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怎麼教都不對?教養令人好焦慮!──《拚教養》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是我們太自私,才會教出這種變態。」

2018年公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全台掀起一波針對教養的討論,該劇不僅批判升學主義造成親子之間的緊張與疏離,也表達孩子不是父母的所有物,強調孩子的自主性。其劇本大多以中產階級家庭為例,深刻描寫一群飽受升學壓力所苦的學生產生的負面精神影響,亦呈現現代父母對於教養的偏執與焦慮。
2019年一樣火紅的《我們與惡的距離》雖主要是探討無差別殺人與死刑議題,但其中有一句話卻烙印在我心裡。殺人犯李曉明的媽媽對律師說:「我家就在麵攤後面,小孩喜歡躲在自己房間,媽媽要管嗎?不是說要給孩子獨立自我、成長的空間嗎?……是我們太自私、太忙,都沒有時間跟小孩講話聊天,才會教出這種變態……
一頭是過度管教,另一頭則是疏於管教。當然,這兩部劇並非將所有問題都指向父母「不會教」的問題,而是期盼帶來更多社會學視野,促進彼此理解。但是,仍有許多人將劇中的悲劇歸咎於父母的不是,也引出「教養」成為無數焦慮的父母必須耗費大量成本研究、評估、反思的行動

拚教養:教養焦慮所映照的社會結構

新時代的教養方式,一方面崇尚與孩子平等對話,提供大量情感支持,成為孩子的「隊友」;另一方面,也因全球化的競爭,無數焦慮的父母深怕孩子沒有「競爭力」,而從小便投入大量資本「多元刺激」。
台灣社會學系教授藍佩嘉便是循此脈絡寫下《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以紮實的田野調查,分析台灣不同階級的家庭如何產出不同的教養策略,也呈現階級內的多元與差異性。她指出,
「人們經常以為教養只是個別父母的煩惱。本書呈現看不見的結構力量與社會界線,如何造成父母們的教養困境與情緒焦慮。親職也像是個經驗透鏡,折射出如萬花筒下的臺灣面貌……面對貌似不安全與不確定的未來,當代臺灣父母採取不同的教育與親職策略試圖保障下一代的安康,弔詭的是,這些保安策略卻經常讓我們感到更不安全。」[1]
翻開本書,讀得特別津津有味。不僅作者兼顧學術與大眾的口味,更透過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故事,呈現不同家庭的美麗與哀愁。
《拚教養》主要回答三個問題。第一,不同階級的家庭,發展出何種教養策略?第二,這些教養差異如何強化不平等的童年?第三,為何這些確保孩童安全的教養策略,反而讓大家感到更不安全?

中產階級家庭:培養國際競爭力、規劃自然成長

針對資本多的中產階級家庭,有一部分的家長將「缺乏國際競爭力」視為潛在的風險,因此透過國外遊學、雙語學校的教育資源,盼望孩子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世界人」。也有許多家庭透過「全補教育」,從小累積孩子的才藝與多元學習能力,期待未來能夠化作申請頂尖大學的履歷。
然而,在文化資本相對較高的父母中,卻深刻感受到許多教養上的矛盾。例如,要平等說愛,又要求孩子遵守規矩;希望放手讓孩子去飛,又想管理潛在風險;想刺激孩童的多元認知發展,又無形中順從於競爭的工具主義。
不同的論述拉扯著這些父母,也讓某些人開始認同「自然成長」、「快樂童年」的教育觀,積極「規劃自然成長」,選擇遠離都市的另類學校(如森林小學),注重孩子與大自然建立深刻的連結。這些家長重構新的教養評價框架,將爬樹、種田、縫紉、木工等傳統技能定義為新的文化資本,並認為創造力、自主性、藝術表達與社交能力等比傳統的書本知識更為重要。
但是,由於強調家長必須一同參與孩子學習的堅持,家長們(尤其是母親)要不斷反思檢視自己的生活,如飲食與家具,有無符合環保有機、親近自然的理念。這種密集母職的日常風險管理工作,造成許多母親的壓力。此外,一味地打造「自然成長」的溫室,卻反倒讓這些孩子對「外頭」的世界(商業文化、網路)心生嚮往。

