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現在大家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經歷過在家或戶外,簡單徒手運動的過程。今天要來探討,比較輕鬆簡單的,室內或室外的徒手運動,為何對於身體抗老化的效果不佳?
首先想說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超高齡少子化的社會,也就是說年紀超過60歲以上的長輩是越來越多。再加上我們現在生活便利性極高,不管是購物吃飯大多是用手機就能輕鬆完成,不需要特地出門。
我們日常活動量是比較不足的。依照這個趨勢來看,其實若沒有特別加入訓練或運動到生活中的話,身體的機制是用進廢退,不管是肌少症、骨質疏鬆、腰酸背痛、各種疾病,都會接踵而來。
尤其在老年人的退化速度會更劇烈,雖然大部分的長輩,還是會出門去公園散步甩手或跳舞打太極等等...這些都很好 ! 也絕對好過不動 !
但其實顯而易見的,效果並不理想,因為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想要增強人體的肌肉骨質和神經系統的話,這樣的運動刺激的劑量是不太夠的,是需要有阻力重量訓練,循序漸進的慢慢適應。
當然我知道大家可能會有疑慮,像是 :「長輩做重訓很危險 ! 受傷怎麼辦?! 誰要負責 ?! 」,「又不是要比賽幹嘛這麼拼命?」,「重訓是年輕人才有辦法啦 ! 老了沒辦法」,「長輩沒辦法只能做簡單安全的就好」等等的想法。
有這些疑慮很正常,我們一開始學任何東西,也都是從最簡單的基礎開始,不太會直接跳級,當然除非是資優生,或天生神力,但那不在正常討論範圍內。
在訓練時,同樣一定是先從最輕的開始,可以有時間的話,最好是陪著長輩一起去健身房找教練,一起學動作。(但前提是如果本身有些身體狀況,是建議要先去請醫生做醫療評估
能明確指出「禁止做哪些動作或訓練強度」,能的話是找專門在幫人做運動醫療評估的醫生最好,例如安民家醫等等...主要是因為他們有接觸重訓,其實比較不會只給出太過保守的意見,例如「避免激烈運動、多休息少動」等等...
不是說這樣的建議無效,只是因為不夠詳細,所以很難去界定標準。總之醫療評估後到,找教練陪同學習,這個過程相當艱難,我也了解。
因為主要是要讓長輩了解重訓的好處,並且接受就不容易,更不用說還要去花錢上課訓練,我們可以看到非常多的阻礙。
先撇開上面這些阻礙不說,單看重訓對「抗老化」的好處,主要就是為了要增強「肌肉量、骨質密度、神經系統」,但是要達到身體能夠因為重量刺激進步的前提,是有條件門檻的。
簡單說是要用「負重深蹲」跟「硬舉」的動作,(在我的Youtube頻道有分享如何安全硬舉)並且重量需要至少超過自身體重。因為這兩個動作是同時能使用全身最多的肌肉,去參與過程並給予足夠的壓力。
但一樣前提是,要基本的「動作控制」跟「呼吸發力方式」要能掌握才不會容易受傷。重量不能太輕,因為身體是有很強的適應力,假如我們平常需要用力拿的東西,只有包包、杯子、書本、碗盤、手機等等...
那麼身體就只會以,能夠拿起這些東西的能力去發展就好。一段時間後,身體習慣,反而就會開始慢慢退化。
其實跟年紀一樣,會隨時間慢慢退化的。我們假設身體機能退化,用100分來看,大約在25歲開始後,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怎樣都一定會扣分。
可能慢慢的1分1分扣,也可能1分10分的扣,扣的速度就取決於個人的生活飲食習慣跟環境等等外在因素。
雖然「自然老化」不可逆,但是「身體退化」可以。
也就是說不可控制的是自然老化,但可以控制的是身體退化,我們可以利用循序漸進安全方式給身體重量壓力刺激。