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還是上班族的身份時,對於職場有很多自己的認知,離開朝九晚五的生活以不同角色來看待職場時,卻發現很多殘酷的職場事實,今天想分享職場中10點你該認清的事實。
公司其實「不關心」你的「職涯發展計劃」
面試官說,請聊聊你的職涯規劃!看似公司重視你的職涯規劃,但!事實上,公司只是在評估若有機會錄用,你的職涯規劃是否符合公司發展,而不是擔誤公司發展計劃。
公司目標是讓人才盡快投入工作,創造獲利,提昇公司價值,說什麼重視你職涯規劃的說法,那都是話術而己。別想著公司在意你的職涯規劃,職涯成績皆為自己努力所得。
職場中讓你「成長」的不是「教育訓練」
初入職場時期待公司教育訓練,彷彿訓練後能力值+100,但多年後回頭檢視時,讓自己能力提升的不是所謂的教育訓練,而是從專案經驗、失敗挫折、自主學習、前輩傳承四點慢慢積累。但不是要否定教育訓練的價值,只是說明能力提昇在於自己,別過於依賴教育訓練。
「工時長」並不代表你能「加薪、升職」
下班時間一到,主管仍在座位上工作,其他同事就算沒事也不敢比主管先下班,
就怕被冠上工作不加班不用心的帽子。雖然這風氣己逐步改變,還是有些產業還是依舊如此。事實上無謂的加班並不代表老闆會加薪、給予升職等機會。功勞在職場上的價值永遠大於苦勞,我說直接一點苦勞一點價值都沒有。
公司不會「離」了「你」而轉不動
公司擔任要職己久,覺得自己很重要,認為公司少了我明天就沒法運轉,緊急狀況沒人處理。千萬別陷入這種迷思,事實上沒人是無可取代的!你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重要。
「離職」轉身走的「漂亮」不留「話柄」
之前曾遇過同事因跟主管相處不愉快,離職前故意交接不完整,導致專案差點出狀況,但同事卻把責任推給主管,讓整個團隊氣炸。
離職跟分手一樣,走的漂亮至少留個好名聲,撕破臉的分手的風聲,跟病毒傳播的速度一樣快。離職阿!最好要留個名聲好讓人探聽,職場很小,總有天會相遇的到。
別把公司當成「社會大學」
以往面試時會聽到我願意學習,我會努力學習,雖然每個人都經歷過學習階段,
但公司請你來就職是來發揮你的價值,不是花錢請你來學習的。
你說新人不來學習那怎上手?價值有很多種,例如公司氛圍的融洽,給予專案創新的想法等,都是新人可提供的價值。
「負能量」並不會幫你「職場加分」
有沒有遇過一種同事,無時不刻抱怨著公司有多爛,客戶有多無腦、主管有多機車,老闆有多無能,滿滿的負能量。彷彿全天下都對不起你,遇到這種同事千萬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你的負能量只能讓同事遠離你,主管不信任你,老闆不想用你,你的職場價值只會扣分,並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停止負能量,勇敢檢視自己的問題。
「職位頭銜」並不能代表你的「職場價值」
頭銜看似是証明自己在職場的價值,但離了頭銜你還有什麼呢?Mike以前在知名企業擔任高管,外出接洽客戶時,客戶對他禮遇三分,專案洽談也十分順利。朋友間介紹時也會特別提到Mike在企業擔任高管要職,這些頭銜讓朋友面子上更加分。
但當Mike離開公司獨自創業時才發現,離開頭銜的他好像什麼也不是,客戶對他尊重是來自於公司賦予的職位光環,朋友介紹也不會刻意提到他正在創業中,此時他才明白,應該專注在能力價值,勿陷入無謂的頭銜迷思。
別把「同事/老闆」當「朋友」般的相處
感情在好,也別把同事當家人,因為家人不會分離,但同事總會有分開的一天,家人不會競爭,但同事間會彼此競爭,你把同事當家人,就會有公私不分的狀況產生。最好的狀態是把生活跟工作情感分開,同事間相處融洽很好,但應保有一定的界限,才能讓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點。
當主管的「幫手」而不是「禍手」
你討厭你的主管嗎?可能有98%人都會說討厭。對於與主管共事通常會有二種思維,我會建議應該以第二種思維為主。
第一種思維:我不滿我主管,就是要跟他對著幹
主管管理或處事方式一定有你不認同的地方,然後背後罵主管決策有問題阿,每天管東管西,跟主管相處很不愉快,最終結果是,你離職!對,就是你離職,因為老闆信任的是主管不是你。
第二種思維:我不認同但我先達到主管目標
先以如何能幫助主管達成公司目標為主,試著站在主管角度思考問題,協助主管解決他的問題,你才能有立場跟主管溝通共識時的狀況,總之,你有價值才有立場。
最後想說
努力成為「擁有職場選擇權」的人,而不是「被職場選擇」之人,唯有不被取代的價值才是職場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