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麥肯錫情緒處理法與菁英養成》教你如何調整思考模式,有效控制負面情緒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最近幾年隔一陣子就會有一本書名是「麥肯錫OOXX」的商業書,麥肯錫指的是1926年由芝加哥大學教授詹姆斯麥肯錫成立的企管顧問公司,到現在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企管顧問公司,在企業管理領域極富盛名。
那麽這些書跟麥肯錫的關係是什麼?這裡先來說個故事:非常有名的管理學者,有「策略先生」之稱的大前研一應該很多人聽過,他也是從麥肯錫企管顧問公司出身的。大前研一原本是學核能工程,曾經擔任日立電機的核能工程師,後來因為日立改用GE的核能技術,於是大前研一就離開日立,機緣巧合在29歲時加入了麥肯錫。
在麥肯錫有架構、系統的方法論加上他的才智下,大前研一成為一位優秀的企管顧問,1975年大前32歲的時候,他把自己工作時整理的思考方法與筆記結集出版了《企業參謀》這本書。本來像這樣身為員工,但是未經許可出版跟工作領域有關的書應該是像麥肯錫這樣的公司不允許的事,但是意料之外的《企業參謀》這本書非常暢銷,甚至讓日本麥肯錫以及大前研一增加非常多慕名而來的客戶,所以麥肯錫也就沒有深究此事,大前研一也陸續發表其他的新書。甚至1981年時,麥肯錫還把《企業參謀》翻譯成英文,授權給麥格羅希爾出英文版,我覺得這也應該算是「內容行銷」的成功案例之一。
麥肯錫有一個制度是「非晉則退」,大前研一在書裡有寫到,那時在日本麥肯錫如果一個企管顧問在五年內沒辦法升任資深顧問,公司就會將其勸退,是一個非常精英制的顧問公司,也因在麥肯錫工作壓力大,平均一位麥肯錫企管顧問的任職期間大概是兩年多。而離開麥肯錫的「校友們」大多還是進到大企業任職或是繼續擔任企管顧問,也都會把在麥肯錫的經歷當成是種個人的資格表徵,或是把在麥肯錫運用的工作方式整理發表、出書,有種「我是少林寺學成下山」的感覺。之所以會看到很多「麥肯錫OOXX」的書,有些就是這樣來的,並不是麥肯錫顧問公司自己發行的出版品。
言歸正傳,開始來介紹《麥肯錫情緒處理法與菁英養成》,本書的作者高杉尚孝也是一位曾經在麥肯錫任職過的企管顧問,目前開設自己的事務所。而本書的原書名是《實踐!壓力管理理論》,所以「麥肯錫」三個字應該是台灣的出版社在取書名時加上去的。雖然這本書跟麥肯錫沒有實質的關係,也不是什麼大部頭巨作,算是蠻輕薄短小的一本書,但是我讀完之後覺得書裡的理論蠻值得參考實行的。
高杉尚孝認為,有競爭力的人屬於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可以發揮實力,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也就是擁有很強健的心理素質,在壓力下可以控制自己情緒,保持冷靜執行任務的人。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心理素質很強的人應該是要靠天生的吧?高杉尚孝認為這是「有方法的」,重點是你要怎麼控制你的情緒。

情緒受思考影響,可被控制

情緒並不是一種反射動作,所謂的反射動作像是碰到燙的東西時,所有人都會不自覺縮手,這個反應是人人一致沒有差別的。但是相同的事件,會引發的情緒卻是每個人不一樣的,像是在工作的時候出狀況,有的人會很沮喪、有的人會想責怪別人,但也有的人會覺得還好有發現,可以控制不至於引發更大的問題。剛剛提到的悲觀、憤怒、樂觀是不同的情緒,就表示情緒是經由腦子思考之後所產生的,不同人的思考模式不同,引發的情緒也不一樣。
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里斯提出「理性情緒行為心理學」的「ABC理論」,說明人的情緒由思考影響,所以,只要可以控制自己思考的模式,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
「理性情緒行為心理學」的「ABC理論」

「負面情緒」也分好壞

通常會讓我們承受不了而產生壓力甚至崩潰的屬於負面的情緒,你可能會覺得「要把負面情緒反轉成正面情緒也太難了吧!怎麼可能?」。的確沒有這麼神奇,但是,負面情緒又可以分成「好的負面情緒」跟「壞的負面情緒」你知道嗎?假如可以把「壞的負面情緒」轉成「好的負面情緒」,就可以避免過大壓力的產生。所以,180度大轉變由壞轉好比較難,但是90度轉個彎應該是可以的。