勞工階級家庭:培育階級流動力、順其自然造化

在文憑主義掛帥的台灣社會,勞工階級家庭為避免下一代複製階級,而更著重子女的學業成績。由於缺發足夠的文化資本,他們傾向累積跨階級的社會資本(與老師建立私人關係),或透過外包的教育(安親班、補習班、家教班)來培育階級流動力。這些父母較「務實」,希望把錢花在刀口上,讓孩子所學到的任何東西都能有效化為幫助升學的工具價值。
然而,這些家長經常面臨陪伴與賺錢的兩難。由於必須仰賴雙薪,父母難以有時間去陪伴孩子完成學業,並滿足其情感需求(單親家庭則有更長的工時)。再者,這樣「怕下一代做工」的思維,不僅否定勞工階級的文化價值,更合理化白領階級的支配地位
有更多的勞工階級家庭則是「順其自然造化」。父母因長期不被主流白領階級文化認可,而產生「階級傷痕」,因此更傾向保護孩子免於面對課業壓力,只期待他們能「平安長大」。由於學校期待父母能更多參與孩子的課業,這些家長更容易被貼上「不負責任、教養無力」的標籤。

教養的困難:時間的窮人、公眾議題私人化

究竟為何教養在台灣變得如此困難?藍佩嘉從兩個面向來解析不安全感的來源。第一,是「壓縮現代性」(compressed modernity)。以時間的壓縮來看,台灣在短時間內經歷大規模的經濟、政治與文化變遷。兒童觀的改變,讓上一代的父母開始反思自己的「失落童年」,渴望與上一代的威權教養進行斷裂,卻又不自覺複製原生家庭的教養模式。空間的壓縮,也使得全球的教養與學習資源變得唾手可得(尤其是歐美),但即使是有資本的家庭,也難以達成理想的教養教本。既要培養孩子的競爭力,又要滿足其大量的情感需求,尤其長工時的雙薪家庭父母更成為「時間的窮人」。
尤其,勞工階級家庭在長期經濟不安全的處境下,難有足夠的「認知頻寬」去閱讀新的教養知識,只能以較立即的方式管教小孩(如打罵),進而被教育體制視為「不當管教」,甚至被民眾批評「不會教就不要生」。
第二,是高度個人化、私有化的教養策略。當今社會強調父母對於教育的選擇,以實現對自己孩子最優的教養方式(跨區就讀、體制外教育、飲食風險管理等)。然而,這種以中產階級為主力、強調選擇權的「新自由主義親職」論述,卻忽略很多選擇乃是來自階級優勢,需要耗費大量經濟與文化資本,進而將其他父母的教養化約為「不為孩童想」、「不當選擇」的個人問題。
簡言之,個人化的教養策略掩飾了階級的結構性困境,將公眾議題私人化,也使父母失去與社群的連結
此外,「選擇」的邏輯假設教養是「線性」發展,只要蒐集充分的資訊,就能提高利益、降低風險,為孩子打造一個理想的童年。然而,真正的教養從來不會有明確的階段發展,亦難以評估所謂的利害得失;相反的,是充滿不確定與挑戰的未來。諷刺的是,許多教養指南正是利用這種恐懼,販賣降低父母焦慮的任何商品或課程(如全腦開發、外語能力、親子溝通)。

拉拔一個孩子長大,需要整個村落的力量

所以,我們該如何改變這些教養困境,讓父母與孩子都能鬆一口氣呢?
有別於「選擇的邏輯」,藍佩嘉引用人類學者安瑪莉‧摩爾(Annemarie Mol)在《照護的邏輯》談到的觀念,指出「照護的邏輯」應用在教養的場域上即是:
  • 不僅將孩子視為有獨特個性的行動主體,也同時將父母視為需要被照顧、滋養的對象
  • 不強調選擇與掌控,也不全面配合孩子的需求,而是重視團隊的互助與分工,認真看待彼此的貢獻。
  • 不事先預設、規劃教養目標,而是在有限的資源下先行動,持續尋找適當、可行的目標。這是一個持續協商、共同試驗、作伙修補的過程。[2]
藍佩嘉也提到,針對教養的階級落差,我們不應著重讓弱勢家庭提升親職知能,例如要求家長要參與孩童的學習、每天念故事給孩童聽。這只會加深家長的壓力,且再次感受到階級帶來的教養汙名。相對地,我們應建立「夥伴關係」,結合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護理師、社工、諮商師),透過定期家庭訪視,改善家庭的健康、教養與情緒狀況。換言之,要以團隊的思考來解決系統性的問題。
最後,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書中提到要有「拉拔一個孩子長大,需要整個村落的力量」的群體思維。我們已經看到,有愈來愈多的父母組成共學團體,或是積極組織父母的互助社群,彼此分享教養上的困境,甚至轉化成參與政治的力量[3]
藍佩嘉指出,教養下一代,需要公民社會的活絡。無論是社區組織、教會團體,都能在當中扮演跨階級交流的重要平台。我們能結合公共資源,提供更多元的活動,讓教養不會成為有錢人才消費得起的私有財。

