感到比較溫暖、可以用火把食物烤熟,或者在鍋子下面點火,做更複雜的料理、被雨淋到時火把會熄滅等等,這些種種都超出了「武器系統」或「屬性系統」這樣的機制,讓我們相信這裡真的存在有某種關於「火」的自然法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人生不只是一場馬拉松,可能也是一場漫長的冒險,有著許多打不完的大魔王。重點是要跟隨自己的心,覺察自己想要什麼,並不一定要遠方流浪,從房間到客廳也是一趟小旅行。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人生不只是一場馬拉松,可能也是一場漫長的冒險,有著許多打不完的大魔王。重點是要跟隨自己的心,覺察自己想要什麼,並不一定要遠方流浪,從房間到客廳也是一趟小旅行。
Thumbnail
從挫折中學習從而成長,是人生中每個人都會面對的挑戰。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日本求職的過程中所經歷的挫折,以及挑戰如何影響了他的成長和觀點的改變。
Thumbnail
從挫折中學習從而成長,是人生中每個人都會面對的挑戰。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日本求職的過程中所經歷的挫折,以及挑戰如何影響了他的成長和觀點的改變。
Thumbnail
生活就像一場馬拉松,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的障礙和挑戰。 面對困難,會感到害怕、猶豫,甚至想要放棄是很正常的。但記住,真正的勇氣不是沒有恐懼,而是即使害怕也要邁出那一步。
Thumbnail
生活就像一場馬拉松,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的障礙和挑戰。 面對困難,會感到害怕、猶豫,甚至想要放棄是很正常的。但記住,真正的勇氣不是沒有恐懼,而是即使害怕也要邁出那一步。
Thumbnail
放棄的理由看似簡單,但堅持下去的理由卻難尋,如何判斷何時該堅持,何時該放棄?透過一位日本田徑選手的故事,探討放棄與堅持的意義,以及如何從放棄中獲得力量。
Thumbnail
放棄的理由看似簡單,但堅持下去的理由卻難尋,如何判斷何時該堅持,何時該放棄?透過一位日本田徑選手的故事,探討放棄與堅持的意義,以及如何從放棄中獲得力量。
Thumbnail
雖然我還是不知道人活著有什麼意義,但我知道如果要活下去,學會「調整」這件事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雖然我還是不知道人活著有什麼意義,但我知道如果要活下去,學會「調整」這件事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記得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記得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長途比賽 人生如一場長途比賽,每個人都在這賽場上奮力前行,經歷著起伏、曲折,而唯有堅持到底,方能穿越風雨、迎向勝利的陽光。這場比賽並非短程走馬觀花,而是一場長途的馬拉松,需要我們不斷地調整步伐、保持韌性,方能在終點站迎來屬於自己的勝利。 一條蜿蜒的小徑 生命的道路彷彿是一條蜿蜒的小徑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長途比賽 人生如一場長途比賽,每個人都在這賽場上奮力前行,經歷著起伏、曲折,而唯有堅持到底,方能穿越風雨、迎向勝利的陽光。這場比賽並非短程走馬觀花,而是一場長途的馬拉松,需要我們不斷地調整步伐、保持韌性,方能在終點站迎來屬於自己的勝利。 一條蜿蜒的小徑 生命的道路彷彿是一條蜿蜒的小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