「好的負面情緒」與「壞的負面情緒」的差別

雖然把負面情緒用「好的」「壞的」來形容,但我覺得差別在於「程度」以及「後果」。怎麼說?作者高杉尚孝認為像是「擔心」「不高興」「難過」「內疚」屬於好的負面情緒,而「不安」「發脾氣」「沮喪」「罪惡感」則屬於壞的負面情緒。壞的負面情緒會讓人注意力都放在情緒上,很容易超越人的理智,讓人因為衝動做出無法挽回的事,或是說出傷人的話、放棄,但好的負面情緒則可能讓人警覺到可能會有的問題,預先準備或是設法預防。這有點像之前在介紹《凡事皆有出路》時提到,善用「恐懼」來提醒自己要特別注意好好準備是類似的。

壞的思考模式引發壞的負面情緒

那麼下一個問題來了,我們如何避免「壞的負面情緒產生呢?」,這就是這本書的重點了,作者認為是因為不好的「思考方式」引發了壞的負面情緒,
好思考雖然也會導致負面情緒,但尚可控制
壞思考會導致「壞的負面情緒」,容易造成衝動
什麼是「壞的思考模式」呢?就是「過於強烈的主觀思考」,像是經常會用「一定」「絕對」「非得要」這樣的標準來設定接下來的發展和目標,你可能會說「這樣很積極啊,不是嗎?」假如我在做「我是老查」Youtube頻道時設定的是「我一年之內一定要達到訂閱人數超過10萬」,那你可以想像我這一年多來一定覺得自己很沒用、很爛,甚至把目標打五折我都還差一大截,早就做不下去了,而且會很挫敗。所以說,「強烈的主觀思考」就是自己幫自己製造的矛盾,因為世事從來都不會這麼「心想事成」的,失敗、停滯、挫折都是很有可能遇到的情況。
另外,這種思考方式過猶不及也會產生另一種「無所謂思考」的效應,就是因為潛意識害怕做不到,會有壓力,乾脆一開始就放棄--「啊,頻道、影片做得好不好有什麼關係,不重要啦,人生幹嘛那麼累」,這樣也會喪失很多可能發展的機會。

壞思考的特徵

那麼你可能會說「太積極也不好,佛系也不對,那要怎麼拿捏呢?」其實壞的思考有些特徵,了解之後可以避免自己陷入其中。
  • 第一是「不符合邏輯」,設定的結果和原因沒有直接關係。像是一個內容好的頻道一定就要訂閱數超過多少才算嗎?其實是沒有必然關係的。
  • 第二個特徵是「偏離現實」,像我設定一個數字目標,但是有什麼依據讓這個目標是符合現實的嗎?如果沒有根據,這思考品質肯定不佳。
  • 第三個特徵是「缺乏實質利益」,像是訂閱數一定要超過多少,能吃嗎?好像也不是,那為什麼一定要超過10萬?可能只是一種虛榮或偏執。
  • 第四個特徵是「缺乏彈性」,只要沒做到,感覺就是失敗,這樣壓力當然會大。

運用「好思考」改變情緒

所以,當我們知道「壞思考」會引發「壞的負面情緒」之後,就要設法改變這件事。用「好的思考」模式來避免。什麼是「好的思考模式」呢?首先是要把「強烈的主觀思考」裡的「一定」「絕對」轉化成「希望」「期待」,保留一些彈性。讓自己接受和承認事情可能會不如預期,這時候你的心裡就會有餘裕去想「那如果壞的情況發生時,我的Plan B是什麼?」「萬一失敗的話我要怎麼善後?」,這些準備都會讓到時的情況不至於太糟,也減少你的壓力,降低「壞的負面情緒」產生的機會。