結語與反思:第一次當父母的孩子,第一次當孩子的父母

《拚教養》是可讀性高、資料豐富的一部本土作品,我們可以看見結構的力量,如何影響著不同父母的教養策略,連帶著非預期的焦慮與不安全感。雖然這多了幾分同理,如作者所說「沒有好壞對錯,因為每個家庭的資源與條件不同,適合的教養方式也有所不同」[4],但我並不完全認同。
事實上,以「照護的邏輯」來看,一定存在著「更好」的教養策略。行動與價值判斷密不可分,只是我們需要花時間學習、探索。例如,已經有很多的研究資料指出體罰或情緒勒索會造成許多童年創傷,我們不能再將這個視為「家庭教養風格」,而不做任何價值判斷。我們不願看到孩童遭受情感與肢體上的虐待,只因父母的資源不夠。不然,這又會回到「選擇的邏輯」:我不管你要選什麼,那是你家的事、你的權利,與我無關。
社會學的視野讓我們把全貌看得比較清楚,但我們必須介入、行動、判斷,結合群體的力量,去拉拔每個孩子長大。我們總是在盼望一個更好的教養環境,否則,本書也不會提出一些解方。
最令我感動的,是書末作者如此寫道:
如果這本書可能提供這些孩子一些慰藉或啟發,我希望你能從中看到父母的焦慮掙扎。在某個意義下,他們也是結構下的受害者,他們難以看穿市場販賣給他們的恐懼、不易擺脫成長過程中內化的社會期待,不知不覺中把愛變成焦慮與控制。」[5]
我現在雖然能吸收很多教養知識,或是對一些教養論述批判地頭頭是道,但當未來有一天成為父母,我又會怎麼教養我的孩子呢?
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母的孩子,也是第一次當孩子的父母。或許,試著感受每一刻珍貴的交流,視之為平凡又不平凡的恩典,也同理彼此的無奈與脆弱,便能使我們放下「拚教養」的執著,創造一個充滿奇蹟的未來。
[1] 藍佩嘉,《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台北:春山,2019),頁18。
[2] 同上,頁324。
[3] 書中提到的例子有:「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歐巴桑聯盟」、「多元教育家長協會」等。
[4] 藍佩嘉,《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頁307。
[5] 同上,頁338。