我自己的例子

我在年輕的時候其實脾氣不太好,會議裡常跟人吵架,即便對方是主管我也不怕。還曾經在開會時發火站起來,一腳把旁邊的辦公隔間板踢破一個洞,那時候不知道原因其實就是因為我常常會有「事情一定要這樣做」「我絕對要這樣」的偏執,但後來隨著見識多了,知道事情不會是那樣的,思考開始有彈性,會考慮各種可能性之後,情緒也自然跟著改變,後來很多同事都覺得我是個很溫和的人。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我不是脾氣變了,而是思考方式變了造成的。
所以,分辨什麼是壞思考,避免因為壞思考引發壞的負面情緒,導致過度的壓力和自己把事情搞砸,是這本《麥肯錫情緒處理法與菁英養成》要教我們的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9K會員
170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16年Google發布在組織內進行了五年的一項研究「亞里斯多德計畫」的結論,計畫內容是「找出具有高績效團隊的成功因素」,為了探討組織內造成績效好壞的差異處到底是什麼?針對200組內部團隊進行訪談,他們發現真正的答案就是心理安全感。你的組織裡有「心理安全感」的文化嗎?該如何建立與維持?讓本書告訴你
許多成功人士都把「讀書」視為持續提升自我的必要方法,比爾蓋茲每半年會空出一週時間獨處,閱讀大量的書籍與思考;巴菲特則強調每天閱讀500頁,在競爭中以閱讀來拉開與他人的差距,讓知識像複利一般累積。即便他們的時間彌足珍貴,但他們仍然願意持續投資時間在「閱讀」這件事上。
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的人生被困住了,似乎沒辦法克服擋在眼前的重重障礙,希望有人可以告訴你該怎麼做? 《凡事皆有出路》作者瑪莉佛萊奧沒有家世與財富,嘗試過交易員、廣告業務、舞者等看似無關的非典型職涯歷程,開設《瑪莉電視秀》分享她一再跨出舒適圈的方法,吸引來自195個國家數千萬粉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她的經驗
傳統企業面對環境改變所帶來的競爭,很自然會認為是新技術與數位環境造成的,但是《解構顧客價值鏈》要告訴你,真正搶走你的市場或營收的主因不在科技與技術,而是顧客的價值鏈產生了變化,真正的決勝關鍵是你的商業模式是否可以調整,而不是你的數位技術能力。假如「數位轉型」是您目前面臨的挑戰課題,一定要了解這個觀念
《越內向、越成功》作者凱倫維克爾本身也是內向者,他的朋友們卻都覺得他非常的善於交際,交遊廣闊,好像與「內向者」的性格特質有些矛盾,在《越內向、越成功》中要告訴你,他是如何善用內向者的特質,以「無壓力社交法」經營出具有深度與廣度的人脈關係。本書內容不只適用內向者,外向者也可以參考這些好方法強化人際關係
人類大腦的「原廠設定值」不斷設法簡化複雜的環境建立出模式與習慣,專業分工訓練更加讓我們習於從特定角度思考問題,這都只會讓我們產生「退而求其次」的取捨決策,但通常這樣的心態做出的決策,會因而錯失很重要的發展機會而不自知。要如何改變你我傳統的思考方式,轉型成為能謀求更好解決方案的決策者?讓本書告訴你方法
2016年Google發布在組織內進行了五年的一項研究「亞里斯多德計畫」的結論,計畫內容是「找出具有高績效團隊的成功因素」,為了探討組織內造成績效好壞的差異處到底是什麼?針對200組內部團隊進行訪談,他們發現真正的答案就是心理安全感。你的組織裡有「心理安全感」的文化嗎?該如何建立與維持?讓本書告訴你
許多成功人士都把「讀書」視為持續提升自我的必要方法,比爾蓋茲每半年會空出一週時間獨處,閱讀大量的書籍與思考;巴菲特則強調每天閱讀500頁,在競爭中以閱讀來拉開與他人的差距,讓知識像複利一般累積。即便他們的時間彌足珍貴,但他們仍然願意持續投資時間在「閱讀」這件事上。
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的人生被困住了,似乎沒辦法克服擋在眼前的重重障礙,希望有人可以告訴你該怎麼做? 《凡事皆有出路》作者瑪莉佛萊奧沒有家世與財富,嘗試過交易員、廣告業務、舞者等看似無關的非典型職涯歷程,開設《瑪莉電視秀》分享她一再跨出舒適圈的方法,吸引來自195個國家數千萬粉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她的經驗
傳統企業面對環境改變所帶來的競爭,很自然會認為是新技術與數位環境造成的,但是《解構顧客價值鏈》要告訴你,真正搶走你的市場或營收的主因不在科技與技術,而是顧客的價值鏈產生了變化,真正的決勝關鍵是你的商業模式是否可以調整,而不是你的數位技術能力。假如「數位轉型」是您目前面臨的挑戰課題,一定要了解這個觀念