延伸閱讀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次要來介紹深深令我著迷的作家。他曾任教於哈佛、耶魯等一流大學;他也致力於美國的反戰、反核武與黑人民權運動,為真理與正義發聲。但是,就在事業與成就蒸蒸日上時,他卻毅然決然辭去教職,將人生的最後階段都奉獻在照顧重度身心障礙者的「方舟團體」。他是盧雲(Henri Nouwen),一位非常有才華、極具影響
    今年為期九天八夜的大甲媽祖繞境,估計全台有400萬人次參與。信眾行經多個縣市、約340多公里路程,從隊伍第一人到最後一人,預估要走超過一天的時間。有的時候,我們不免懷疑,為什麼眾人甘願為了一個神明奔波,並獻上許多時間與金錢,只為了祈福? 要現在的年輕人去相信、遵守這些宗教的信條、儀式、文化,只是令人
    拖延是因為性格問題嗎? 說好要赴的約,卻在前一晚才跟人取消;明明知道死線將近,卻在最後的凌晨趕工做報告;房間很髒亂,卻覺得還有時間整理;已經空下一段時間要運動,卻躺在床上滑手機;處在痛苦的親密關係中,卻遲遲不肯結束。 你也是拖延症候群嗎?拖延代表我們天生的時間感不好嗎?還是我們在逃避些什麼呢?暢銷3
    陌生男子闖入房間 有一次我在睡午覺時,突然驚覺我的紗門被人開啟。在那三秒鐘,我的心臟加速、呼吸急促,一股不安感在我身體裡狂竄。當內房門也被打開時,我已呈現戰鬥狀態,怒視那個亂開房門的中年陌生男子。中間過程不贅述,最後我把他驅離宿舍。然而,我不僅沒有睡到覺,還必須趕著去參加講座,緊張的情緒在事發後一小
    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我自認我是一個沒有美術天分的人。自小學開始,每逢美術課,我都會有點故意把作品弄得很爛,深怕自己如果付出真心,結果會不盡人意。這種「自我應驗」的思考是這樣的:先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故意弄不好,以證明自己真的不夠好。於是,我就成為那位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
    憂鬱症只是大腦的問題? 隨著對憂鬱症的知識越來越普及,我們越來越不再視憂鬱症患者為「想太多、不知足」的性格軟弱者,而是將之視為大腦疾病,源於血清素不足之生理現象(化學物質失衡)。因此,社會上便有一種論述出現:憂鬱症就像癌症、糖尿病、感冒等疾病一樣,只是它出錯的地方在大腦。這不是那個人的錯,而是身體出
    這次要來介紹深深令我著迷的作家。他曾任教於哈佛、耶魯等一流大學;他也致力於美國的反戰、反核武與黑人民權運動,為真理與正義發聲。但是,就在事業與成就蒸蒸日上時,他卻毅然決然辭去教職,將人生的最後階段都奉獻在照顧重度身心障礙者的「方舟團體」。他是盧雲(Henri Nouwen),一位非常有才華、極具影響
    今年為期九天八夜的大甲媽祖繞境,估計全台有400萬人次參與。信眾行經多個縣市、約340多公里路程,從隊伍第一人到最後一人,預估要走超過一天的時間。有的時候,我們不免懷疑,為什麼眾人甘願為了一個神明奔波,並獻上許多時間與金錢,只為了祈福? 要現在的年輕人去相信、遵守這些宗教的信條、儀式、文化,只是令人
    拖延是因為性格問題嗎? 說好要赴的約,卻在前一晚才跟人取消;明明知道死線將近,卻在最後的凌晨趕工做報告;房間很髒亂,卻覺得還有時間整理;已經空下一段時間要運動,卻躺在床上滑手機;處在痛苦的親密關係中,卻遲遲不肯結束。 你也是拖延症候群嗎?拖延代表我們天生的時間感不好嗎?還是我們在逃避些什麼呢?暢銷3
    陌生男子闖入房間 有一次我在睡午覺時,突然驚覺我的紗門被人開啟。在那三秒鐘,我的心臟加速、呼吸急促,一股不安感在我身體裡狂竄。當內房門也被打開時,我已呈現戰鬥狀態,怒視那個亂開房門的中年陌生男子。中間過程不贅述,最後我把他驅離宿舍。然而,我不僅沒有睡到覺,還必須趕著去參加講座,緊張的情緒在事發後一小
    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我自認我是一個沒有美術天分的人。自小學開始,每逢美術課,我都會有點故意把作品弄得很爛,深怕自己如果付出真心,結果會不盡人意。這種「自我應驗」的思考是這樣的:先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故意弄不好,以證明自己真的不夠好。於是,我就成為那位沒有「藝術頭腦」的孩子。 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
    憂鬱症只是大腦的問題? 隨著對憂鬱症的知識越來越普及,我們越來越不再視憂鬱症患者為「想太多、不知足」的性格軟弱者,而是將之視為大腦疾病,源於血清素不足之生理現象(化學物質失衡)。因此,社會上便有一種論述出現:憂鬱症就像癌症、糖尿病、感冒等疾病一樣,只是它出錯的地方在大腦。這不是那個人的錯,而是身體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弒母:梅蘭妮‧萊恩的痛苦、瘋狂與創造》是克莉斯蒂娃出版於 2000 年的女性的天才三部曲之二,另外兩位女性天才是思想家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與作家柯蕾特 (Colette)。在日後的著作中,克莉斯蒂娃仍不時談到寫作這三部曲的至關切點。我認為也有助於我們以作者的角度,去回想及沈
    Thumbnail
    今天是要開箱我大學同學的新家,喜歡童趣、獨特設計的話,可以參考看看~我個人覺得很像小朋友的遊樂園,可以玩可以鑽,果然很有他的個性! 以下是同學角度,正文開始: 我覺得現在大部分裝潢看起來都很像,木紋啊、白色啊,而我和我老婆就是想和人家不一樣,所以先開了設計要求,才去找適合的設計公司。
    Thumbnail
    一位新手小學老師在認識班上小朋友的過程中,她觀察到小明同學常常欺負莎莉同學,她便帶著為莎莉抱不平的心態,去詢問班上其他小朋友,到底小明為甚麼這麼討厭莎莉。其他小朋友一聽,就露出驚訝的表情,搶著糾正說:「老師,不是呀!小明是很喜歡莎莉的!」聽完以後,老師就更不解了,小朋友們只好幫忙解釋:「因為他不想讓
    Thumbnail
    華人教育文化很強調犯錯就得接受罰懲,而且是要看到犯錯者誠心誠意的表達出悔意,最好是小孩哭著說「我知道錯了…」,彷彿這樣就確保了對方真的悔過,然後審判者老師,或家長,便會心滿意足。 我常常想,事情是有這麼簡單就好囉! 許多時候,只是(恐懼)懲罰本身迫使犯錯者表達悔意,但結果往往像那些幫助罰抄「我以
    Thumbnail
    只要不把故事停下來,那些壞事就不是你的結語,而是人生反轉的伏筆。
    Thumbnail
    「少年」與「少女」是日本動畫的一個長期大主軸,如電影: 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和明日香的童年創傷與自戀補償(我寫過兩篇,可搜女人迷的關鍵字)。 你的名字:三葉和瀧在災難的創傷後,如何重新找尋離散與錯位的自我與他者碎片。 聲之形:將也與硝子在霸凌與被霸凌的路上,如何得到同理、罪惡的救贖、寬恕。
    Thumbnail
    在邊看這本書時一邊回憶起學生時期的我在想些什麼,那時的我還是對學校的教育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按照著學生的義務以及面對每天的早起就為了趕上校車,一天過著一天豪無目標可言。 我的成績不太優異,想著未來也不知道想做些什麼,若談論夢想也沒有太大的抱負,還記得在上大學的前期,高職的那段日子,看著其他同學忙著
    Thumbnail
    分享《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書評,給想斜槓卻不知怎麼開始的人,關鍵3招讓你立刻展開行動!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和我一樣,常常有一個moment覺得人生卡住了。突然一個瞬間,會出現這樣的念頭:「我到底在做什麼?」「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我好像一點都不快樂。」如果你也開始出現這樣的想法,在做出任何可能會讓自己後悔的事情之前,請先來閱讀這本書吧!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弒母:梅蘭妮‧萊恩的痛苦、瘋狂與創造》是克莉斯蒂娃出版於 2000 年的女性的天才三部曲之二,另外兩位女性天才是思想家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與作家柯蕾特 (Colette)。在日後的著作中,克莉斯蒂娃仍不時談到寫作這三部曲的至關切點。我認為也有助於我們以作者的角度,去回想及沈
    Thumbnail
    今天是要開箱我大學同學的新家,喜歡童趣、獨特設計的話,可以參考看看~我個人覺得很像小朋友的遊樂園,可以玩可以鑽,果然很有他的個性! 以下是同學角度,正文開始: 我覺得現在大部分裝潢看起來都很像,木紋啊、白色啊,而我和我老婆就是想和人家不一樣,所以先開了設計要求,才去找適合的設計公司。
    Thumbnail
    一位新手小學老師在認識班上小朋友的過程中,她觀察到小明同學常常欺負莎莉同學,她便帶著為莎莉抱不平的心態,去詢問班上其他小朋友,到底小明為甚麼這麼討厭莎莉。其他小朋友一聽,就露出驚訝的表情,搶著糾正說:「老師,不是呀!小明是很喜歡莎莉的!」聽完以後,老師就更不解了,小朋友們只好幫忙解釋:「因為他不想讓
    Thumbnail
    華人教育文化很強調犯錯就得接受罰懲,而且是要看到犯錯者誠心誠意的表達出悔意,最好是小孩哭著說「我知道錯了…」,彷彿這樣就確保了對方真的悔過,然後審判者老師,或家長,便會心滿意足。 我常常想,事情是有這麼簡單就好囉! 許多時候,只是(恐懼)懲罰本身迫使犯錯者表達悔意,但結果往往像那些幫助罰抄「我以
    Thumbnail
    只要不把故事停下來,那些壞事就不是你的結語,而是人生反轉的伏筆。
    Thumbnail
    「少年」與「少女」是日本動畫的一個長期大主軸,如電影: 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和明日香的童年創傷與自戀補償(我寫過兩篇,可搜女人迷的關鍵字)。 你的名字:三葉和瀧在災難的創傷後,如何重新找尋離散與錯位的自我與他者碎片。 聲之形:將也與硝子在霸凌與被霸凌的路上,如何得到同理、罪惡的救贖、寬恕。
    Thumbnail
    在邊看這本書時一邊回憶起學生時期的我在想些什麼,那時的我還是對學校的教育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按照著學生的義務以及面對每天的早起就為了趕上校車,一天過著一天豪無目標可言。 我的成績不太優異,想著未來也不知道想做些什麼,若談論夢想也沒有太大的抱負,還記得在上大學的前期,高職的那段日子,看著其他同學忙著
    Thumbnail
    分享《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書評,給想斜槓卻不知怎麼開始的人,關鍵3招讓你立刻展開行動!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和我一樣,常常有一個moment覺得人生卡住了。突然一個瞬間,會出現這樣的念頭:「我到底在做什麼?」「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我好像一點都不快樂。」如果你也開始出現這樣的想法,在做出任何可能會讓自己後悔的事情之前,請先來閱讀這本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