《越內向、越成功》作者凱倫維克爾本身也是內向者,他的朋友們卻都覺得他非常的善於交際,交遊廣闊,好像與「內向者」的性格特質有些矛盾,在《越內向、越成功》中要告訴你,他是如何善用內向者的特質,以「無壓力社交法」經營出具有深度與廣度的人脈關係。本書內容不只適用內向者,外向者也可以參考這些好方法強化人際關係
人類大腦的「原廠設定值」不斷設法簡化複雜的環境建立出模式與習慣,專業分工訓練更加讓我們習於從特定角度思考問題,這都只會讓我們產生「退而求其次」的取捨決策,但通常這樣的心態做出的決策,會因而錯失很重要的發展機會而不自知。要如何改變你我傳統的思考方式,轉型成為能謀求更好解決方案的決策者?讓本書告訴你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麥提國王在治國道路上的學習與成長,如同鏡子一般映照著我們蹣跚前進的道路:渴望變革,但變革的結果卻不如想像美好;希望守舊的人全部消失,才發現每個人都不可能一夕之間擺脫舊思維;試著分辨誰可以相信,卻往往在遭到背叛後才知道自己的錯誤。
Thumbnail
在《星期五協議》簽訂後,要連接1995年(第二季結束的時間點)到1998年(簽訂條約那年),是否代表還會再多兩到三季?
Thumbnail
北愛少女第二季結尾在出其不意帶給觀眾希望的橋段落幕。艾琳、克萊兒、米雪兒、歐拉和詹姆斯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
Thumbnail
我看《麥肯錫精準提問術:1秒思考,突破盲點,直搗問題核心!》:你喜歡發問嗎? 對很多人來說,2020年都是極其特別又難熬的一年。也因為這個緣故,最近我時常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從早期在搜尋引擎公司、入口網站當產品經理開始,後來進入媒體圈擔任雜誌主編,之後又轉戰顧問諮詢和培訓領域,擔任企業顧問和職業講師
Thumbnail
包括 McKinsey 麥肯錫、 PwC、WEF 世界經濟論壇、Deloitte 德勤....等全球知名研究機構,都發表了有關未來職場發展趨勢預測的重磅級報告。雖然這份報告是 COVID-19 疫情發生前就發布的,但經過前一波的新冠肺炎疫情洗禮後,反而更驗證出了其中的觀點非常值得參考...
Thumbnail
在書房無意間發現了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寫的書:《思考的技術》,津津有味地翻了起來,其中提到的麥肯錫公司令人十分嚮往,公司裡的精英顧問重視結構化、系統化的思考,以方法論為支持、以事實為根基為問題尋求根本解決方案。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麥提國王在治國道路上的學習與成長,如同鏡子一般映照著我們蹣跚前進的道路:渴望變革,但變革的結果卻不如想像美好;希望守舊的人全部消失,才發現每個人都不可能一夕之間擺脫舊思維;試著分辨誰可以相信,卻往往在遭到背叛後才知道自己的錯誤。
Thumbnail
在《星期五協議》簽訂後,要連接1995年(第二季結束的時間點)到1998年(簽訂條約那年),是否代表還會再多兩到三季?
Thumbnail
北愛少女第二季結尾在出其不意帶給觀眾希望的橋段落幕。艾琳、克萊兒、米雪兒、歐拉和詹姆斯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
Thumbnail
我看《麥肯錫精準提問術:1秒思考,突破盲點,直搗問題核心!》:你喜歡發問嗎? 對很多人來說,2020年都是極其特別又難熬的一年。也因為這個緣故,最近我時常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從早期在搜尋引擎公司、入口網站當產品經理開始,後來進入媒體圈擔任雜誌主編,之後又轉戰顧問諮詢和培訓領域,擔任企業顧問和職業講師
Thumbnail
包括 McKinsey 麥肯錫、 PwC、WEF 世界經濟論壇、Deloitte 德勤....等全球知名研究機構,都發表了有關未來職場發展趨勢預測的重磅級報告。雖然這份報告是 COVID-19 疫情發生前就發布的,但經過前一波的新冠肺炎疫情洗禮後,反而更驗證出了其中的觀點非常值得參考...
Thumbnail
在書房無意間發現了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寫的書:《思考的技術》,津津有味地翻了起來,其中提到的麥肯錫公司令人十分嚮往,公司裡的精英顧問重視結構化、系統化的思考,以方法論為支持、以事實為根基為問題尋求根本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